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项目评估概述1、项目评估定义:项目评估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投资项目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经济、技术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狭义项目评估:对于一个项目的经济性的评价和审定,即按照给定的项目目标权衡项目的经济得失并给出相应结论的一种工作。

●广义项目评估:一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审查和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它强调从长远和客观的角度对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并作出最后的决策。

包括项目决策阶段对其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和运行条件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工作。

●含义:一是参照给定的目标,对投资项目净收益进行审定,权衡项目的利弊得失,寻找可替代方案;二是为了达到给定的目标,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净效益的计算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并得出最终结论。

特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综合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综合性●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经济性●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为主---宏观性、经济性●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宏观性●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预测性项目评估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决策性学科原则:●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的态度,依靠科学的理论,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为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客观性原则从实际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条件出发,实事的分析项目成立的可能性。

●公正性原则评估工作保证不偏不倚,秉公办事。

●优选性原则任何项目,不仅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与服务,还应该能较快地回收投资。

●系统性原则任何项目运行都是多种不同条件要素总合作用的结果,在评估中要对整个环境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整体分析。

动态性原则项目所处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在评估中以发展的眼光对项目的现在和未来可能面临的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容:项目评估基本容分为两类:①涉及项目前评估、跟踪评估和后评估的分类②有关项目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的分类项目评估的主要容包括:第二章、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1、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评估的基础,项目评估是可行性研究结果得以实现的保证,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投资决策的基础工作。

2、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共同点:①处于项目发展周期的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是对项目可行与否的全面分析论证;项目评估是对可行性研究进行的审查与分析,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

②目的一致都是通过分析论证,判断项目的可行与否、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和化,以提高投资效益,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③所包括的容基本相同就同一项目而言,可行性分析与项目评估的方法相似;分析对象一致;分析依据相同,都是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有关部门为拟建项目下达的批复文件。

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在采取某一行动方案前,以科学的方法对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及潜在效果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政策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投资科学决策程序的必经阶段。

4、初步可行性研究容、围、作业(手写)第3章、投资项目的市场分析1、市场分析的概念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也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分析——指对市场供求、规模、位置、性质、特点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经济分析,是分析了解产品变化趋势及未来销路问题的一种方法。

是项目评估的首要环节。

市场分析的作用:确定合理的市场规模、初步确定投资规模、确定产品生产方案、为财务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分析基础、为市场风险分析提供客观的判断依据。

2、市场分析的容市场宏观层面分析: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和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环境市场微观层面分析:市场供求现状分析、市场供求现状分析、项目竞争环境分析、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产品分析3、市场分析的作用①确定合理的市场规模②初步确定投资规模③确定产品生产方案④为财务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分析基础⑤为市场风险分析提供客观的判断依据4、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①销售增长率法销售增长率=计划期的实际销售量-上期的实际销售量/上期的实际销售量(0.1%——10%),为投入期和成熟期>10%,为成长期<0,为衰退期②产品普及率法普及率<5%,为投入期;5%<普及率<50%,为成长期;50%<普及率<90% , 为成熟期;90%< 普及率,为衰退期③项目竞争力分析●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

●SWOT分析:企业或项目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机会(Opp0rtunity)威胁(Threats)-----外部环境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部环境分析●项目竞争战略选择: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聚集战略5、市场调查(1)定义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的基础,是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的专门调查。

含义:经济性调查和理论性研究(2)类型6、概率抽样的概述一、普查与抽样调查基本介绍1.社会调查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如:我们想调查全国电视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新闻联播”节目的收看情况,由于“电视观众”这一总体太大,因而很难实施普查。

抽样调查:即从研究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的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特征。

2.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优越性:(1)调查费用较低当总体包含的研究数目较大时,普查所需要的费用甚巨,而抽样调查,由于调查的仅是总体的一部分,因此,所需要的费用要比普查少得多。

(2)速度快某些社会现象需要及时了解,随时掌握,抽样调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应用围广抽样调查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课题,而普查只限于统计部门或政府部门。

(4)可获得容丰富的资料为了节约费用,减少工作量,以及适合各地区的情况,普查通常只了解少量项目,很少有关于行为、态度意见等方面的容,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抽样调查调查数目较少,可充分深入的做详细分析。

(5)准确性高普查的实施需要大批调查员,而这些调查员有许多是缺乏经验和专业训练的,这往往会降低调查质量。

而抽样调查则可以使用少量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训练,还可以在实地调查中给予更仔细的检查监督,保证调查资料较好地完成。

7、概率抽样的相关概念1.总体(population):总体是由构成它所有元素的集合。

如:在有关某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社会调查中,该校每个在校大学生就是构成总体的元素,而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集合就是调查的总体。

2.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或者说一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如:在上述高校的10000万名大学生毕业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000名大学生子集就构成了总体的一个样本。

3.抽样(sampling):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

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4.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就是一次直接抽取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候是相同的,有时候又是不同的。

如:大学生就业抽样,10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其抽样单位是大学生个体;若从高校抽取20个班级作为调查样本,则抽样单位就是班级。

5.抽样框(sampling frame):又称作抽样围,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

大学生就业调查,10000名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是这次抽样的抽样框;该校所有的班级为20个班级调查样本的抽样框6.参数值(parameter):也称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参数值只有通过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

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

如:某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就是关于某市居民这一总体在收入这一变量上的综合描述。

7.统计值(statistic):也称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抽样设计的目标,就是尽可能使得所抽取的样本的估计值接近总体的参数值。

如:样本平均值是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一个元素而计算出来的,它是总体平均值的估计量。

8、概率抽样基本类型(一)简单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

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

2.操作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二)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它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2.系统抽样的步骤:①给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按顺序编号,制定抽样框;计算抽样间距:K=N/n;②在最前面的K个个体中,采用随机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为随机起点;③在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隔K个:A,A+K,A+2K,···A+(n-1)K将n个个体结合起来即为该总体的样本。

例如,要在某大学总共300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100的大学生样本。

我们先将3000名学生的依次编上,然后计算抽样间距:K=3000/100=30,即每隔30人抽一名。

为此,我们先在1-30的数码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数字,作为随机起点。

假如抽到的是12,那么就以12为第一个,每隔30名再抽一个。

得到12,42,72,... ,2972总共100个。

再根据这100个,从总体中一一对应地找出100名学生,构成本次样本。

(三)分层抽样1.分层抽样的概念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又称类型抽样。

(1)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2)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3)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例如,某企业有2000人,欲抽取100人进行分层抽样调查。

首先按照性别先把总体划分为男职工和女职工两大类;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50名男职工和50名女职工;由这100名职工所构成的就是一个由分层抽样所得到的样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