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桑黄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

桑黄菌丝体培养条件优化


LOGO
药理作用包括: 药理作用包括:
1.抗癌、抗肿瘤作用(阻止磷酸化用、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 抗癌、抗肿瘤作用 抗癌 用、抗诱变、抗突变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 2.保肝、抗肝硬化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黄嘌呤氧 保肝、抗肝硬化作用 保肝 化酶活性作用、降血糖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4.抗肺炎作用 抑菌及消炎作用)。 抗肺炎作用( 抗肺炎作用
30 25
桑黄(g/100mL)
20 15 10 5 0 黄豆粉 尿素 蛋白胨 酵母膏 牛肉膏 空白
实验结果与讨论
酵母膏梯度试验
30 25 桑黄(g/ /100ml) 20 15 10 5 0 0 0.5 1 1.5 2 酵母膏(g/100ml) 2.5 3 3.5
yeast extract gradient test
桑黄(g/100 100mL)
最佳添加量: 最佳添加量:0.3g/100m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结果与讨论 磷酸二氢钾的梯度试验
35 30
桑黄(g/ /100mL)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gradient test
25 20 15 10 5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因素与指标趋势图
The analysis of crosscut exprimentation trend
30 25 桑黄(g/100 100mL) 20 15 10 5 0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D1 D2 D3 因素(A:可溶性淀粉 B:酵母膏 C:硫酸镁 D:磷酸二氢钾)
25 20 15 10 5 0 0 0.5 1 1.5 2 2.5 3 3.5
可溶性淀粉(g/100mL)
最佳添加量: 最佳添加量:0.5g/100mL
实验结果与讨论 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桑黄液态培养基的氮源筛选试验
Phellinus linteus liquid nitrogen source of medium screening tests
实验材料与方法
四因素三水平L-9(34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安排 四因素三水平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安排
Concentration of ariables and reve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水平
A B C D 可溶性淀粉 酵母膏 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g/100mL) (g/100mL) (g/100mL) (g/100mL) ) ) ) )
磷酸二氢钾(g/100mL)
最佳添加量: 最佳添加量:0.4g/100mL
实验结果与讨论 发酵时间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桑黄生长曲线
30 25 桑黄(g/100 100mL) 20 15 10 5 0 0 2 4 6 生长时间(day) 8 10
the Phellinus linteus growth curve
pH自然 自然
接菌量: 接菌量: 15% 摇瓶转数: 摇瓶转数: 125r/min
装液量: 装液量: 100mL 温度: 温度: 27.5℃ ℃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流程:
单因素 实验
母种 活化
绘制生长 曲线
L9(34) 正交试验
实验材料与方法
种子活化: 种子活化:
1.斜面培养: 斜面培养: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MgSO4、KH2PO4)
梯度试验
确定最 优碳源 及最佳 添加量
确定最 确定最 优氮源 优氮源及其最 及最佳 佳添加 添加量
确定矿物 质元素 (MgSO4、 KH2PO4) 的最佳添加量
实验材料与方法 桑黄菌丝体培养时间的确定
在温度27.5℃,摇瓶转数 ℃ 摇瓶转数 摇瓶转数125r/min, 在温度 , 条件下通过对其不同生长时间的菌丝 湿重进行测定并绘制生长曲线得出桑 黄菌丝体的最优生长天数。 黄菌丝体的最优生长天数。
实验确定桑黄菌丝体液态培养最优天数为7天 实验确定桑黄菌丝体液态培养最优天数为 天。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桑黄菌液体培养基优化配 0.5g/100mL、 2.5g/100mL、 方为:可溶性淀粉0.5g/100mL 酵母膏2.5g/100mL 方为:可溶性淀粉0.5g/100mL、酵母膏2.5g/100mL、 硫酸镁0.4g/100mL 磷酸二氢钾0.4g/100mL 0.4g/100mL、 0.4g/100mL。 硫酸镁0.4g/100mL、磷酸二氢钾0.4g/100mL。
培养步骤: 培养步骤:
250mL 三角瓶
(100mL培养基)
高压灭菌
冷却 接菌
(取斜面菌种挑边缘为0.3cm菌丝体3块)
空气浴振荡器中培养7天 空气浴振荡器中培养 天
(27.5℃,125r/min)
实验材料与方法
单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
碳源筛选 试验及梯 度试验 氮源筛选 试验及梯 度试验 矿物质元素
桑黄(Phellinus 桑黄 linteus),属担子 菌纲、多孔菌目、 多孔菌科、木层孔 菌属是一种具有重 要药用价值珍贵的 多年生大型药用真 菌。
桑黄的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的意义
桑黄中富含生理活性物质,目前 它是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较好的一种 药用真菌。通过本实验的研究为桑黄 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分离、结构分析活 性研究及其功能性产品、药用保健品 的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并给桑黄大 规模培养的广阔前景提供依据。
1 2 3
0.30 0.50 0.70
1.50 2.00 2.50
0.20 0.30 0.40
0.25 0.40 0.55
实验结果
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1.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桑黄液态培养基碳源筛选试验
Phellinus linteus liquid medium carbon source screening tests
桑黄的相关研究
桑黄的活性成分: 桑黄的活性成分:
桑黄含有的药理活性物质以多糖为主, 桑黄含有的药理活性物质以多糖为主,除此之外还含 有黄酮、三萜等多种活性成分。此外, 有黄酮、三萜等多种活性成分。此外,还含落叶松蕈 木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酶脲酶、酯酶、 酸、木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酶脲酶、酯酶、蔗 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及十多种微量元素。 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及十多种微量元素。
LOGO
桑黄液态培养条件下的营养成分优化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侯红漫
班级学号:食质062班级学号:食质062-22 062
专业: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姓名: 姓名:韩小溪
桑黄液态培养条件下的营养成分优化 1
桑黄的相关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2
3
4
桑黄的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对象: 实验研究对象:
最优组: 最优组:A2,B3 ,C3,D2
实验结论
1 2 3 4 5
桑黄液态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 桑黄液态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 添加量应为0.5g/100mL 0.5g/100mL。 添加量应为0.5g/100mL。 桑黄液态培养基中的最佳氮源为酵母膏, 桑黄液态培养基中的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添 加量为2.5g/100mL 2.5g/100mL。 加量为2.5g/100mL。 梯度实验测得矿物质硫酸镁与磷酸二氢钾的最佳 添加量分别为0 g/100mL、0.4g/100mL。 添加量分别为0.3g/100mL、0.4g/100mL。


