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高效沟通 及礼仪(学员)

教师高效沟通 及礼仪(学员)

教师高效沟通及礼仪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1.教师的内部沟通与学生的高效沟通同事相处之道2.教师的外部沟通家长合作关系3.社交礼仪主题价值:教师掌握高效沟通的原则、技巧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懂得更多的社交规则和基本礼仪,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更好与家长、与社会合作,提升工作能力,做一个优秀、优雅的教师。

上集教师的内部沟通与学生的高效沟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优化,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是一种奢谈。

一、师生关系的演变与沟通模式的调整(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及沟通模式:1.“教诲式”或“教导式”:2.规范式:这种话语模式的关键词是“应该”“你们应该如此”。

3.命令式:常用的关键词是“必须”“要”“你们必须如此”4.惩罚式:这种模式既不讲情,也不讲理,而是赤裸裸的权力再现,通常以祈使句或“不……就……”“……否则……”的句式表达。

(二)新型师生关系与平等、双向的沟通模式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

二、如何实现与学生的高效沟通要实现有效的沟通,需具备以下条件:1、沟通的参与者具有平等的人格,有自由沟通的平等机会。

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

反思:你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吗?你怎么这么“没皮没脸”、“没羞没臊”?脑袋里进水了吧?一点记性也没有!某某就像个老鼠屎,走哪儿哪儿臭。

你想什么呢?榆木脑袋!你缺根弦呀,你缺心少肺呀,长脑子干什么的,回家查查,看是不是弱智。

不学就回家,玩儿个够吧!瞧你这样你爹妈也好不到哪儿去。

看你写的什么字,像鸡扒拉似的。

大家都别理他2、同理心与换位思考,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思考:一个学生在考试失败后,心情非常沮丧,希望老师给予安慰。

这时,你会怎样回应这位学生呢?3、沟通的参与者均愿意倾吐自我,并且尊重接纳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

思考:怎样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如“早恋”“网瘾”“违规”,可以应用什么原则?三、教师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一)仔细倾听在倾听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态度:愿意花时间,并愿意倾听学生对你的诉说。

心甘情愿地去帮助学生。

做好准备去接纳学生的感情。

把学生看成是有足够能力去理解自身问题的人。

(二)表达的技巧1、不仅要表达社会一般的道德标准和风俗习惯以及自己作为教师角色的规范,而且要同时表达自己作为“人”的真实的感受。

互动:老师要准备上一节公开课,此时正在教室里巡视,要学生坐好。

—个学生对他说:“你是不是怕今天早上校长会来看我们?”如果你是这名老师,你会怎么说?2、用表达“我信息”代替“你信息”“我信息”指说者自己的感受,“你信息”则是说者对对方的一种认识、评价或判断。

当学生有令教师不满意的行为时,教师直接批评、指责学生,如“你很笨”、“你很懒”等,就是提供“你信息”。

互动:请比较以下两组表达:(1)A:“你这个捣蛋鬼,对班级不负责任,损害班级荣誉。

”B:“对你那些影响班级荣誉的行为,我感到痛心。

”(2)A:“你是给老师做作业的吗?”B:“你不跟我商量就不做作业,我可不高兴。

”(3)A:“你们从来不帮助老师。

”B:“我给你们讲课,却听不到你们的意见,我觉得很难受。

”.(4)A:“今天你能屈尊来上课,鄙人深感荣幸。

”B:“这个学期你好多天没有来上课,我很担心。

”(5)A:“你真棒。

”B:“你功课进步得那么快,我真是高兴。

(6)A:“你真可怜。

”B:“你对我们的课堂活动缺乏参与意识,这使我很不安。

”(7)A:“你太霸道了。

”B:“我可不喜欢你欺负小同学。

”“我向信息”比“你向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

它有这样一些沟通效应:◆具有促使学生愿意改变自己行为的高度可能性。

◆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

◆不损害师生关系。

“在“我向信息”中,应当具备三个要素:主格人称代词——我,教师的自我感受以及学生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

(三)提问的技巧1、多用“什么”“怎么样”,少用“为什么”在提问中,常用的疑问词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思考:一个学生迟到了,你应该怎么问?2、把提问句改为陈述句演练:一个学生上课总是随意说话,如果你是老师,会怎么做?角色扮演1:老师:“进来,坐下。

