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精题训练之--内分泌系统疾病习题及解析

内科学精题训练之--内分泌系统疾病习题及解析

内分泌系统疾病习题 (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糖尿病足2.继发性治疗失效3.胰岛素抗药性4.胰岛素强化治疗5.无功能垂体瘤6.垂体卒中7.亚临床甲亢二、填空题1. 根据病因,糖尿病可以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大血管病变主要侵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眼底改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期。

4.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每日总热量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决定的。

5. 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激素需要和受体结合方可发挥生物学效应。

激素受体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 肾脏产生的激素类活性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 体内存在的激素调节轴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按照遗传特点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完整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

14. 根据化学特性,激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15. 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 垂体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等,后者储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

17. 垂体危象可分为___________ 型、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型,有时混合出现。

18.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用激素替代治疗时,最先补充___________激素,随后按照需要补充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激素。

19.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泌不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仅有___________的不足。

20. 骨质疏松症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前者又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型。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多为___________转换型绝经后骨质疏松。

22. 骨质疏松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导致__________易于___________的一种骨代谢疾病。

23. 非浸润性突眼表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4. 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 放射性131I甲状腺摄取率正常值为吸碘高峰一般在___________h,最高不超过___________%。

26.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宜用___________药物。

27. 抗甲状腺药物改用维持量后一般还需治疗___________(时间)。

三、判断题1.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选药物是注射普通胰岛素。

()2.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

()3. 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好。

()4. 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

()5. 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控制饮食、酌情选用运动疗法或降血糖药物,防止各种并发症。

()6. 初次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过敏性休克。

()7. 病程在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症作为首要死亡原因的是糖尿病肾病。

()8. 糖尿病目前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

()9. 肢体麻木、感觉过敏属于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

()10. 胰岛素有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

()11. 妊娠时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

()12. 神经、免疫和内分泌三个系统之间可通过相同的肽类激素和共同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

()13. 内分泌激素动态试验主要包括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前者可用于估计激素的贮备功能,后者用于观察正常反馈调节是否消失及是否有自主分泌。

()14.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大部分为血钠、血钾降低。

()15.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所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皮肤表现为色素沉着。

()16. 病史和体检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基本依据。

()17. 骨质疏松的确诊依赖于X线照片检查或BMD测定。

()18. 长期卧床、活动少易于发生骨质疏松。

()19. 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均可诱发骨质疏松。

()20. 甲亢患者的神经系统常有腱反射时间延长的表现。

()21. 在甲亢患者的心律紊乱中较为常见的是早搏。

()22. 甲亢伴恶性突眼可以行131I治疗。

()23.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过氧化物酶,使无机碘不能氧化成活性碘。

()24. 甲亢心血管系统表现常有脉压差减小。

()25.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肿大程度与病情轻重一致。

()26. 甲亢突眼程度与甲亢程度呈正相关。

()27. 淡漠性甲亢患者心率不快,可发生心衰。

()28. 用他巴唑治疗甲亢病人发生轻度皮疹时应当加用抗过敏药物,继续用药观察。

()四、选择题(A型题)1.关于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B、主要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C、遗传易感性是其主要发病因素D、自身免疫反应起主要作用E、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A、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B、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D、胰岛B细胞遗传性缺陷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3. 1型糖尿病的两种亚型是:()A、免疫介导和特发性B、MODY1和MODY2C、MODY和线粒体DNAD、IGT和IFGE、MODY和GDM4. IFG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5. IGT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6.病因学将糖尿病分成的四大类型是:()A、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GDMB、自身免疫,特发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C、正常葡萄糖耐量,IGT,IFG,糖尿病D、正常血糖,IGT,IFG,妊娠糖尿病E、1型,2型,IGT,IFG7.胰岛素抵抗是指:()A、机体对胰岛素超常反应B、机体对胰岛素超常敏感C、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高D、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E、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8.胰岛素分泌缺陷表现为胰岛素的:()A、早期时相缺如或减弱,第二时相高峰延迟B、早期时相增高,第二时相缺如或减弱C、早期时相和第二时相缺如或减弱D、生理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E、需要量增加9.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是:()A、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B、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减低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D、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减低E、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增高10.引起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是:()A、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B、胰岛素生物活性或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C、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降低D、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E、葡萄糖耐量降低11.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的论述,错误的是:()A、可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B、可表现为餐后反应性低血糖C、餐后2 h血糖≥11.1 mmol/LD、餐后血糖增高的同时空腹血糖也增高E、尿糖检查可出现阴性1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A、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B、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基底膜增厚C、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渗出性病变D、单纯性病变、增殖性病变E、血流动力学改变13.微量白蛋白尿期是指尿白蛋白排泄率在:()A、20~300 μg/min(30~600 mg/24 h)B、30~200 μg/min(60~300 mg/24 h)C、>200 μg/min(>300 mg/24 h)D、>300 μg/min(>30 mg/24 h)E、20~200 μg/min(30~300 mg/24 h)14.病程>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C、脑血管意外D、糖尿病肾病肾衰竭E、心血管事件15.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A、脑血管意外B、白内障C、视网膜病变D、青光眼E、虹膜睫状体病变16.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A、周围神经病变B、颅神经病变C、植物神经病变D、中枢神经病变E、脊髓病变1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值:()A、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0 mmol/L或OGTT中2 h≥11.1 mmol/LB、随机≥7.8 mmol/L或空腹≥7.0 mmol/LC、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8 mmol/LD、随机≥6.1 mmol/L或空腹≥7.0 mmol/LE、随机≥6.1 mmol/L或空腹≥7.8 mmol/L18. IGT的2 h血浆葡萄糖值为:()A、7.0~11.1 mmol/LB、6.1~11.1 mmol/LC、6.1~7.0 mmol/LD、6.1~7.8 mmol/LE、7.8~11.1 mmol/L19.糖尿病“理想”控制的目标血浆葡萄糖值(mmol/L)空腹非空腹分别为:()A、4.4~6.1 4.4~8.0B、6.0~7.0 8.0~10.0C、4.0~8.0 7.0~10.0D、4.4~6.2 6.2~8.0E、6.0~8.0 8.0~10.020. GHBA1测定的临床意义为反映糖尿病患者:()A、近半年内血糖总的水平B、近5个月内血糖总的水平C、近16周内血糖总的水平D、近8~12周内血糖总的水平E、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21.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为反映糖尿病患者:()A、近半年内血糖总的水平B、近3个月内血糖总的水平C、近16周内血糖总的水平D、近4~12周内血糖总的水平E、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22.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A、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C、胰岛素治疗D、胰腺移植E、胰岛细胞移植23.糖尿病饮食治疗中三大营养素(依次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占饮食总热量百分比分别为:()A、30%~40% 50% <20%B、40%~50% 50% 10%C、50%~60% <15% 30%D、20%~30% 60% 20%E、<15% 60% 30%24.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不适宜用于:()A、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治疗未达控制目标B、2型糖尿病患者已用胰岛素<30 U/dC、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抗药D、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E、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25. Somogyi现象是指:()A、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B、清晨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C、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D、黎明现象E、胰岛素抗药性26.女,45岁,身高1.56m,体重80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