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工业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工业

2010年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工业基础知识(主要的考查点)一、工业的区位选择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

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

(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

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请同学分析原因,教师总结与地形、海洋性气候的关系)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德国邻国多,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而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性的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②7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②鲁尔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3.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由原采矿区,到现采矿区,再到规划中的采矿区面积减少。

1956年后停用的矿井多,而使用中的矿井和规划中的矿井少。

煤炭、钢铁工业厂矿企业数量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新建或迁入企业: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部门。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

例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

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高等院校几十所(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中等技术学校;大批科研机构。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控制回收处理绿化)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并完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三、新工业区1. 意大利新工业区(1)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①大批廉价的劳动力;②原料和能源的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经济的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

(2)对我们国家温州商业的借鉴意义ⅰ: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的异同同:主要条件相似: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经济高度开放;③资本集中程度低生产特点相似:①企业规模小;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④工业多分散在城镇不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ⅱ: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一种面向时常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解决问题的措施:①加强技术投入;②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③杜绝恶性竞争;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⑤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⑥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3)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2.高技术工业(1)对比高技术工业和传统工业的特点(2)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的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题强化训练1. 属于技术指向型的工业是A.电子装配工业 B.航天工业 C.炼铝工业 D.制糖工业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A.④②③B.④⑤②C.③②①D.①③⑤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CA.①③B.①②C.②③D.④⑤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 D.电镀厂5.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B A.① B.② C.③ D.④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6~8题。

6.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

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A.汽车工业城属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7.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8.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

这主要得益于A.原料、燃料丰富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工业化水平始终呈上升趋势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来自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两种要素成本的变化曲线图,这两种要素都只与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度有关。

回答11-12题11.a、b分别表示的是A.运费、土地成本 B.劳动力成本、运费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 D.科技成本、土地成本12.如果综合考虑a、b两要素的综合成本要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工业区内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3-16题。

13.该工业园区合适的区位应临近A.消费市场 B.动力基地C.原料产地 D.科技发达地区14.关于图中的错误选项是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15.依据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结合构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上面工业园的发电燃料最适宜的应是A,石抽 B.天然气 C.煤炭 D.油页岩16.下列选项中,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A.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原料损耗大B.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原料损耗小C.产品体积小,价值低D.产品体积小,价值高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自1979年在中国开展业务,其业务以带气饮料品牌可口可乐,雪碧最为知名。

近年该公司积极发展一系列不带气饮料,包括果汁饮料、果粒橙及原叶茶饮料,以供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据此回答17-18题。

17. 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分别属于()A.原料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18.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为满足某城市的需求,拟在一个区域内为钢铁厂选址,表l为“该区域内钢铁企业区位的成本比较表”。

据此回答19—21题:注:生态成本是指企业每生产单位产品用于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污染的成本总称。

19.仅考虑原料运输成本钢铁厂的最佳区位为A.①⑦ B.③⑤ C.②④ D.⑥⑧20.考虑全部运输成本钢铁厂的最佳区位是A.① B.② C.⑤ D.⑦21.考虑表中所有成本钢铁厂的最佳区位是A.⑧ B.③ C.⑥ D.①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图1),回答22-23题。

图122.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的指向型为A.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23.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B.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读我国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象限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比重大,出口产品多的行业是:A.汽车 B.电子C.冶金 D.食品饮料25、若在图中标出煤炭工业,煤炭工业应位于哪个象限: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6、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3分)(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2分)(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3分)(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

(2分)工业布局的调整。

(2分)生态建设。

(2分)其他方面。

(2分)26.(13分)(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写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但如果只写环境与生态两方面出可以)(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流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任两点)27.阅读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回答:(1)(4分)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3分)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3)(3分)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27 (1)相同点: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政府支持;工业基础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