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
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中学杨丽萍
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给自己画个‘像’”活动,学习科学分析自我的方法。

一方面明确自我认识的表现,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分析自我评价各方面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分布,从而更客观地形成自我整体形象。

结合活动,学习、领悟“心灵导航”阐述的问题,从理性的层面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且能学以致用,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4. 教学重点:如何认识自我。

5.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一)兴趣导入:
师:《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寒号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

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

寒号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师: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现偏差,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那么怎
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出示课题《认识自己》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展示4--8课件

展示课件9-11课件,介绍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我是谁?
:认识自己,为自己画个像。

(让学生选择20个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词填在课本的空白处。

学生还可以选择其他符合自己特征的词汇来描述自己。

学生完成。


师:每一个正常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意识到当时所处的情境,体验着当时的情感,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扮演适合自己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并且保持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举止。

这是成长中的一个必然过程,表明我们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呢?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
1、生理自我的认识——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

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个短发女孩等;
2、心理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

如我是个胆小的人,我爱好文学等
3、社会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如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等。

结合“为自己画个像”中选择的20个词汇和教材的提示,同学们统计一下,属于“生理自我”、“心
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各占多少项。

并算出百分比,以“切蛋糕”的形式画出。

然后和别人的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展示课件
基本结论一:(板书)一、怎样观察和认识自己?
1、(生理自我)自己的外表和体质状况;
2、(心理自我)自己的精神世界;
3、(社会自我)自己的社会地位。

活动二:同桌眼中的我
活动三:朋友眼中的我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和最突出的弱点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性格,你会怎样描述?在纸上写下来,同时也写出你心目中同组其他同学的优缺点,以及性格概述。

小组长搜集归类,看看你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否相同。

(他评的范围可扩展到老师和家人,利用课后的时间学生自己调查。


师:如果自评和他评有较大出入者,说明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应该努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借助他人来反观自己,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社会。

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选择相应的目标为之奋斗。

活动四:猜一猜
活动五:想一想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基本结论二:(板书)二、认识自己的途径:自评,与他人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三、全面认识自己: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

活动六:练一练展示26-32课件
(三)归纳小结教师寄语(展示33-44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相信今后同学们能更加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我评价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分布,做到实事求是,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四)课后作业:
根据书本第三段的要求,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

并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记录下来,题目自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