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材料分为—————————————————————和—————————————————————————。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1、“三不原则”不,不,不。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 ml,固体只需要盖满。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

3、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

取用块状药品用,取用是试管必须 ,切不能直立。

4、倾倒液体时,先拔下瓶塞,放在桌面上,拿起试剂瓶,标签,(目的)使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的倒入试管。

5、取少量的液体用,使用时应,目的是。

使用后不能,目的;也不能,目的。

6、酒精灯的灯焰是由、、组成,外焰的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加热;使用时注意事项: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体积的;绝对禁止,;绝对禁止;用完酒糟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

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原因)。

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药品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不要对着自已或有人的方向,要与桌面保持度角。

可以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7、给试管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

8、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9、加热硫酸铜晶体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鉴别水的方法是。

10、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11、说出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1、在自然界中,水存在、、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这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2、一定的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这样的变化是。

3、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增大,水由变成了;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减小,水由又变回。

4、分子的基本性质:A、体积;B、质量;C、分子在;D、分子间;E、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种分子,不同。

5、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原因是。

6、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实现的,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有实现了。

7、净水的方法:A、;B、;C、;D、;E、。

净水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过滤中的注意事项①“三靠”是指;②“两低”是指;③“一贴”是指。

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8、混合物是指;纯净物是指。

从微粒的角度混合物是由构成的;纯净物是由。

9、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等净化操作。

10、硬水是指;软水是指。

区别方法:加搅拌,浮渣多泡沫少的是,浮渣少泡沫多的是。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实验室的方法是。

第二节水的分解1、电解水实验中,通电后,电极上两端不断冒出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玻璃管都收集了不少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少,能使,是;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多,能,是。

两只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组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

③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2、分解反应是指。

(一变多)3、氢气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4、化合反应是指(多变一)5、用分子的知识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化学性质是指,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种分子的化学性质。

因此,分子是。

7、物理性质是指,包括。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一般来说,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在原子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时。

2、在原子中,原子的质量由决定;原子的种类由决定。

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决定。

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3、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4、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个(氦个)电子,这样的结构认为是;金属原子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的,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形成;非金属原子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的,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形成。

5、离子是指。

但带电的粒子是离子,离子的分类离子和离子。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7、Na+表示的意义是。

两个钠离子的符号。

8、原子的相对质量近似等于和之和。

第四节元素1、元素是。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这一元素与另一元素的不同点是。

4、元素分为、、。

5、单质是指;化合物是指。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6、地壳中排在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

7、元素符号的意义:、,有的还可以表示。

8、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氢氦碳氮氧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锂钙铁铜锌金银汞锰钡碘氖氟铍硼10、默写1—20原子的顺序。

11、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是。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相同点是,其变化规律是;同一簇的相同点是。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1、测量物体的质量用。

使用前应,如不平衡应,指针偏向左或右,螺母应向或移动。

称量时,物体放,砝码放,添加砝码先加,再加,最后,称量物的质量等于。

注意:砝码应用夹取,不能,以免。

称量时不能直接,没有腐蚀的药品应放在称量,有腐蚀的(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称量。

如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则称量物的质量等于。

称一定量物体应靠来使天平平衡,且不可调节螺母。

天平的精确度为1克,记录数据保留克。

2、量取液体体积用。

使用时,先向量筒里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然后将量筒在桌面上,再用滴加液体至该刻度。

读书时视线应,不要用量筒放,也不要在量筒中。

量筒选择:接近原则,容大不容小,平视:读数等于液体实际体积,府视:读数大于液体实际体积(所量取的体积小于所需体积),仰视:读数小于液体实际体积(所量取的体积大于所需体积)。

量筒的精确度为1克,记录数据保留克。

3、玻璃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现将玻璃管一端用,稍稍用力插入;用胶皮赛塞住试管时,稍稍用力塞入。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5、洗涤干净的标准:。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溶液是。

特征是。

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是溶液,溶液是无色的。

2、溶剂是,常用溶剂、;溶质是,溶质可以是、,也可是。

溶液的质量等于,但是溶液的体积不能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3用汽油和洗洁精洗去衣物上的油渍原理不同点是。

4、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如,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降低,如,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如。

5、物质的水溶液会使其沸点,凝固点。

6、常用的乳化剂有,它们起作用。

7、饱和溶液是指。

不饱和溶液是指。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8、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稀浓无关,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是对于同一温度、同一溶质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质量溶质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2、溶液的稀释: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加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3、溶液的增浓:①加溶质增加后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加的溶质的质量增加后溶质的质量=原来溶质的质量+加的溶质的质量②蒸发溶剂:依据蒸发前后溶质不变原溶液的质量×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原溶液的质量—蒸发水的质量)×蒸发后溶质的质量分数4、溶液的配制①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②涉及公式: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③用到的玻璃仪器。

④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

⑤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有。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1、空气按计算:其中氧气占,氮气占,它们体积比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是。

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气体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②可以利用空气制造氮肥;③饼干在空气中变软;④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4、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试验中铜粉过量的目的是是。

造成测得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有。

该实验也可用磷代替,磷燃烧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但不能用木炭代替的原因是。

5、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是,最先蒸发出来的是,剩余的是。

该方法属于变化。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

6、氧气的主要用途有。

氮气的主要用途有。

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有。

7、选用气体作食品的保护气应考虑的因素有。

它还用的作用是。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和。

有害气体包括。

8空气日报主要的内容是、、、。

9、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的关系是。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1、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化学式是指。

分子式是指。

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②。

H2O表示的意义有:宏观、;微观①;②;③。

4、分子式中数字的意义表示;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