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们在本次课的设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
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体验运动的快乐,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内容是熟悉篮球球性、原地运球。
由于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
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更好地学习其他技战术的基础。
所以在本次课上我们注意动作学习由易到难,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篮球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景泰四中八年级一班。
因对所授班级的情况不了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本课的联系以熟悉篮球球性和原地运球为主。
做到从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篮球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培养学
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80%学生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并掌握
球性。
通过联系,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即下肢的力量和身
体的灵敏协调。
3、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地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
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
4、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介绍美国著名球星迈克尔·乔丹,使学生坚定自己
的梦想,培养勇敢、机智、自信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
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球时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按压球,柔和用力。
难点:控制球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趣味教学法:将熟悉球性在《大家一起来》音乐的伴奏下以球操的形
式展现出来,以此起到热身和熟悉球性的双重作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先让学生主动尝试原地运
球,教师以犯典型错误学生为例,给予改正,从而引导
学生得到正确的动作知识。
3、表扬激励法:教学中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学评价以表扬为主,在课
的技术部分,也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4、师生互动法: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活
动,给予指导与帮助。
同时,由于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
可以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解决,能够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5、因材施教法: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对于个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
应加强关注,进行单独指导。
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
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她们的才智,强化对动作的印象。
七、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用手掌拍击球:主要原因是运球手型和最后对球加力部位不对,缺少迎、
送球动作。
纠正方法:强调运球手法、徒手做模仿练习,反复练习手、臂迎送动作。
2、控制不住球:主要原因是按拍球的部位、手指手腕动作和用力不对,以及
球的落点不适当等造成。
纠正方法:讲解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正确示范、反复进行按拍球的动作练习。
3、低头运球:主要原因是上体过于前倾,不能保持基本姿势;手对球的控球
能力差。
纠正方法:采用让学生目视教师手势进行运球。
八、场地器材:
1块篮球场地、篮球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