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固定资产8 固定资产FIXED ASSETChapter 5固定资产是持续经营中的工业企业比重最大的资产,因此,确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无论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还是最终利润的确定都非常重要第八章固定资产(提纲)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第三节固定资产的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减值第五节固定资产的处置5 固定资产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固定资产的特点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掌握固定资产取得及处置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5 固定资产重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一)定义(二)特征:1、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4、单位价值较高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一)固定资产的界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5 固定资产交通工具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二)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固定资产的不同组成部分(CAS4.5)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备品备件: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比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二)确认条件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判断:经营租赁,融资租赁2、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注意:不属于生产经营的主要设备单价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2年同样属于固定资产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如: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幼儿院二、分类原因:种类多,使用年限、用途、管理要求及使用情况各不相同目的:为了更好维修保养,更好地加强管理,更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应掌握分析各类情况(一)按经济用途P2121、生产经营用2、非生产经营用(二)按使用情况1、使用中(包括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经营性租出、内部替换使用)P2122、未使用3、不需用(三)按所有权1、自有2、租入(四)按综合P213(四)固定资产核算设置的科目企业通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计提折旧、处置等情况。
5 固定资产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正确地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是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做好固定资产综合核算的必要条件(一)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入帐”。
考虑到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价值会随服务能力的下降而减少,所以还需揭示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
成本:原始价值历史成本基本计价标准1、原始价值(历史成本)优点: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缺点:社会环境、物价等发生变动时,就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适用:购建2净值(折余价值)净值=原始价-已提折旧优点:能反映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适用: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溢余和损失5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后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当认为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2.所购置或者建造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者合同要求相符合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者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会影响其正常使用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4.所购建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而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期间可单独使用,并且该部分资产的购建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练习】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A.固定资产购入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支出B.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利息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至正式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D.出差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答案】CD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包括:交付使用注意:时间界限资本化费用化(1)借款利息非正常中断建造中的中断费用(损益)必需的中断资本化2、自建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3、投入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注:支付的相关税费也计入固定资产价值4、融资租入(1)比重较大时:孰低(2)比重较小时:最低租赁付款额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一、购置的固定资产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相关的支出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2、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1、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购入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账户5 固定资产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贷:银行存款等2、需要安装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安装完毕后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5 固定资产购入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贷:银行存款等领用安装材料,支付安装费、工资费用等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付职工薪酬等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1、自营方式建造(1)对于外购的工程用专项物资,应首先通过“工程物资”,外购物资所支付的价款及增值税,均应直接计入“工程物资”(2)领用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材料时,应按采购成本和购进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并计入“在建工程”。
(3)领用的企业生产的产成品,应视同销售行为,将产成品的成本及销售该产品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一并计入“在建工程”。
看例题3和例题4自行在建工程的主要账务处理(1)自营工程科目设置◆工程物资——核算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以及改扩建工程等转入的固定资产。
6 固定资产■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自行建造2、自营建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需设置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账户)(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发包的在建工程,应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将设备交付建造承包商建造安装时: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贷:工程物资▲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6 固定资产■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1、投资者投入(按合同或协议价入账,价值不公允除外)2、非货币性交易取得3、债务重组取得4、企业合并取得5、租赁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实收资本(股本)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A房屋及建筑物B专用的机器设备C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D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E接受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答案ABDE判断题1、对于固定资产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在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答案:×复习题:1、购入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
A.固定资产B.营业外支出C.再建工程D.应交税费答案:D2、购入固定资产其入帐价值包括()A.买价B.运杂费C.途中的保险费D.进口关税E.安装成本答案:ABCDE3、下列项目需记入“在建工程”科目有()A.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B.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C.固定资产的改扩建D.工程项目领用工程物资答案:BD4、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的设备买价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5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1000元(不含税),购进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为170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工资2000元。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元。
A、54670 B、60 000C、63 000D、61 170答案:A该固定资产的成本=50000+1500+1000+170+2 000=54670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1、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2、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3、有形损耗:4、无形损耗:6 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的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考虑因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法律限制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应计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减值准备累计金额1.固定资产原价——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成本2.预计净残值——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3.预计使用寿命——经济年限而不是物理年限4.折旧方法5 固定资产其中2、3、4均需合理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6 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的折旧(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说明:(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价确定成本并提折旧(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4)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下列哪些固定资产要提折旧:A.超期使用的汽车B.购入暂时不需用的新设备C.已经完工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D.季节性大修理的机器(二)折旧的范围——时间范围BCD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线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1.年限平均法5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固定资产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始价值=年折旧率126 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的折旧(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 ×100%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甲企业有一台设备,原价为8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1- 4%)/10=9.6%月折旧率= 9.6%/12=0.8%月折旧额=80000×0.8%=640(元)考虑:1、年限平均法的优缺点2、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的确定2.工作量法5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的工作量总数=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折旧额=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5 固定资产例题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 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 000 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本月生产产品34 000件;假设甲公司没有为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