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审计抽样.pptx

第十一章审计抽样.pptx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 第二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抽样的运用
▪ /show/8ZRsDRbMv_NoE9g m-rQZeQ...html
▪ 北大学生自拍“你幸福吗”
审计抽样是什么? 有哪些分类方法? 审计抽样有哪些风险? 如何控制这些风险?
审计抽样&审计抽查
▪ 审计抽样也不同于审计抽查
▪ 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 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
▪ 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 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可以采用审计抽样。 ▪ 1.控制测试时,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
实际运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1)只要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也可达到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2)在审计抽样过程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也 不论决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有效抽样方案的能力,都离不 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3)认为统计抽样能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或取代专业判 断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统计抽样和非统计 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获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控制测试中如何运用抽样技术
实质性程序中如何运用抽样技术?
本章回答的问题是在审计时,应该抽取的样本量是 多少?
方法有三种: 1.选取全部项目 2.选取特定项目 3.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CP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 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 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CPA能 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 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 的总体的结论。
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区别
▪ 符合性测试:是内部控制测试,即测试企业的控制制度是否 合理,大方向是否正确。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出 了问题,那么它的运作肯定会出现大乱子,或者会严重偏离 政策规定。
实质性测试:在确定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之后, 就开始实质性测试,即开始查帐,逐笔核实账目中的东东。 如果内控好,那么实质性测试就会比较宽松,反之,则实质 性测试的工作量将会很大。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的区别
类型 用途
属性 抽样
控制 测试
测试 目的
内控偏 差率
是否考虑总体 变异性
不考虑 变异性
比如: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或发运凭证上相关人员的 授权签字,就是控制测试;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上金额 记录的准确性(涉及应收账款或是其他相关项目的准确 性认定,看其是否有重大错报),就是实质性程序。
区别点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测试对象
内部控制
会计数据(余额、交易 等)
测试目的
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 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样,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 程序,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 如授权审批&管理层诚信问题 ▪ 2.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用审计抽样.
▪ 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 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看测试的目的,如果目的是为了 测试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则属于是控制测试,如果目的 是为了直接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则就属于实质性 程序。
审计抽样
按技术划分
非统计抽样:执业经验判断能力 统计抽样:概率,内部控制
按内容划分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什么是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
任意抽样:
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 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然后 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 特征: ①随机选取样本 ②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适用审计抽样吗?
▪ 风险评估程序,主要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 环境,了解各个方面,如果运用抽样,某一 方面测试不到,就可能遗漏有重大错报的地 方,因此抽样不能用 。
思考: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 没有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测试,我们如何去分析呢 ,比如说收货的时候要求仓库保管员认真核对,他 是否认真核对了呢,我们不能了解当时的状况,当 然,我们也就无法去分析。
小结(2):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 对于统计抽样,必须做到2点: ▪ 一是随机抽样(总体中各个个体在被抽取时不但都有机会被选
中,而且机会均等); ▪ 二是对于检查的结果需要用概率论的评价(就是以一个确定的
百分比,比如是90%认定总体的某个指标在什么范围之内), 包括计量抽样风险(结果中已包括了风险因素,而且知道这个 结果中哪部分是对抽样风险的考虑)。 ▪ 对于二者记住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可,非统计抽样无法量化风 险,统计抽样可以量化风险。非统计抽样更多会用到注册会计 师的个人判断,定性分析。统计抽样更多的是定量的分析。
思考: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用审计抽样? 对于实质性分析程序,目的就是发现那些异常变动
,比如一些重要的项目收入,如果你抽样抽不到, 那不就把具有特别风险的给落下了么 。
小结(1):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 哪些程序不适用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审计抽样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
程序性质
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
询问、观察、检查、监 盘、函证、计算等
测试时间
期中、期末为主
期末、期后为主
实施要求
一般情况下选择进行
必须进行
证据类别
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
测试风险
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抽样类型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PPS抽样
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误拒风险
另一种分类方法
属性抽样&变量抽样
▪ 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 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 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 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 变量抽样: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 称为变量抽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