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材料用鸡血比猪血好B. 血红蛋白呈红色,有利于凝胶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监测C.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两条带,说明血红蛋白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D. 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2.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猪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以防止红细胞破裂B. 用蒸馏水和甲苯处理红细胞,使其释放出血红蛋白C. 用生理盐水透析血红蛋白溶液,以保持血红蛋白活性D. 用磷酸缓冲液洗脱,有利于血红蛋白在凝胶柱中移动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B. 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C. 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D.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4.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B. 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C.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D. 装填色谱柱时要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避免出现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5.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溶液分为4层,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A. 第一层B. 第二层C. 第三层D. 第四层6.下图1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图2是为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某血浆蛋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1中①②分别代表血红蛋白的释放、凝胶色谱柱的装填B. 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 凝胶色谱法能除去血红蛋白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D. 根据电泳结果,可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一定由两条肽链组成”的结论7.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洗涤红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去除杂蛋白B. 洗涤红细胞和分离血红蛋白都要离心,离心速度可相同C. 血红蛋白的释放要加蒸馏水和甲苯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8.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B.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C. 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 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丁和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9.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步骤依次是()A. 样品处理、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10.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B. 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提高分离的效果C. 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 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以采用电泳法11.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B. 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C. 利用0.9%的NaCl对血红蛋白溶液透析12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D. 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12.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B. 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得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 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连续收集D. 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13.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 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C. 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 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14.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破裂后的红细胞经离心后自上往下第二层为血红蛋白的水溶液B. 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 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15.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A. 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B. 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C. 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D.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16.图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B. 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C. 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D. 已知凝胶中的SDS带负电,则应在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17.通常用哺乳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红蛋白变性B.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粘连在一起C. 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速离心D. 分离后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18.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B. 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 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D. 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1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蛋白B. 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 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20.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A. 血红蛋白释放B. 色谱柱的装填C. 洗脱过程D. 样品的处理2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B. 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C. 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D. 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22.分离血红蛋白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 第2层为红色透明层,含血红蛋白C. 第3层为暗红色沉淀物,含未破裂的细胞D. 第4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沉淀物23.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粗分离B. 粗分离采用透析的方法,除去大分子杂质C. 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的磷酸缓冲液的目的是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D. 利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法来纯化血红蛋白。
2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量小的容易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D. 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25.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序,叙述错误的是()A. 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 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分离C. 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D. 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26.凝胶柱制作的顺序一般是( )①橡皮塞打孔②挖凹穴③装玻璃管④盖尼龙网⑤盖尼龙纱⑥将橡皮塞插入玻璃管⑦接尼龙管、装螺旋夹⑧柱顶插入安装玻璃管的橡皮塞A. ①③④⑤⑥⑧⑦②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 ①②③④⑥⑤⑧⑦D. ①②③⑦⑥⑤⑧④27.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A. 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B. 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 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gD. 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28.蛋白质提取和分离依次经过哪几步A. 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 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 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29.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注:图中大圆点代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A. B. C. D.30.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A.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B. 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 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D. 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1.(8分)回答下列“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