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栽培技术优秀课件
➢ 飘香60:浓香型品种,菇体颜色黑褐色,适宜发菌温度18~ 27℃,菌丝粗壮,菇形紧凑,适宜低温出菇,出菇适宜温度20 ~25℃,菇片小3~5厘米,单株重2~3千克,转化率为90%, 适于对日本出口。
➢ 151品种:适宜袋料直接出菇栽培,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选用 。适宜发菌温度23~27℃,出菇温度18~22℃,当地秋季投料 ,早春出菇。单株朵形形如白菜,整齐一致,适宜切片加工干品 。
三、灰树花品种类型
从形态来看:浅灰色、灰褐色品系、深灰色品系
➢ 迁西一号:适宜仿野生(脱袋覆土)栽培,菇形大,单叶展可达 10~18厘米,最大单株曾重达49.3千克,因此也叫大株灰树花 。菇色因光照强弱和温度变化,常规条件下为浅灰色,适于内销 应用,出菇产量高,转化率110%以上,出菇适宜温度20~ 30℃。
2、水分与湿度
• 培养基含水量:一般为55%~63%,由于代料的种类不 同,其粗细度、软硬度不同,制作成培养基的吸水能力 有很大的差异。
• 空气相对湿度:菌丝培养期间,菇蕾形成期间:90%左 右;出菇生长期间:85% ~ 90%;在较低空气相对湿度 (70%左右)条件下,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 152品种: 其菇体朵型大而紧凑,产量高,折干率高,肉质柔 嫩。庆灰152出菇温度高,庆灰152与庆灰151交替栽培可延长 上市时间。
栽培季节 栽培模式
四、灰树花 栽培技术
栽培场地
栽培原料
栽培方法
1、灰树花栽培模式
❖ 小拱棚小畦栽培模式 ❖ 双棚大畦栽培模式 ❖ 日光温室栽培模式 ❖ 树下栽培模式 ❖ 长菌棒栽培模式 ❖ 工厂化栽培
3、通气
• 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菌丝生长阶 段需氧量比出菇阶段少,但不能缺氧,要经常通风,保 持空气新鲜,否则菌丝逐渐衰弱,缩短寿命,严重缺氧 时,菌丝生长受阻;
• 在不通风的菇房中,子实体成珊瑚状畸形,严重时菇体 停止生长。
4、光照 • 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强光,光照度为15~50
灰树花栽培技术优秀课件
主要内容
一、灰树花介绍 二、灰树花生物学特性 三、灰树花栽培品种
四、灰树花栽培技术 五、生产中存在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灰树花介绍
灰树花名称 灰树花野生分布 灰树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驯化栽培历史 栽培现状 目前主要生产基地
灰树花名称
拉丁名: Grifola frondosa(Dicks.:Fr.)S. F. Gra
小拱棚栽培模式
双棚大畦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内栽培模式
林下栽培模式
长菌棒栽培模式
勒克斯,光线过强抑制菌丝生长,完全黑暗菌 丝将生长过厚而形成“菌被”。 • 菇蕾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原基形成及子实 体发育则需要比较强的散射光,光照度为 200~500勒克斯; • 子实体生长:散射光越强,菌盖颜色越深,香 味越浓,品质越好,反之,则颜色浅,品质差。 光照严重不足,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出现畸形。 5、pH值 • pH 4.0~7.5范围均能生长,最适pH 5.5~6.5, 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灰树花的生长发育。
➢ 小黑汀(高糖肽品种):采集于迁西县小黑汀村,菇形小,菇片 适中5~6厘米,菇色浅黑,风味浓,品质好,糖肽含量高,适于 多种料栽培,发菌广温型,适宜15~25℃,出菇适宜18~25℃ ,转化率为120%,糖肽含量2.51%,比其它品种高20%以上 ,适宜反季节栽培,2008年4月,已经过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
➢ 温度 ➢ 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 ➢ 光照 ➢ 通风 ➢ pH值
1、温度
菌丝生长: 菌丝在5~32℃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温度20℃~
25℃,温度超过28℃时,菌丝生长速度减慢,长势变弱。 在35℃以上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发育
变温发育,恒温生长,但不同菌株之间略有差异。 原基分化温度为18~22℃。低于10℃的低温刺激 有利于出菇。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温度18~23℃。
驯化栽培及产量情况
1970年,日本最早人工栽培灰树花,1981年成为一种
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产量达。 1991年,迁西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栗蘑人工驯化栽培。 1992年,灰树花实现规划化栽培,产量突破1万吨。 2012年全国灰树花总产量达1.5万吨,2013年2万吨。 主要生产基地:河北迁西及其周边地区、浙江庆元、北京
昌平和密云等地。
灰树花市场前景
口味独特: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 药用价值高,特别是提高免疫力作用和抗癌
功效明显。 外观:朵大如花,令人喜爱 耐贮性较好,货架期较长 市场价位较高,当前价格??? 加工潜力: 即食品、佐餐食品、保健营
养品、调味品等方面潜力大。
二、灰树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灰树花食、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口感:脆嫩可口,香味浓郁
营养价值
• 灰树花碳水化合物47.5%,蛋白质含量高达24.6%,脂 肪2.4 %,含有18种氨基酸。灰树花多糖提取率4%5%,其多糖结构多为带有β-1,6侧链的β-1,3 -葡聚糖。
• 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
药用价值
大量的药理功效做深入研究后,发现灰树花多糖在降低血糖、 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炎抗HIV病毒、及其在对免疫系统的功 能改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千佛菌、莲花菇
灰树花的野生分布和生态习性
世界上:分布布在亚热带至温带森林中,亚 州、北美和欧州均有分布。
我国河北、吉林、广西、四川等地 生态习性
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 夏秋季发生于栎树、板栗、栲树、青冈栎等 壳斗科树种及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 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成了灰树花的主要营 养源。
隶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g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 (Holobasidiomyceidae),非褶菌目(Aphyllophrales),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树花菌属(Grifola)。
英文名: Maitake mushroom 日本名:舞茸(Maitake) 中文学名:灰树花 中文别名:栗子蘑、栗蘑、板栗蘑、贝叶多孔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