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OP小区处理思路

TOP小区处理思路

1、掉线率无线掉线率=(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UE Context建立成功总次数*100%TOP小区分析可通过OMC 920提取异常释放原因:□eNodeB发起的原因为UE LOST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eNodeB发起的原因为切换失败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eNodeB发起的原因为无线层问题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❶是否存在异常告警或传输闪断1)通过LST ALMAF查询站点实时告警,参考历史告警;2)通过DSP BRD 查询单板运行情况;❷通过提取两两小区切换,确定目标小区1)确定目标小区运行情况,是否基站故障或异常告警;2)检查邻区间参数设置是否正确;3)通过Mapinfo检查小区邻区配置是否合理,进行邻区合理性优化;4)检查基站是否周边站点缺少,如为孤站,可视为正常;❸检查S1链路是否配置正确现统计中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均为0,如统计出现释放次数,需进行针对排查;❹参数是否设置合理1)查询掉线类定时器设置是否正确;(T310、N311、N310、T311、T301)2)如掉线率突增,查询操作日志,确认是否有修改,导致小区异常;❺是否存在高干扰1)通过Mapinfo查看小区PCI复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模三冲突;2)检查小区时隙配比是否设置准确(DE:SA2\SSP7;F:SA2\SSP5);3)如每PRB上干扰噪声平均值>-110dBm,确认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同时可通过后台跟踪,确认干扰类型;小提示:判断干扰类型时,可跟踪后台干扰检测,如果RB0-RB99呈下坡图,则为杂散干扰,如果为陡升陡降则为互调干扰,如果为上坡图,则为阻塞干扰,如果干扰仅在RB40-RB80,则为广电干扰,请大家知悉。

❻是否存在高质差1)通过观察小区上下行丢包率是否正常,如丢包率偏高,基本断定小区存在质差;2)通过后台误码率跟踪,如BLER>10%,确定小区存在高误码;❼是否存在弱覆盖1)检查传输模式,是否为TM3,如长时间为TM2,确认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确定小区存在弱覆盖;2)对比64QAM和QPSK占比,如后者比例远大于前者,可确定小区覆盖异常;❽现场测试及后台跟踪1)安排前场人员现场测试,同时后台通过信令跟踪,配合查找问题原因;2)如果确认问题后,需第三方配合解决,转发相关人员处理,做好跟踪工作,直至问题闭环;2、接通成功率无线接通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RRC连接请求次数(不包括重发))*E-RAB建立成功总次数/E-RAB建立尝试总次数*100%1. TOP小区提取暂按以下方式操作(仅供参考,请根据网络实际情况自定义):①RRC请求次数大于50次②接通率小于98%。

③在一周之类重复出现2次以上的小区。

若前三种无法提取出TOP小区,可按RRC,ERAB建立失败次数,分开求和后降序排列筛选RRC 和ERAB建立失败的TOP小区。

2. TOP小区中RRC和ERAB建立失败次数原因值说明:①对小区RRC建立失败次数:□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7083;重点关注top资源是否足够,包括top用户数,传输、PRB等;□UE无应答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7084;关注质差、干扰、无线环境等;□小区发送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次数,指标ID:1526728269;关注传输问题、是否拥塞、干扰;□因为SRS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8485;重点关注SRS带宽、配置指示、配置方式、SRS ACK/NACK设置是否合理等;□因为PUCCH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8486;关注PUCCH信道相关参数设置是否合理,CQI RB数配置是否合理等;□流控导致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 消息丢弃次数,指标ID:1526728489;关注拥塞,业务流控相关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等;□流控导致的发送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次数,指标ID:1526728490;关注拥塞,业务流控相关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等;②对小区E-RAB建立失败次数:□因未收到UE响应而导致E-RAB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6717;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核心网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6;处理建议:需跟踪信令,排查核心网问题(EPC参数设置,TAC码设置的一致性,对用户开卡限制,硬件故障方面排查);□传输层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7;处理建议:需查询传输是否有故障,高误码,闪断,传输侧参数设置问题。

□无线层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8;处理建议: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无线资源不足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9;处理建议:排查TOP小区资源是否足够,是否故障引起,若存在资源不足问题,可考虑参数调整,流量均衡(小区选择,重选和切换类参数);2、结合现场调整天馈,流量均衡;3、热点区域,增补基站等;□安全模式配置失败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80;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❶筛选TOP小区RRC建立成功率TOP、E-RAB建立成功率TOP条件相同:建立成功率<98%,连接请求次数极少。