我想跟你谈谈昨天在林老师课堂上发生的事情。

”学生:“好的,老师。

”老师:“林老师告诉我你的行为不够好。

”学生:“是的,老师。

”老师:“在课堂上你跟别人聊了有半节课的时间,不但没有做功课,而且还干扰了周围的同学?”学生:“是的,老师。

”老师:“那么,你说你该怎么办?”学生:“我不知道。

”老师:“你为什么聊天?”学生:“我不知道。

”老师:“想一想。

好吧,你为什么不做功课?”学生:“我不会做,老师。

”老师:“你为什么不会做?”学生:“太难了,老师。

”老师:“为什么太难?”学生:“我不知道,老师。

”老师:“你知道的,如果你不懂,你就应该问老师。

”学生:“是的,老师。

”老师:“那么,你为什么没问老师呢?”……角色扮演2:班主任:“姚刚,进来。

请坐下,我想同你谈谈。

因为我听到一些关于你的事情,特别是林老师和我讲的一些情况,我很担心。

”学生:“好的,老师。

”班主任:“林老师告诉我,昨天你在他的课堂上表现不好。

”学生:“我只是在课堂上说话。

”班主任:“你能告诉我事情的具体经过吗?”学生:“好的。

当他进来时,我正同我的好友说着话。

这时,老师只告诫我别说话了,但他却并没有制止我的好友。

”班主任:“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平时林老师对我就很挑剔,他使我心烦。

”班主任:“好。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学生:“我坐好了,我发现我没有带书。

”班主任:“你将此事告诉林老师了吗?”学生:“没有,那样他的火气会更大。

”班主任:“那你怎么做的?”学生:“什么也没做,我就坐在那儿。

”班主任:“就坐在哪儿?”学生:“我说了一会儿话。

这时,坐在我后面的那个家伙踢我的书包,于是,我转身警告他。

后面的事情你知道了,林老师责骂了我,之后让我离开教室。

”班主任:“好的,姚刚,让我们再回忆一下。

我可以告诉你,林老师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老挑剔你。

他今天告诉我,他认为你是一个很聪明的、有很大潜力的人,他担心你跟不上功课。

他说你经常忘记带书,是这样吗?”学生:“是的,老师,我想是这样。

”班主任:“那么,我们能不能采取一点办法来补救呢?”学生:“有什么办法呢?”班主任:“我们可以为你制定一个时间表,你必须严格执行并告诉我每天的结果。

你说这样做会有帮助吗?”学生:“会的,老师。

”班主任:“你认为功课拉得多吗?”学生:“是的,老师,上周我没来上课。

只要拉掉一点就很难赶上。

”班主任:“好,我告诉你怎么做。

我让林老师来看看你所拉下的功课,我知道他很想让你赶上。

当你迎头赶上时,你就不会再有什么被挑剔的问题了。

”学生:“是的,老师。

谢谢老师!”班主任:“你跟林老师说完后赶紧回来,我们一块儿制订一个时间表。

”学生:(微笑着)“好的,谢谢老师!”(四)适当的赞扬有效的赞扬具有如下的特点:情景性具体性可信性多样性有效赞扬的指导原则有效的赞扬1、及时而具体2、指向具体的突出长处3、体现出真诚性、多样性、可信性,针对的是值得注意的学生成就4、对达到具体指标的(包括努力指标)成就才给予奖励5、向学生提供其能力和成绩价值的信息6、引导学生赏识自己完成任务的行为并思索如何解决问题7、拿学生过去的成绩作为解释现在成绩的依据8、看重学生在完成艰巨任务时付出的努力或取得的成功9、将成功归功于学生的努力和能力,暗示将来还会有类似的成功10、促进学生的内源归因观(学生认为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是因为自己喜欢学习或想发展完成任务的技能)11、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完成任务的行为上12、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对完成任务的行为进行欣赏和合理的归因无效的赞扬1、随意而笼统2、指向而一般的积极行为3、表现出乏味的划一行,针对的是不值得过分注意的条件反应4、只要参与就给予奖励,而不考虑参与过程和结果5、不向学生提供任何信息或只提供有关其地位的信息6、引导学生拿自己与其他学生比较并思考如何竞争7、将同学的成绩作为解释学生现在成绩的依据8、不考虑学生付出的努力或成功的意义9、将成功仅仅归功于学生的能力或外在因素如运气、任务简单等10、促使学生的外源归因观(学生认为自己努力学习是因为某些外在因素,如取悦教师,或赢得一场比赛或一个奖赏)11、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教师身上,把教师看成是支配自己的外在权威人物12、插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分散了对完成任务行为的注意(五)慎重处罚教师在处罚学生时,一定要进行诊断性思考。

诊断性思考包括了第一预感、搜集事实、隐藏因素(指诸如发生事件的学生背景资料,对学生心理、道德发展的了解,或对先前导火线的了解等)、具体行动(应当思考当纠正行为的命令下达后学生会有什么可能反应?纠正之后对未来的行为有何影响并考虑替代的行为方式,协助学生选择更好的行为方式,并给学生时间去证实自己能否做到)及保持弹性。

四、教师常见的沟通障碍1、唠叨2、强迫癖3、角色固化同事相处之道(一))现代社会两条重要的交际法则:黄金法则: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自我中心说)白金法则:别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你在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就要那样对待他(以对方为中心)学一手:真诚的尊重经常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尽量赞美而不要批评别人;如果批评也先从赞扬开始,批评不要伤害别人自尊心,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

学一手:说话讲态度,魔法之词挂嘴边谢谢、您好、请—超强魔力之词。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放在句子开头,让人感到很柔和。

对不起、抱歉—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

界域示例:人际距离与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简单关系原则”有距离才会有原则,有距离才能客观处事。

(二)与同事相处之道➢尊重同仁,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保持办公室内的肃静。

➢积极参加办公室卫生清洁工作,自己的东西不乱放,保持整洁。

➢有方便时先照顾别人。

(三)办公室里最不受欢迎的行为A.拒绝帮助同事B.在办公室比在家里还懒C.热衷于探听家事D.只“进”不“出”E.越级“控诉”(喜欢打小报告)F.有好事儿不通报G.进出不互相告知H.常和一人“咬耳朵”下集教师的外部沟通及社交礼仪与家长的合作关系(一)与学生家长交往的黄金原则:1.对家长的态度要永远真诚。

2.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力理解家长。

(二)与家长成功交往的技巧(1)称呼得体:记住家长姓名,并根据年龄、身份、职务等确定一个合适的称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