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的简史与任务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的简史与任务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
(一)竞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领域
研究方向: 运动员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 心理选材主要问题: 确定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指标进行心理选材。 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目的: 掌握技能、完善自我。
(二)体育教育领域 研究方向: 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 心理建设功能: 第一,诱发运动兴趣,培养锻炼习惯; 第二,欣赏体育文化,享受身体活动;
影响运动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 第二个因素是运动项目的性质。
第三个因素是进行试验控制的难易程度。
第三,发展健康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大众健身领域
研究方向:
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一)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既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关
系源于体育和运动的相互关系,但前者所涉及的是体育教
学和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一般人的心理现象,后者局限于以
运动员为主的竞技运动参与者的心理现象。 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偏重于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中心 的竞技运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学发展还较为薄弱。
(二)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大众健身方面的心理
学问题,关注的是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运动心
理学主要是竞技运动的心理学问题,关注的是运动员追求 卓越的成就动机。 二者的显著差异在研究目的方面:运动心理学多采用 多原因研究模式,即以各种心理变量为因,运动成绩为果,
后每4年召开一次。
二、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早期和近代
《礼记》、《史记》、《吕氏春秋》、《梦溪笔谈》 等著作中包含着运动心理学论述。
马约翰在1926年撰写了题为《运动的迁移价值》的
论文,这是能了解到的中国现代运动心理学的最早专论。 1942年吴文忠、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 理学》。1957年、1958年前苏联运动心理学家的著作相 继被介绍到中国,体育院系逐渐开设运动心理学课程。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是指一种以生理学方法研究的心理 学。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它和一切以间 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因此必须找出一种能够测 定直接经验的特殊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就是在他所创 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中采用的内省实验法。
发表了《运动心理学试论》(1913年)和 《竞技运动教育学》(1919年)等名作。
性质: 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 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任务: 第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 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二,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 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第三,研究掌握引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 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第四,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运动心理学》——第一章
内容提要:
• 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 •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项目特征
飞人刘翔复出的心理攻略
接 纳 过 去 , 活 在 当 下
正 确 面 对 社 会 的 期 待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一、世界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艾宾浩斯:
(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和 1980年中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运动心 理学开始走向迅速发展的道路。
• 选材是训练的起点
一般来说心理选材需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确定出某个专项运动员的关键性心理特征;
然后再确定出关键性心理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较 大且稳定性较好的供选材使用的心理特征; 进而以各级高水平运动员为参照体,制定选材模式; 最后对于根据以上模式选择出的运动员进行跟踪研 究,以检验选材模式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选 材模式。
• 启蒙期
20世纪20—30年代
前苏联:莫斯科体育学院的心理教研组和列宁格勒体 育学院的心理教研组研究了诸多运动心理学课题,1927 年和1930年涅恰耶夫两次出版《体育心理学》。
德国:1927年和1929年分别出版了波斯的《运动心
理学》、舒尔清的《体育心理学》和梅格尔曼的《体操和 运动员的人格类型》
中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是从
80年代初开始的。
在其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动机、自信心、
注意、情绪、心理疲劳以及人际关系等,所采取
的主要方法有认知调节和生理调节。
(三)2000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 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方面研究增多。
• 积淀期
40年代和50年代
许多运动技能学习实验室相继建立,有了更为复杂和 科学的方法。通过这种研究,体育运动领域的科学家在研 究设计、仪器研制和使用、统计技术等方面也得到很大提
高。论及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操作之机制的文章数量
也在增加。
• 发展期
60年代和70年代
运动心理学迅速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 一、1965年,由意大利运动医学联盟倡议在罗马召开 了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此
研究这些心理变量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锻炼心理学则采用
多结果研究模式,即以锻炼活动为因,以心理变量为果, 研究锻炼活动对各种心理变量的影响。
(三)三合一的运动心理学
三个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目前还没有形 成自己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未同其他两个方向做 完整区分,作为独立学科尚需时日。
三、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