❷是否存在干扰1)通过Mapinfo查看小区PCI复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模三冲突;2)检查小区时隙配比是否设置准确(DE:SA2\SSP7;F:SA2\SSP5)3)如每PRB上干扰噪声平均值>-110dBm,确认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同时可通过后台跟踪,确认干扰类型;4)发送干扰组协助处理。

❸是否存在覆盖问题1)检查传输模式,是否为TM3,如长时间为TM2,确认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确定小区存在弱覆盖;2)对比64QAM和QPSK占比,如后者比例远大于前者,可确定小区覆盖异常;3)邻区告警、故障等导致TOP小区存在弱覆盖;4)天馈问题;5)无线环境差;6)基站规划、建设、施工问题;7)天线权值配置与现场天线参数不一致。

8)核查参考信号功率是否偏低(常规设置92,122,需结合现场设置);❹是否存在高质差1)通过观察小区上下行丢包率是否正常,如丢包率偏高,基本断定小区存在质差;2)通过后台误码率跟踪,如BLER>10%,确定小区存在高误码;❺是否存在资源不足1)参数调整,流量均衡;2)天馈调整,分担流量;3)热点区域,增补基站;❻是否终端、用户行为异常结合用户投诉情况,安排前场人员现场测试,同时后台通过信令跟踪,配合查找问题原因3、切换成功率(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 / (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TOP小区分析可通过OMC 920提取切换出失败原因:□核心网原因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次数□目标小区无响应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次数□目标小区回复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次数□源小区发送切换取消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次数□eNodeB间切换出取消次数4、重定向3G比例覆盖问题:解决覆盖,并覆盖边缘切换成功率;针对覆盖空洞建议新建站参数配置问题:参数优化TOP小区功率、重定向门限、PCI复用距离、4G到3G切换的迟滞和惩罚时间、邻区干扰: 排查干扰5、RRC重建比例覆盖问题:解决覆盖,并覆盖边缘切换成功率;针对覆盖空洞建议新建站上下行不平衡:解决深度覆盖和覆盖距离过远干扰: 排查干扰异常终端导致的异频切换失败:参数调整目前现网重建原因主要为切换失败类以及Other类。

切换失败类导致重建主要原因为:弱覆盖切换失败触发重建;邻区漏配、错配切换失败触发重建;切换过早、过晚切换失败触发重建。

Other类导致重建主要原因为:上行信号质量差,导致eNB未解析到包,UE不断重传导致重传到最大;下行信号质量差,导致UE未收到eNB的确认包,然后不断重传到最大。

根据重建原因,全网指标提升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邻区:全网邻区关系定期核查清理。

具体参考邻区核查专题;(2)覆盖:农村区域广覆盖、城市区域深度覆盖提升。

具体参考MR看网专题;质量:从点(CQT)、线(DT)的优化转向面(MR)的优化,提升全网覆盖质量。

目前现网重建原因主要为基于切换类以及其他类,优化思路如下:1、基于切换类导致重建主要原因为:弱覆盖切换失败触发重建,对于这类的失败,通常按照切换优化的思路进行。

主要手段有:1)邻区优化,避免邻区漏配、错配,同时对超远邻区进行覆盖控制,确保覆盖合理。

2)PCI优化,避免由于PCI混淆/冲突导致的切换失败。

3)切换参数优化,避免切换过早和切换过晚。

4)通过RF优化提高切换成功率。

5)隐形故障排查,若目标小区存在隐形故障,可能目标小区本身无法接入,也可能导致RRC 重建请求(原因值为系统内切换失败或系统间切换失败)2、其他类重建常见原因为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 Failure, RLF),通常RLF导致的RRC 重建主要原因包括:RLC达到重传最大次数、上/下行失步,随机接入失败。

根据重建原因,建议全网指标提升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切换:全网邻区关系清理和优化,切换参数优化。

(2)覆盖:农村区域广覆盖、城市区域深度覆盖提升。

3、高铁场景:对高铁场景的重建比例进行专项分析,在切换、重选、覆盖和接入参数上进行优化,降低其重建请求次数。

4、TOP小区处理:提取一周忙时重建次数大于3500(平均一天重建次数大于500),重建比例大于8%的小区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