本论文是在导师老师侯红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本论文是在导师老师侯红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 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 敬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敬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叶淑红 老师、张公亮老师,祝明思、张文姬、张馨予师姐, 老师、张公亮老师,祝明思、张文姬、张馨予师姐, 成功师长,以及604 604实验室的所有同学们也给了我许多 成功师长,以及604实验室的所有同学们也给了我许多 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获益良多, 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获益良多,并让我能如期完成我 的论文。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的论文。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最后, 最后,感谢食品学院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 师和同学! 师和同学!
最佳添加量: 最佳添加量:2.0g/100mL
实验结果与讨论 矿物质含量对桑黄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硫酸镁的梯度试验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0.1 0.2 0.3 0.4 硫酸镁(g/100mL) 0.5 0.6 0.7
magnesium sulfate gradient test
桑黄的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内容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针对桑黄液态培养基中的碳源、 氮源、矿物质等因素对桑黄菌丝 体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 达到对桑黄液态培养基营养成分 的优化。
桑黄的相关研究
桑黄的人工培养方法
1. 液态发酵培养 2. 固体培养 3. 人工栽培法 4. 原生质体诱变培育
桑黄的相关研究 桑黄液态培养关键控制条件: 桑黄液态培养关键控制条件: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糖 糖 糖 糖 淀 粉 葡 萄 乳 麦 芽 蔗 性 空 白
桑黄(g/100mL)
可 溶
实验结果与讨论
可溶性淀粉梯度实验
45 40 35 30
桑黄(g/100 100mL)
soluble starch gradient experime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