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全国卓越联盟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二十一)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卓越联盟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二十一)历史试卷

2020届全国卓越联盟新高考押题模拟考试(二十一)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

这一举措( )A. 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B. 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C. 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D. 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

”可知。

西周的礼制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及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故B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还是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都有明确的规定,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其他方面,故A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的说法不准确,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丧礼中的赐谥,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方面,D错误。

2.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

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 强调天人合一B. 倡导大一统观C. 劝君主行仁政D. 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体现了统一思想,其原因主要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并且蕴含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天人合一、劝君主行仁政和宣扬君权神授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3.宋真宗外戚刘美不但将女儿嫁给开封茶商马季良,而且其子娶了“来自裨贩”的嘉州土豪王蒙正之女另外,宋代的达官显贵如韩琦、王安石等人的女婿大多是富家子弟。

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商勾结加剧了统治黑暗B.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人们价值取向C. 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 国家的“抑商”政策遭遇严重挫折【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宋真宗外戚刘美不但将女儿嫁给开封茶商马季良,而且其子娶了“来自裨贩”的嘉州土豪王蒙正之女另外,宋代的达官显贵如韩琦、王安石等人的女婿大多是富家子弟。

”可知,无论是宋真宗的外戚还是许多达官显贵多与联姻,这反映了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官商勾结加剧了统治黑暗,A错误;材料只是体现无论是宋真宗的外戚还是许多达官显贵多与联姻,没有涉及女性的社会地位,C错误;材料体现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说明宋代抑商政策的松动,而不是“抑商”政策遭遇严重挫折,D错误。

4.明初朱元璋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

”这一制度( )A. 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B. 减少了官民间的冲突C. 消除了尖锐的社会矛盾D. 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

”可知,明初朱元璋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民间的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才允许到官府解决,这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A 正确;材料涉及的民间百姓的事情,不是官民间的冲突,B错误;材料这是涉及民间百姓的事情的解决方式,不能消除尖锐的社会矛盾,C错误;D与材料无关。

5.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

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

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B.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 社会秩序的稳定便利政府征税【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

”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上升,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近代工业的发展,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C正确;据所学可知,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关税主权逐渐丧失,A错误;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据所学可知,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故社会秩序的稳定说法错误,D错误。

6.下面为1908年《安徽白话报》第四期刊登的反帝宣传画—《铜官山之险象》。

画中一个洋人同六个中国人在争夺铜官(安徽铜陵境内一地名,盛产铜矿),洋人抱着铜官的头说“你们可知兵轮利害”,而中国人抓住铜官的脚说“你可知道公理利害、你可知道民气更利害”。

该漫画说明( )A. 公理战胜强权成为现实B. 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C. 中国遭受列强的瓜分D. 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画中一个洋人同六个中国人在争夺铜官(安徽铜陵境内一地名,盛产铜矿),洋人抱着铜官的头说‘你们可知兵轮利害’,而中国人抓住铜官的脚说‘你可知道公理利害、你可知道民气更利害’”可知,画中洋人用兵轮利害威胁中国人,而中国人强调公理、民气的利害,这反映了我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B 正确;据材料中的对话不能反映公理战胜强权成为现实,A 错误;据材料中的对话不能反映中国遭受列强的瓜分,C 错误;D 与材料无关。

7.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制订了《改造联合约章》,其第一条就是“本联合结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实行社会改造”。

这表明当时( )A.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B.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C.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D.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各团体之大联合’”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种“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 正确;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是辛亥革命后,A 与材料不符;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B 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其局限于知识分子,故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说法错误,C 错误。

8.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这可以佐证该时期A. 工业化战略助推了经济的稳步增长B.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C.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D. 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 【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要求,故A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有工业基础,而是强调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B 错误;据所学可知,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故C 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主义改造本身就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之一,D不准确。

【点睛】1953---1957年我国实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9.公元前5世纪晚期,雅典的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法律由立法委员会通过;法律是永久性的固定规则,而法令则是针对具体情况且有一定时限的措施,陪审法庭通过违法法律诉讼可否决立法委员会颁布的法律,通过违法法令诉讼可取消公民大会的法令。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注重对民主的监督B. 司法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C. 存在权力交叉现象D. 陪审法庭获得部分立法权【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5世纪晚期的雅典,“陪审法庭通过违法法律诉讼可否决立法委员会颁布的法律,通过违法法令诉讼可取消公民大会的法令”。

材料信息反映出雅典陪审法庭对立法具有监督制约作用,即注重对民主的监督,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司法权对立法权的监督,不能体现出司法权高于立法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立法、司法权力交叉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陪审法庭没有立法权,故D项错误。

10.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曾指出:“(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

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

”与该流派文学风格一致的作家是( )A. 莎士比亚B. 雨果C. 巴尔扎克D. 马尔克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

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

”可知,材料强调的(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 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这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即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B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A错误;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C错误;马尔克斯是后现代主义代表,D错误。

11.1921年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收归国有,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被允许进行活动,为了利润,他们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导致外国影片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