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

日本违宪审查制度

论日本违宪审查制度一、违宪审查制度的依据(一)法理依据在战后日本宪法制定之后,就引入了美国式违宪审查制度,其在理论上是由以下三个依据所支持.1、宪法的最高法规性的观念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规,所有下位阶的法规及国家行为若违反宪法,不具有法律效力.现代法治国家为维护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在宪法制定中对违宪审查做出了规定。

如日本宪法第98条规定:本宪法为国家最高法规,凡与本宪法条款相违反的法律、命令诏敕以及有关国务的其他行为的全部或一部分,一律无效。

并于第九十九条规定以天皇为首的所有公务员皆负有尊重拥护宪法的义务。

∞不过从宪法的最高法规性,理论上并不必然能直接决定应有的具体违宪审查制度之形态,亦即不能确定系由哪个国家机关判断立法及其他国家行为之合宪性,宣告其有效、无效,以及系依何种程序判断之。

其制度系因各国历史、文化条件的差异而异。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规,违反宪法的法律、命令及其他国家行为,虽然违宪无效,但是首先必须有对国家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决定的机关,才能从现实上受到确保。

②因此,要对国家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保障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从制度上应当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2、尊重基本人权的原理基本人权的确立,乃是近代宪法的目的,也是构成宪法的最高法规性之基础价值,当基本人权受到立法与行政两权侵害时,就需要有法院或类似机关,实施违宪审查制,来加以救济而充当“宪法的护卫”。

尊重人权原理是《同本国宪法》三大原理之一,为实现此目的,《宪法》必然要有相关制度作为人权保障机关◎。

3、三权在宪法下平等并存理念∞谭备生:《违宪审查制度‟j我国模式的选择》,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l期。

圆参见芦部信喜著,李鸿棺译:《宪法》,台北兀照…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圆《l|本国宪法》的三个基本原理足国民主权、睁重基本人权以及和平主义。

这三大原理在《同本国宪法)序言中和正文中都得到了体现。

10日本宪法以国会为“国权最高机关",采用议会内阁制,以内阁对国会负连带责任为大前提,但同时也承认法院的违宪审查权,说来还是采用了同美国型较为接近的观念。

认许普通法院有违宪审查权的制度,是以美国式权力分立思想,亦即三权在宪法下平等并存的理念,作为重大的理论根据。

因为依据这种思想,司法乃是依据其独立的立场来解释讼争的法令,在法令被解为违宪时,司法且负有拒绝将之适用于案件之责任,抑且,有必要让司法来统治立法与行政的违宪行为,以确保权力的相互牵制与均衡。

国(二)法律依据l、…宪法>依据日本现行宪法第81条规定:“最高法院为有权决定一切法律、命令、规则以及处分是否符合宪法的终审法院。

一圆根据本条,最高法院是行使违宪审查权的终审法院。

日本现行宪法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下级法院在具体案件中的违宪审查权,但最高法院通过判例解释宪法第81条,明确了下级法院的违宪审查权。

“宪法第76条第3项规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及法律的拘束。

”@并且,从最高法院作为审级制的终审法院这一名称,第81条也可以解释为最高法院是违宪审查的终审法院。

关于宪法问题,下级法院的审判不允许是终审,必须通过上诉的方式由最高发言的审判予以保障。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就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下。

④最高法院指定的刑事诉讼规则也规定:对地方法院、家庭法院或简易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当事人)可以其判决中判断的法律、命令、规则或处分违反宪法为由上告到最高法院(所谓越级上告)。

最高法院对于原判决中把法律、命令、规则或处分判断为违宪为理由的上告案件,必须先于没有做这类判决的其他一切案件。

@综上,根据《日本国宪法》第8l条、相关诉讼法律和判例,日本各级法院均享有违宪审查权,其中最高法院是违宪审查权的终审法院。

2、组织法依据日本的违宪审查组织制度是根据1946年《日本国宪法》确立的司法审判体制以及。

参见芦部信喜著,高桥和之增订,林柬梵等译:《宪法》,北京人学f|;版社2006年2月版,第330页。

留参见参见芦部信喜著,高桥和之增订,林.来梵等译:《宪法》,北京大学jl{版社2006年2月版,第330页。

国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I{版÷L2005年版,第19负。

回转引自赵立新著:《【j本的违宪市企制度》,中国法制ff;版十},2008年6月版,第39页。

@[HI宫泽俊义著,芦部信喜补订:…<I-1奉国宪法)精解》,最瑶舆译,中国民土法制;I{版社1990年版.第581页。

1947年制定的《日本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建立起来的。

虽然在1946年《日本国宪法只规定了日本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但是,同本最高法院在后来的判决中支持了所有法院都有违宪审查权的主张。

《同本法院组织法》第l条规定:日本的法院分为最高法院和低等法院两大类;第2条第1款规定:低等法院包括高等法院、地区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

根据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地区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都可以在审理普通案件的过程中,对涉及宪法问题的案件行使违宪审查权,进行违宪审查。

因此,在日本,违宪审查组织制度,尤其是违宪审查机构,是与日本现行的司法审判组织体制完全是一致的。

①在日本日本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上告和特别抗告程序中明确规定了上级法院的违宪审查权。

