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

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
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爱国、文明的理解和情
感加深。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以及以及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成因;
2、认识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二、自学指导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72—77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图8.3,找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邻国)?
2、描述出西北地区的范围?
3、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有哪些主要高原、盆地和山地?
4、归纳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影响因素/成因?植被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
5、西北地区的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6、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原因?
7、完成P77活动题2?
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
1、纬度:中纬度较高经度:跨经度最广的区域
海陆:内陆,不临海邻国:俄、蒙、塔、哈、吉
2、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长城一线以北
省区:新、宁、蒙(大部分)、甘(北部)
3、地形:高原和盆地
东部主要是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西部有阴山山脉、贺兰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到西部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新疆:三山夹两盆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距海较远,并被山脉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素:地形,海陆位置
植被景观: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5、新疆:山地牧场新疆细毛羊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6、①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农业(高山融水、地下水)
②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塞外江南,黄河水)
③新疆瓜果甜:昼夜温差大④新疆长绒棉:夏季高温,日照充足
7、坎儿井:在干旱的环境下,因地制宜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开凿了坎儿井,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避免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

五、当堂训练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西北地区受地形、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干旱的自然特征,进而影响到了区域内的河流、地貌、植被等,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
1、位置
2、地形
二、自然特征
干旱
三、农业及牧业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