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学习目标1.多次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并初步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多次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并初步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
难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
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学法指导:1.同学们在学习两则故事时,不妨将文章多朗读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训练能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2.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揣摩文中的虚词,尤其是语气助词,通过它感受文言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
3.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生活中记忆深刻的片段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出来,并尝试着用古文去书写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言素养,也有利于更深刻地体会选文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课文朗读】1.朗读课文,用“/”给文章划分节奏,力争当堂成诵。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字词梳理】2.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字词。
内集:儿女:俄而:骤:未若:【常识积累】3.刘义庆,朝宋家。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组织文人编写的。
《咏雪》选自“”篇。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文意梳理】1.请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文意梳理】2.《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选择一个寒雪日?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咏雪》一文中哪些地方透露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知识能力运用【文言语法】1.分析下列两个句子运用了哪种特殊句式,并进行分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
达标检测1.按照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列句子。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2)咏雪的直接原因:(3)两个比喻句:(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2.判断正误。
A、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B、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急。
不如,不及。
3.南;文学;言语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略。
2.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正是赏心乐事。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谢安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
学生答案:“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2.从“雪内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子外风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公欣然”与“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知识能力运用1.(1)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介词“于”,原序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达标检测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错;对3.(1)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展示自我,与人建立纯真的友谊。
2.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知识、资料搜集的方法,试着从中受到启发。
3.联系交友经历,独立思考网络交友的利弊,并能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活动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交友之道”的内涵,明确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2.学会按照主题要求,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资料。
3.学会整理和研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交友之道”的内涵师:进入初中,我们来到了新校园、新环境,遇到了新老师,结识了许多新同学,我们该如何与他们交往,与他们建立友谊成为朋友呢?在交往过程中,我们该遵循怎样的“交友之道”呢?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吧!(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1.了解“朋”字内涵课件出示:猜一猜图片中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预设朋。
甲骨文的“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
课件出示:猜一猜图片中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预设友。
这是“友”字的小篆写法,它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
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生活中的朋友相见,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示亲密友好。
所以“友”字本义是友好之意。
师小结:通过对“朋友”的解读,我们可以将“朋友”的内涵理解为平等而友好的人际关系。
平等意味着重视而非歧视对方;友好则意味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带来痛苦,而且会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友善。
2.从《伯牙绝弦》的故事理解“朋友”课件出示:伯牙是有名的琴师,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
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
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
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打柴人,名叫锺子期。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
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
伯牙听闻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
从此,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
师:从刚才的图片及文字中我们知道了“朋友”的含义就是平等友爱,从《伯牙绝弦》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交友贵在相知,我想大家也很期待在生活中交到像锺子期那样的好朋友吧。
今天我们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交友,如何向同学介绍自己,让同学愿意与你交友,让你交到好朋友,在介绍自我时将自己的各项特长展现出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你。
【设计意图】生动的故事、形象的解字帮助学生体会朋友的内涵。
二、活动内容师: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如下。
课件出示:1.“交友之道”: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故事、名言等材料,深入了解“交友之道”。
2.“向朋友展示自我”:学习写自我介绍,向同学展示自己。
三、活动形式和过程安排1.活动形式(1)每4~6人自愿组合成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议定小组名称。
(2)各小组根据教材内容,拟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小组内商定各成员搜集材料的任务,搜集时间为一周,制定计划表。
2.活动一:交友之道(1)搜集资料。
①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资料。
②搜集有关交友原则和网络交友利弊等相关材料。
(2)小组内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初步形成展示成果。
①用做手抄报、讲故事、朗诵、表演等形式在班内展示、交流。
②将搜集的有关交友原则和网络交友利弊等材料分类汇总,阅读产生感悟,为讨论做好准备。
3.活动二:向朋友展示自我(1)搜集学习自我介绍的有关知识,学习自我介绍提纲的写作方法。
(2)准备自我介绍的提纲、图片、视频、PPT等。
(3)设计好邀请词并制作邀请卡片,邀请各科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四、活动指导1.搜集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资料可从个人储备、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
传统的图书馆搜索是卡片式目录索引,如查找冰心的诗集《春水》,可按“中国作家作品——现代作家作品——冰心作品——《春水》”查找,或按“诗歌作品——名家诗集——冰心——《春水》”查找。
互联网搜索常见的是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例如查找交友名言,直接在搜索框键入“交友名言”的关键词即可。
2.整理资料学生整理搜集到的各类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优劣辨别、选择,归类整理。
3.自我介绍课件出示:自我介绍时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时间,力求简洁,一般3~5分钟完成。
(2)注重态度,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充满信心和勇气。
(3)语气自然,语速正常,语音清晰。
(4)力求真实,所表述的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4.写邀请卡课件出示:注意事项:(1)标题要简明、醒目。
(2)称呼要热情、礼貌、恰当,含尊敬之意。
(3)正文要详细写出活动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方式、邀请的对象等。
(4)结尾要有礼节性的问候语。
(5)落款要写清时间及邀请人。
5.建立档案(师指导生建立活动档案袋)档案袋应具备的内容有:学习活动主题及目标要求、活动计划、活动过程中收集、整理、撰写的各类资料。
五、活动总结师引导生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和启发。
预设(1)应学会整合——内部(听、说、读、写),外部(跨学科、语文学习与生活、语文学习与实践)(2)应善于学习——学方法、乐参与、善交流、多合作、常积累、会思考。
(3)应主动学习——自主自觉,合作交流,探究思考,分享提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重在方法指导,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
六、布置作业在活动过程中,或许你对自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或许你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你,想与你交朋友,那么,用新学的“记事”方法写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