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分享
《礼制秩序》礼作为 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礼制社会中人 们是主动的服从和成规
《无讼》点明中国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和礼制秩序的矛盾性,现行的 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许多副作用
《无为政治》论述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利”,但农 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与最理想的
内容介绍及感悟
《长老统治》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利” 并存的还有教化试式的权利,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和不民主都不合适,于是作者使 用“长老统治”一词
《血缘与地缘》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 社会中契约很难生存
《名实的分离》论述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 虚伪在这种情境下是必须的
《乡土中国》读书分享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社会活动家,1928—1938年先后就读 于东吴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英国伦敦大学。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 学的奠基人一,1980年获年度马林诺 夫斯基荣誉奖,1981年获年度赫胥黎 奖章,1988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 1993年获年度亚洲文化奖。主要作品 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等
的乡下人辩护。 《差序格局》阐明概念并与西方团体格局相比较 《维系私人道德》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
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家族》区别“家”与“家族”,并论述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
而夫妻成了配轴
内容介绍及感悟
《男女有别》探讨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 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书本目录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制秩序
无讼 无为而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附录 个人•群体•社会
内容介绍及感悟
《乡土本色》,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文字下乡》从文字产生于功能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愚”
人治社会: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长老统治: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 内容的权力结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 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整体感悟
农业社会(乡土性、文字下乡 中庸(长老统治、无为政治 血缘关系(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 关系人(维系私人道德 礼(礼治、无为政治,名实分离
问题
差序格局在今天是否有新变化?对及如何发展? 社会学研究的现实作用?
差序格局特点
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 为中心的主义。
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 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 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从欲望到希望》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做好选择,人们只 需按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却不然
内容结构
乡土本色
差序格局
维系私人道德
礼治
长老统治 名实分离 无讼
家族
男女有别
血缘与地缘
差序格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 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