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导学案
燃烧与燃料
一、知识脉络
二、知识梳理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物质具有(2)与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移走(或隔离)____ __ (2)隔绝__ ___ (3)降低___________
3、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__________再生的化石燃料。
4、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
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
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6、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不能。
不能供呼吸
(2)CO2跟水反应:试液由______色变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2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 。
7、 CO 2 用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上,二氧化碳是最好的
________。
二氧化碳还是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_________。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主要成分_______)和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发生装置类型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____________,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不能用____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 _。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将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若木条______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三、典例解析
1.(2012肇庆市)鉴别O 2、CO 、CO 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2.(2013昆明市)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或 或
(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已知加热高锰酸钾KMnO4,生成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II)中溶液变色;
②实验(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四、课堂检测
1.(2013成都)能用物理变化现象解释的是()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C. 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暗
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2.(2013营口)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
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3、(2013眉山)“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2013眉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
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滤
5.(2012株洲)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6.(2012黄冈)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7.(2013内江)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8.(2013昆明)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验满氧气 C.读取液体体积 D.向试管中加固体
9.(2013福州)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0.(2013大连)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
(1)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2)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B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1.(2013.成都)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
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