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句法失误
学习语法,不仅要从正面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律,知道句子应当怎样组织,还应该从反面知道句子应该怎样组织。
因此,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训练是必须的。
要了解常见句法失误可以联系中学时代的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难点是:“辨其症”,因为只有知道“病”在何处,才好对症下药,我们所找的“病”即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常见句法失误。
想要找到句子中的“病”,首先要熟悉常见句法失误的种类,其次对于比较隐蔽的病症,我们必须仔细辨别、深入思考。
常见的语病有: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四大类。
每一大类中有包含更细致的小类,细致的划分使我们能够更加容易找出常见的句法失误。
(一)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中包含: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⒈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一般情况下由于对词义配合的不理解或粗心大意而容易造成主语和谓语在词义上搭配不当。
例如:①革命的意志越烧越旺。
(“意志”不能“越烧越旺”,可以改为“革命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②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浮现”的必须是具体的东西,而“品质”是抽象的东西,和
“浮现”不搭配,后半句可改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
⒉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的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这个句子属于“动动+宾宾”的情况,其中“充实……思想修养”就搭配不当,应该“充实”为“加强”。
)②大家密切配合,越战越勇,连续打败敌人五次进攻。
(“打败”和“进攻”不搭配,应把“打败”改为“打退”。
)
⒊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教育战线肩负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此句为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其中“大批”与“队伍”不相应,可以吧“队伍”改为“人才”,或把“大批”改为“宏大”。
)②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此句为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其中“渐渐”不能修饰“爬”,可改为“慢慢”)③三号队员射门射得很正确,命中率高。
(此句为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其中“正确”应改为“准”。
)
(二)残缺和多余
残缺和多余包含:
●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不完整
●成分多余
☞主语有多余成分
☞谓语有多余成分
☞宾语有多余成分
☞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
⒈成分残缺
⑴主语残缺
例如:从大量的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由于滥用介词而造成主语主语残缺,应删去“从”,“中”。
)
⑵谓语残缺
例如: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加快四个现代化前进步伐的重要保证。
(应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
四个现代化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有待于实现的愿望,既然还未实现,那便不存在,不能用加快步伐。
)
⑶宾语残缺
例如:高分子材料用在医药上,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分为”后缺宾语,可以在第二个“使用”后加上“两种”)
⑷定、状、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例如:①这本书开拓了境界。
(此句为缺少定语,“开拓”不能直接支配“境界”,中间应加个定语,如“自己的精神”。
)②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此句为缺少状语,句中“做游戏”由于缺少必要状语,所以形成了“他”做游戏给给孩子们看,
应该在“做游戏”前加上“和他在一起”)③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此为缺少中心语,“那种”和“不顾……生产”都是定语,缺少中心语。
应在“生产后”加上“的做法”)
⒉成分多余
有时,人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词汇而堆积词语,以至于把词语形式与意义的内容弄反,或淹没了意义表达,语言变得累赘生厌。
例如:①事情的成长和发展,远远出乎了他的预料,(主语多余,应把“成长”去掉“)②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就会被主题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此为谓语有多余成分,“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是承前省略主语的兼语短语作谓语,若把主语补出,即“读者使读者感到……”,显然“使读者”是多余成分应删。
)③全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
(宾语多余,去掉“的到来”)④作为妻子,当丈夫为了某种正常的事业而处于忘我的境界时,“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
(定语多余,“某种”,“正常的”删除)⑤据科学实验和观察,人可以几十天不进食,几天不喝水仍然可以生存,但几分钟没有空气则一命呜呼。
(状语多余“人可以……不进食……仍可生存”一段话中“可以”“可”作为状语出现了两次,意思重复,应删去“可以”或“仍可以生存”。
)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补语多余,“发生”就是出现,补语“出”、“来”多余。
)
(三)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包含:●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把状语错放在定语位置上
●状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把句中状语错放在句首状语位置上。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包括句子词序失调、句子成分次序失调、分局语序失调。
例如:①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应该是地球吸引苹果下坠,“它”跟“地球”应该位置互换。
)②针对于句子成分次序失调:Ⅰ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状语放到定语上,应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Ⅱ考古、历史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定语成分放到了状语位置上,应为“新出土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Ⅲ多项定语次序排列一般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示代词或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Ⅳ多想状语次序排列应为,介宾短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副词或介宾短语→表情态程度的副词③复句的个分句之间反映了一定的事理关系,若句序失调就会表达混乱,句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等关系,句序应有一定顺序: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者,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改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者。
轻重关系就体现出来了。
)
(四)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包含:
●两种说法混乱。
●前后牵连。
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就是句式杂糅。
①住了几天,三连的同志们发觉,这个村子为什么北山上采石叮叮当当,田地里却冷冷清清?(两种说法混乱)②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
(前后牵连)
对于检查语病,我们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感直觉检验。
2.主干成分检验。
3.枝叶成分检验。
4呼应成分检验。
5.排除检验。
6.类比检验
联系常见语病,结合语感,病句一定不会再是我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