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识读《北宋形势图》等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通过阅读课本以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
点的形成和影响。

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多
渠道感悟历史,学会历史事件的叙述方法。

通过探究赵匡胤实施集权的原因、
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提高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与影响。

难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动(大标题为板书设计)学生活动备注导入新课
播放微课《“他”是谁?》,
内容为赵匡胤在当上北宋朝开国皇帝前的简单生平。

提问:“他”是谁?
过渡:赵匡胤是如何当上皇帝、建立北宋的?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北宋的政治》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内容猜测并
回答微课中的人物为-
-赵匡胤
强调
赵匡胤“胤”字的读
音和写法。

一、陈桥兵变显智慧,黄袍加身夺帝位
——北宋的建立
1、陈桥兵变
2、北宋建立的概况
国号:宋(史称北宋)
时间:960年
都城:东京(开封)
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说一说】学生讲述陈
桥兵变的故事,了解赵
匡胤是如何当上北宋
开国皇帝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
P28子目一第一段,注
意勾划重点(关键词),
一起回答北宋建立的
基本信息。

学生讲故事相当于
训练叙述历史事件
的方法,注意进行
点评是否具备六要
素。

学生通过北宋形势
图要注意北宋只是
统一了中原和南方
地区而不是全国。

3、北宋统一中原
此后,宋太祖及其
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的方针,陆续
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

过渡:赵匡胤当上皇帝是否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呢?答案是否定的,此时的他,特烦恼!
二、藩镇割据教训深,中央集权势必行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太祖特烦恼
1、政权并立,危机四伏!
2、政权更迭,各个短命!
3、武将专权,前车之鉴!
提问:所以,在四夷环伺的形势下,怎样才能避免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夺权、分裂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使北宋政权能够长久呢?
(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要解决问题,先找原因,宰相赵普从权钱兵三个方面给赵匡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1、收其精兵
1、稍夺其权
2、制其钱谷
唐末藩镇割据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地方军事、财政、行政权力一手掌握,虽然现在收了兵权、行政权,但如果有钱照样能够招兵买马,所以,财政权也不得不收。

3、小结
赵匡胤在赵普的启发下,采取了这些措施,把权、钱、兵牢牢收归中央,把中央集权强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
大加强。

过渡:赵匡胤把各方面权力都收了,那在北宋为官究竟轻松不轻松呢?你能否根据所学和诗句概括北宋政治的特点?
三、文人高官又重禄,武将家贫卖宝刀
——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表现
2、重文轻武的利弊
展示宋朝成就的图片,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1、板书
2、你心目中的赵匡胤?
(用词语概括)
方法指导:评价历史人物必须遵循当时当地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