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古诗两首

1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读出儿童诗的趣味来。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1.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这两首古诗,理解意思,了解作者。

2.学生积累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想象小娃采摘莲蓬的动作、神情。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就从古诗开始。

仔细看,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让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寻常百姓家。

2.再把这三句诗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结:是呀,读着这些诗句,仿佛2.是的,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童年是一首诗,纯净、甜美;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远、绵长……此时此刻你想到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快乐的情呢?(引导从三方面谈快乐:玩耍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助人的快乐……)二、了解作者,诵读古诗,读出古代儿童诗的童趣来。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情,那古代的儿童,他们的快乐表现在哪呢?今天我们走进《古诗两首》,感受一下他们快乐的童年。

(出示:《池上》《小儿垂钓》)2.这两首诗大家都预习了吧,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两位作者呢?(参考资料: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写的诗题材广泛、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王”、“诗魔“之称。

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时所建造的。

胡令能是唐代诗人。

小时侯家里很穷,但是他为人勤奋,学习勤奋。

其中,我们知道的有四首诗比较有名。

)3. 同学们对这两位诗人耳熟能详,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

4.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练读)5.(出示《池上》)《池上》正音:(1)个别读。

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

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3)对浮萍还有更多的了解吗?“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看,这就是浮萍。

(出示浮萍图片)6.(出示《小儿垂钓》)《小儿垂钓》正音:(1)个别读。

(2)讲解:“得”(根据现代汉语中的规则,应该读轻声de,但古汉语中没有轻声,只有平仄区别,因此这儿读第二声dé)“应”(yìng:应答)7. 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同时出示两首诗)(1)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池上》?预设一:(如果学生把“白莲”读破了,就相机链接“白莲”的图片)师相机介绍白莲:(出示莲蓬图片)这里的白莲就是指莲蓬,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老师小时候也采过莲蓬,吃过莲子。

既好吃又好玩。

预设二:学生读得很好。

点评:你读得真好!能做到声断气连,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副板书:声断气连)8.那谁来给大家读读《小儿垂钓》?(个别读,方法同上,提醒学生“声断气连”。

)9.女生读《池上》,男生读《小儿垂钓》点评:不错,这样就读出了诗的节奏来了。

三、品读《池上》(突破方法:读诗想象画面,相机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及小娃的特点和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1.同学们,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副板书:诗中有画)读着诗句,就如同置身美丽的图画之中。

我们先来细细品读《池上》这首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 情景创设:(出示多幅荷花图,幽雅的古筝曲轻柔地响起——老师轻轻地描述: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得格外娇艳……看——(课件定格在《池上》,师配乐朗诵诗句)3.小练笔:同学们,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请插上想象的翅膀,选择其中一幅画面美美地写下来。

(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静静地描写。

)4.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的小练笔。

预设1:(学生只说诗意)你已把诗中藏着的故事找出来了。

(诗句中的“藏”变色)* 相机解释:解(1)你刚才说的“不知道”指的是诗句中的哪个词?(2)那“解”是什么意思呢?(知道、懂得)(3)我们读过的《桂花雨》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这里的“解”也是什么意思?(4)是啊!咱们学习可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预设2:(学生描绘了荷塘美景)淡淡的荷香,迷人的荷花,碧绿的莲蓬,真的很诱人哪!难怪小娃要偷采白莲呢!(荷塘美景:a 盛夏,那些荷花在水面上娇艳地开放着,一阵微风吹过,清香扑鼻而来。

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是那样的迷人。

它们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开放,给人以纯洁雅致的感觉。

这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啊!b夏日炎炎,池塘里盛开着清香诱人的荷花。

娇滴滴的,这真是一个阳光快乐的早晨。

看,那边的绿色身影是个小孩儿,他禁不住荷花的清香,莲蓬的香甜,偷偷地采了好几朵荷花,然后撑着小艇快速离开。

他越划越远。

可是他不知道身后绿绿的浮萍一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c碧空如洗,艳阳高照,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预设3:(学生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后,水面原来平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长长的明显的水线)这就好像一幕活剧刚刚演完,但留给了我们无穷的韵味……5.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幅活的画向我们走来。

