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行程中的作用【课堂探究】一.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作用2.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1)新的理论和政策。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作为总统批注任何公平竞争法规的条件,总统得规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员及促进公共利益的条目……——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1)材料是罗斯福新政哪方面的措施?有何作用?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1935年7月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世界史·现代史编》(3)材料中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什么?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同步练习: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2.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提倡“新经济”模式3.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紧急银行法》C.《公平劳动标准法》 D.《社会保险法》4.“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
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5.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6.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 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B.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C.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 D.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二.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1.目的(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1)积极性:①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④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三.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有力的措施。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探究2】、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1)“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由此来看,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中,有一些政策是对工人有利的。
因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材料二美国经济历史学家伯顿·W·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指出,他(指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他操纵公众舆论。
使得美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停滞的同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观点。
同步练习:1.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C.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D.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彻底消除了危机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
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 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
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4.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5.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 )①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③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④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B.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C.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参考答案★——【课堂探究】【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1)『答案』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作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2)『答案』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3)『答案』目的: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缓解社会矛盾。
影响:有利于摆脱危机、恢复发展经济。
同步练习:1.A 2.B 3.D 4.D 5.D 6.D【探究2】、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1)『答案』原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实质: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它没有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答案』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
因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所以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3)『答案』支持观点。
“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美国经济,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机遇;“新政”中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不支持观点。
“新政”顺应了民众的要求,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代替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对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确定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理念。
“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为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深远。
同步练习:1.C 2.C 3.C 4.D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