根据日本现行《刑事诉讼法》第405条(上告理由)第l项,下级法院判决“违反宪法、对宪法的解释有错误‟‟,当事人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告;根据该法第433条(特别抗告),对于下级法院的决定或命令“违反宪法、对宪法的解释有错误”,当事人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特别抗告。

日本现行《民事诉讼法》在上告、特别上告、再抗告和特别抗告程序中也明确规定了上级法院的违宪审查权。

第311条(上告法院)第l款规定,“对以高等法院作为第二审或第一审做出的终审判决,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告对以地方法院作为第二审做出的判决,可以向高等法院提起上告"该法第312条(上告理由)第1款规定:“上告只限于有宪法解释错误或者有其他违反宪法的事项为理由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中的上诉制度准用《民事诉讼法》规定。

日本现行宪法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下级法院在具体案件中的违宪审查权,但最高法院通过判例解释宪法第8l条,明确了回答了除了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外,各下级法院同样具有违宪审查权。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警察预备队违宪审查诉讼。

案例概略:本案原告社会党委员长铃木茂三郎作为社会党的代表,就自卫队前身——警察预备队的设置与维持的一切行为主张无效,直接向日本最高法院提起了违宪诉讼。

他主张:(1)实体上,从警察预备队这一组织的设置目的与装备来看符合宪法第9条第2款所禁止的“战力"是违宪的,因而有关预备队的设置、维持的一切行为都是无效的。

(2)从程序上看,宪法第81条除了赋予最高法院具有司法法院的性质外,还赋予了它宪法保障机关的性质,因而最高法院具有违宪审查一审终审的管辖权。

另一方面,原告作为少数在野党代表,主张最高法院具有违宪审查权,自己具有原告∞参见荚纪宏主编:《违宪审查的理论…j实践》,法律…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②参见李仁:《【|奉违宪审查制度》,党政论坛,2004年第7期。

曲参见萸纪宏主编:《违宪审△的理论Jj实践》,法律i}j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12适格性。

与原告主张相反,被告反驳道:宪法第81条没有赋予最高法院具有像原告所主张的作为法院而具有的性质与权限,这个观点无论从比较法方面来看还是从宪法制定过程来看都是很明显。

所以像本案这样就抽象的一般行为提出违宪审查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①在这个案例的判决中写到:最高法院具有对法律、命令是否违宪而进行违宪审查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在行使司法权的同时进行的,因而最高法院与下级法院都具有违宪审查权(参照宪法第76条第2项)@。

综上所述,根据《日本国宪法》第81条、相关诉讼判例,日本各级法院均享有违宪审查权,其中最高法院是违宪审查权的终审法院。

二、违宪审查的主体“所谓违宪审查的主体,就是根据宪法明文规定或者由宪法惯例的确定的,对某项立法或者某种行为(通常指国家行为)是否合宪进行具有法律意义审查处理的国家机关。

"@日本违宪审查的主体究竟包括那些呢?(一)从日本国宪法的规定上来看日本宪法确定了自身最高法的性质。

日本现行宪法第10章以“最高法规‟‟为题目,有三条是明文规定宪法的最高法地位的。

日本宪法从形式上为刚性宪法;日本宪法也力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理念。

根据李鸿禧教授的观点,以上条件是违宪审查制度得以运行的必备要件。

@而且同本宪法第76条规定,一切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不得设置特别法院;行政机关无终审判决权。

宪法第8l条也规定最高法院为有权决定一切法律、命令、规则及处分是否符合宪法的终审法院。

但是同本法学界对宪法第81条曾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最高法院拥有违宪审查权,下级法院没有这一权限。

第二种观点认为:宪法规定最高法院是拥有违宪审查权的终审法院,并没有否认下级法院拥有这一权限。

@西参见胡锦光主编:《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宪法第76条:一切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法律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不得设置特别法院。

行政机关不得施行作为终审的判决。

所有法官依良心独证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及法律的约束。

参见韩大元、奠纪宏主编:01"国法判例》,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赵立新著:《U本的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法制iB版社2008年6月版,第38页。

回参见胡锦光主编:《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73页。

四参见赵立新著:《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法制iI{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13(二)从违宪审查的实践运行中看虽然1946年《日本国宪法》第81条只规定了同本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但是,日本最高法院在后来的判决中支持了所有法院都具有违宪审查权的主张。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警察预备队违宪审查诉讼。

从该案判决中,我们也会发现,日本附随性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的主体是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各级法院。

案例简介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根据警察预备队令成立了警察预备队(日本自卫队前身)。

对此,当时身为日本社会党委员长的铃木茂三郎向最高法院提出宪法诉讼。

他主张:从实体上看,警察预备队这一组织的设置目的与装备来看符合宪法第9条第2款所禁止的“战力”,是违宪的,因而有关预备队的设置、维持的一切行为都是无效的。

从程序上看,宪法第81条除了赋予最高法院具有司法法院的性质外,还赋予了它宪法保障机关的性质,因而最高法院具有违宪审查一审终审的管辖权。

另一方面,被告作为少数在野党的代表,主张最高法院具有违宪审查权,自己具有原告适格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