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2.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主要的化学性质。
3.知道钠的保存,了解钠的用途。
【自学探究】
知识点1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钠的性质
1.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
⑴主要有、、、等。
⑵观察是一种、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⑶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⑷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某些特点将众多物质分类对其性质及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
⑸比较法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2.钠的性质
⑴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的金属;熔点为,比一般金属的熔点要低;钠的硬度,;密度比水的。
⑵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钠加热燃烧
实验现象钠切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a.熔成闪亮小球
b.燃烧,发出火焰c.生成固体
化学方程式
3.钠的制取、保存和用途
⑴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⑵保存
⑶用途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知识点2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3.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⑴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⑶用途:、能使某些物质退色,做漂白剂。
【思考探究】
1.结合课本第9页“观察·思考”栏目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取用一小块钠?简述操作过程。
从中你可以看出钠有什么性质?剩余钠应如何处理?
⑵新切开的钠是什么颜色?随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⑶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你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2.实验室中如何保存少量的金属钠?原因是什么?
3.钠能置换出水中的氢和盐酸中的氢,试探究哪个反应更剧烈?原因何在?
4.有人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单质铜。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5.请结合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思考如果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某同学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发现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又退去。
请你帮他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典例探究】
【典例1】一小块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表面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典例2】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
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
第二,_________。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基础训练】
1.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不仅能跟O2和H2O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
下的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该反应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者四氯化碳(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与钠不反应)中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实验后剩余的少量钠粒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D.钠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
4.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下列对有关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产生
C.只有沉淀产生
D.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产生
5.(双选)如图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
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
实验时将气
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红水退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
6.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空白:
⑴A的化学式_______,B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⑵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⑶写出A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为0.584g,放入9.436g
水中,当反应结束时,生成氢气0.02g。
⑴此金属钠中有多少克钠在与水反应前被氧化?
⑵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达标检测】
1.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以下对观察法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只是用眼看,不能借助仪器
B.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
C.观察过程要积极思考,及时处理信息
D.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g质量分数为2.92%的
盐酸中和。
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不能确定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不变
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数目增加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未变
5.(双选)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
C.FeCl3
D.饱和NaOH溶液
6.某学校研究小组欲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钠和金属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⑴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方面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将钠用小刀切割后放置在空气中一小会儿就发现钠块表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钠块在空气中放置足够长时间,钠将最终变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铜片则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⑵试设计其他实验比较钠、铜活动性强弱(试剂自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
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一会儿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属钠的变化现象为____________。
⑵U形管中溶液的颜色_____,说明有_____生成。
⑶铜丝的变化现象为______,说明有_____生成;若去掉后面的装置,简述检验气体的方法________。
⑷若a g钠与b mL水完全反应,则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⑸若在U形管中加入的不是水,而是Cu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