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

第二章 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


二、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对于质点系有:
F内 f i内 f ji 0
i i j(ji)
4. 惯性参照系与非惯性参照系
1) 惯性系 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一切相对于惯性系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实际的惯性系都是局部的相对的惯性系。 2) 非惯性系 相对于惯性系作加速运动的参考系。 在非惯性系内牛顿定律不成立。

a0
x ´
非惯性系中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
例如在一个以加速度作直线运动的车箱内,一 质量为m 的小球拴在绳上,取车箱为参照系,小球 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却静止不动 。
y’
N
r fs
存在摩擦力: f s man m 2 r
转动的圆盘上观察: 物体静止 合外力应该为0:

z’
0‘
Fi
x’
mg
f s Fi 0
惯性离心力:
2 Fi m r
例:估算地球转速增大到目前转速的多少倍时,赤道 处的物体会飞离地球? 解:分析:飞离地球——惯性离心力大于万有引力。 g=9.778m/s2
基本内容:
一、牛顿运动定律 二、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力 三、功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动量守恒定律 六、质心 重点
§2.1 牛顿运动定律 和质心运动定理
一. 牛顿运动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物体的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同一时间 内该质点动量的增量 t2 p2 t1 F合 外 力 dt=p1 dp=p2-p1 t2 I 合 外 力 p2-p1=mv 2-mv1 冲量 I =t F合 外 力 dt
1
可以看出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变形 动量定理积分形式
2) 质心的计算
rC
m i ri M 源自C m i ri M mi xi xC M mi yi yC M mi zi zC M
质量连续分布的物体: r C
r dm M
xdm xC M ydm yC M zdm zC M
N1

m
y
mg
M
O
地面参考系
x
解:

a0
N
2
' a
' N1


Mg
例 2.1 如图,设所有的接触面都光滑,求物体 m 相对于 斜面的加速度和 M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
N1

m
a0
y O
地面参考系
M
物体m相对于 静止的xoy参考系
θ
mg
θ
x
mg sin ma x 解: N 1 mg cos ma y N 1 sin Ma0
例:如图,求质量均匀分布的直角三角形的质心。 y 解:
xC
xdm
M

a
b
0
x ( a x )tandx
ab / 2

1 a 3
O
1 同理: yC b 3
x
x+dx
a
x
2. 质心运动定理
系统质心加速度的大小与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 比,与系统的总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沿合外力 的方向。
y
O
地面参考系
mg
θ
N2
x


a0
' a
' N1


Mg
二. 惯性力
非惯性系与惯性系之间的加速度变换式为:
a′= a - a0 a′:质点相对非惯性系S′的加速度 a
:质点相对惯性系S 的加速度
a0 :非惯性系S′相对惯性系S 的加速度
在惯性系S中,有牛顿运动定律:
F ma ma ma0
F Fi , rC

mi ri M
2 d rC F M MaC 2 dt
1. 质心
1) 质心的定义:由下式决定的位置矢量 rC 所对应的点 C,称 为质点系的质心:
mi ri rC M
mi xi xC M mi yi yC M mi zi zC M
Re=6378km
现在: 可得:
例 2.1 如图,设所有的接触面都光滑,求物体 m 相对于 斜面的加速度和 M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
m M
图2.6
物体m相对于 运动的M参考系 解 2: 利用惯性力解答:
N1 ma 0

mg sin ma 0 cos ma' N 1 mg cos ma 0 sin 0 N sin Ma 0 1
• 质量: 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a 1/ m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F F
ab
ba
a对b
• • • •
b对a
反映了力的来源:力来自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不能抵消。 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力。 三个定律适用于质点,惯性系
v t dv a dv adt dv adt 0 0 dt t 1 2 2 v (t 3t )dt t t 3 (m / s ) 0 2
m2

F
图13
T
T'
m1 m2
θ m1 g
F
例 : 质量为m的小球最初位于A点,然后沿半径为 R的光滑圆弧面下滑。求小球在任一位置时的速度和 对圆弧面的作用。
解: mg cos m dv dt
A
2
v N mg sin m R

n
N
dv dvds dv v dt dsdt Rd

vdv Rg cos d
mg


例 2.1 如图,设所有的接触面都光滑,求物体 m 相对于 斜面的加速度和 M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
例 : 如 图 , 已 知 F 9.8 5t 15t 2 , m1 4kg ,
m 2 1kg , 30 0 , t 0 时系统保持静止,求 t 时刻 m1(m2) 的加速度和速度。
m1 m2

F
图13
m1
F m2 g T m2 a 解: T m1 g sin m1 a F m 2 g m1 g sin a t 3t 2 ( m / s 2 ) m1 m 2
F MaC
• 内力不影响系统质心的运动。
例2.3 如图,求当人从小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时,小 车相对与地面移动的距离。
ml Ml / 2 mM ms M ( s l / 2) xC 2 mM 由 x C 1 x C 得:
解: x C1
2
y M
m x l
ml s mM
自然界严格的惯性系是不存在的。在一般精度
范围内,地球也可近似看作惯性系。
地面参考系 地心参考系 自转加速度: a≈0.034 m/s2 公转加速度: a≈0.006 m/s2
太阳参考系
绕银河加速度: a≈3×10-10 m/s2
一个参照系是不是惯性系只能根据观察和 实验的结果来判断。 目前实用的惯性系是以选定的1535颗恒星平 均静止位形作为基准的参考系:FK4系
•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而不 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运动的量(简称动量)的变化率与施加在 该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该力的方向上。
• 力与运动的定量关系: a F
d ( mv ) F dt 若物体质量m是一个常量,则有: d(mv ) md v F = =m a dt dt
二. 惯性力
将上式改写为:
F (-ma0) ma
在惯性系S中,有牛顿运动定律: F ma ma ma0
若把上式仍视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力,则 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 S’中就依然成立。
为此而加入的修正项称为惯性力: F -m a 0
加入惯性力之后,牛顿第二定律是协变的。
m1 : F1 m 2 : F2 f 21 m1 a1 f 12 m 2 a 2
F1 F2 ( f 21 f 12 ) m1 a1 m2 a 2 F内 f i内 f ji 0 F1 F2 m1 a1 m2 a2
N

a0
2
' a
' N1
a x a 0 cos a' a a0 a'
a y a 0 sin


Mg
mg sin ma x N 1 mg cos ma y N 1 sin Ma0
a a0 a'
( M m) g sin a ' M m sin 2 a mg sin cos 0 M m sin 2
y
O
地面参考系
θ
mg
θ
N2
x


a0
' a
' N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