此时,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能说说理由吗?(从“偷”及“不解藏踪迹”两方面谈理由)★相机品读:偷(1)问学生:你觉得小娃可爱吗?有的同学喜欢小娃,有的不喜欢他,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偷”是不光彩的,人人都讨厌。

看来大家对这个“偷”字理解不同。

(2)老师摘录了“偷”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一个? (瞒着别人、悄悄地。

)(3)引导学生把小娃瞒着大人悄悄地采白莲的情景说得更具体更生动:小娃正瞒着大人,悄悄地采着白莲呢!瞧——(引导学生看图,请个别学生描述)(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扯下了一张大大的荷叶戴在头上,然后悄悄地采下一个又一个莲蓬。

他环顾四周,哈哈,空无一人,他开心得不禁手舞足蹈。

)点评:你的描绘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这个小主人公可爱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

(4)如学生说不具体,老师提示: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个别读一二句。

评:瞧,你读得是喜形于色啊;喜笑颜开;你在偷着乐呢;真是既高兴又紧张啊)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很快乐,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6.小结:被别人发现了,自己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呢!这孩子真是——(学生接:有趣、天真、调皮、可爱……这就是天真无邪,这就是童真童趣。

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后两句。

个别读,齐读。

7.猜诗人:(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猜,他是谁?(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这小孩好玩,可爱。

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

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8.悟情感:(1)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对童年的留恋。

)(2)(板书“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这份趣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齐读整首诗。

(配乐:古筝曲)四、品读《小儿垂钓》(突破方法:读诗分角色表演诗中隐藏的画面,同时体会“遥招手”的妙处。

)1.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刚才大家通过想象,用手中的笔再现了《池上》这幅画,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出示:配有注释、插图的《小儿垂钓》))细细品读《小儿垂钓》,展开想象,然后,同桌试着用表演,让这幅画活起来,好不好?(各自读诗以后,同桌互演)2.哪一组同学为大家来表演?3.(学生表演了一遍以后,老师采访那个“小儿”):请问,你不说话却摆摆手是什么意思?(生:我正在钓鱼,摇手表示我不知道,请他快走,不要影响我钓鱼。

)(另一组学生上台表演)师:请问,你先遥摇手,后来又向他招招手是什么意思?生:遥摇手是叫他不要吵,影响我钓鱼,我招招手是想让他走近一些,我可以轻声地告诉他。

4.同学们,你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我看到了一个专心致志学钓鱼的小孩子;我看到了一个很认真钓鱼、机警聪明又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肯热心帮助别人;)5.你们喜欢这个小儿吗?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诵读这首诗。

(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两首诗,进一步提炼中心。

1.(出示只有题目和图片的《池上》和《小儿垂钓》)《池上》和《小儿垂钓》分别向我们描绘了两个可爱的农家小儿,问问自己,你更喜欢哪个小儿?为什么?(《池上》里的小儿,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天真无邪。

他那样划船采莲,多么幸福的童年啊,可惜,我们现在学习压力太大了,我们做不到。

《小儿垂钓》里的小儿,他那么专心地做一件事,心地善良,我喜欢他。

)……2.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那个小儿,想把他们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吗?那就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个别背诵、齐背)六、趣读古诗。

1. 同学们,我们刚才用传统的方法朗诵古诗,其实,这些基调比较活泼的小诗还可以用多种方式诵读呢!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把读诗得有趣一些。

你们听——(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同桌讨论一下(一边跺脚一边读诗、一边拍桌子一边读、一边打响指一边读、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用最喜欢的拍手游戏,边玩边读诗呀……)3.个别学生和同桌合作展示自己新的诵读方法。

4.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更有趣了,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两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兴致勃勃地用跺脚、拍桌子、拍腿、两人拍手等形式诵读两首诗)5.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有趣吗?6.你喜欢的古诗不仅可以背诵,可以读得有趣味,还可以唱呢!大家听——(分别出示《小星星》和《铃儿响叮当》的伴奏曲)大家可以把诗填进去唱。

试试看!小结:同学们,学诗好玩吗?今天你开心吗?这也是我们童年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情啊!(与开头的谈话相呼应)七、诗画合一,拓展同类诗词:1.最后,让我们来诗画合一,在课文的插图中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这首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