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2、生理特性
黑胫病菌为半水生,喜欢高湿高温的兼 性寄生菌,这是起发生在热带0℃。光线对其有 抑制萌发作用。
三、症状
烟草黑胫病多发生于成株期,少数苗 床期发生。幼苗染病,茎基部出现污黑色 病斑,或从底叶发病沿叶柄蔓延至幼茎, 引致幼苗猝倒。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白色菌 丝,幼苗成片死亡。茎秆染病,茎基部初 呈水渍状黑斑,后向上下及髓部扩展,绕 茎一周时,植株萎蔫死亡。纵剖病茎,可 见髓部黑褐色坏死并干缩呈“笋节”状, “节”间长满白色絮状菌丝。叶片染病, 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扩大为中央黄 褐色坏死、边缘不清晰隐约有轮纹呈“膏 药”状黑斑。潮湿条件表面也生白色绒毛 状物。
Q1、如何区别烟草黑胫病与根黑腐病?
一、症状不同 1.烟草黑胫病主要在移裁后发病。成株期发病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黑斑,病株叶片发黄、调萎。纵剖病茎 可见髓部呈黑褐色,干缩成“笋节”状,其间长有棉絮状菌丝体。 2.烟草根黑腐病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症状主要发生于烟株根系上,使根呈特异性的黑色腐烂。病菌 从根茎部侵入,染病侧根的根尖变黑,病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色黄褐,将发病较重的植株拔起后, 可见整株根系变黑褐、坏死。 二、病原不同 1.烟草黑胫病病原是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型。孢囊梗与菌丝相似,无色、从气孔伸出,顶生或侧生孢子囊, 孢子囊呈梨形或棚圆形,白色至灰白色,顶端有一乳头状突起。 2.烟草根黑腐病病原是基生根串株霉菌。菌丝初为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具分啊,病菌产生两型孢子, 即外生厚恒孢子和内生分生孢子。 三、防治方法不同 1.烟草黑胫病在云南烟区较为常见,是烤烟生产重点防治病害。可采用轮作、选用抗性品种和药物控制。 当田间发病率达1%时,用50%烯酰吗啉1:1000 倍液或 58%甲霜·锰锌1:500倍液喷淋烟株茎基部,或每株 灌药液100~200毫升,每隔7~10天1次,共进行2~3次。 2.烟草根黑腐病在云南烟区较为少见,是零星病害。该病在烤烟生产中较少进行防控,如个别田块发病, 可在发病初期,浇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灌药液 100~200毫升。
✓ 侵入: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寄主。移栽带病的烟苗、施用带菌粪 肥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 再侵染: 受初侵染发病的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经风、 雨传播后进行多次再侵染。
Q3、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如何防治?
发病规律:以团棵至旺长前后发病普遍,盛发期在现蕾阶段。病菌在病株残体和 上壤肥料中越冬,可在土壤、堆肥和病残体上存活2-3年,通过流水人事活动进 行传播。病菌多集中在0~5cm土层中活动,主要危害土表及上面以下5cm深的 茎基部。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最适温度为24-32摄氏度在适宜温度条件 下,雨后相对湿度达80%以上保持3-5天,即可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因此,凡雨 季来得早、降雨量大、连作烟田、地势低洼、上壤粘重的地块有利于发病。
⑤腰烂:烟株中部叶片发病后,病斑可通过主脉、叶基蔓延到 茎部,造成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俗称“腰烂”。茎部病斑上 的叶片萎蔫。
四、侵染循环
✓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粪 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 传播: 残留在地表的病组织、堆放的烟草桔杆或病田土中的厚垣 孢子借雨水和灌溉水进行传播
(2)与禾本科作物及甘薯轮作3年以上或水旱轮作。
(3)推广高垄栽培育苗,垄高30-40cm。适时早栽避开雨 季。及时中耕除草、注意排灌结合,降低田间湿度。
(4)及时拔除病茎、病叶烧掉或深埋。
(5)药剂防治。苗床在移栽前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移栽后1个月内,零星发病时, 用高科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喷雾叶面或去掉喷头喷淋 茎基。或在移栽时,每亩用95%敌克松100~200克拌细 土5千克,将药土撒施于烟株茎基周围,并用土封实。 移栽后或培土前可喷58%甲霜灵锰锌、95%敌克松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此外,乙磷铝、杀毒矾等新型高科药剂 对黑胫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①选栽抗病品种;选种无病壮苗;实行水旱轮作;适时早栽,使感染阶段 避开雨季;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除掉病株、病叶,减 少病源。②预防: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 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移栽植前可用:14%络氨 铜水剂2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浇灌1次,15天后再 浇灌l次,防效较好。③病害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烯酰吗啉;精甲 霜·锰锌;或恶霜·锰锌,隔15天再喷1次。
1、苗期
先在茎基形成黑斑或先从底叶发病,然后扩展到茎上。 苗床湿度大时,黑斑很快沿茎向上扩展,造成全株腐烂, (病部布满白毛菌丝和孢子囊),并迅速传染给附近烟苗, 造成成片死亡。
2、大田烟株
大田烟株是病菌侵染的主要对象,症状有以下几种。 ①黑胫:茎基部受害后出现黑斑, 并环绕全茎向上部延伸,有 时病斑可达病株高度的1/3~1/2,病株叶片自下向上依次变黄。
② 成株期发病通常先在茎基部或根部出现水渍状黑斑,多在生长后期天气潮 湿时发生,形成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迅速上下和环茎扩展, 能穿过叶脉,从而影响全株。受害直径可达4~5 cm。在病斑上隐约可见浓 淡相问的轮纹,周围呈水渍状,中央褐色,形成如“药膏”。干燥时病斑扩展 较慢,中心碎裂,甚至脱落。待达中脉时,数日内即可通过叶柄蔓延到茎 部,引起“腰烂”,造成全株枯死。病斑上的病菌可沿主脉和叶柄蔓延侵染茎 秆,造成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呈“漏腰”或“烂腰”症状。病茎髓部因病菌 产生毒素作用而变黑、变褐、千缩,分离成“碟片”状,犹如笋节,潮湿时, 病茎外表可见白色絮状物。
(6)、生物防治 对烟草黑胫病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
目前小面积应用的有使用诱抗剂、拮抗微生物来防治黑胫病。 总体来讲,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还处于初级阶段。大田应用 效果不稳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课后思考题
1、如何区别烟草黑胫病与根黑腐病? 2、如何识别烟草黑胫病田间症状? 3、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有哪些特点?如何防治? 4、大田烟株的症状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别? 5、查阅资料,谈谈在进行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如何做到 化学农药减量不减效? 6、如何利用抗、避、除、治来预防烟草黑胫病的发生?
五、发病因素
1、气候因素影响
烟草黑胫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温湿度 有密切的关系,平均气温 24、5℃最适合病害侵染,28— 30℃发病最快,低于20℃很少发病,候平均气温达到20— 22℃开始发病,23℃以上大量发生并迅速蔓延。湿度是烟 草黑胫病流行的限制因子,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 -5天,田间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全年第一场大雨(雨 量在40毫米以上)后7天左右、烟草黑陉病开始流行,在烟 株现蕾前雨量大,则病害加重。
3、土壤因素影响
沙质壤土不易积水,发病均较轻;粘质土壤容易积水,发 病较重。
4、寄主抗病性影响
不同品种的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 同生育阶段对黑胫病的抗性也有较大差异,苗期和现蕾期以前较 感病,现蕾以后较抗病。
六、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 如牛津1号、牛津4号、中烟90、富字64号、 抵字101、G28、G52、G70、G140、G80、金星、偏金星、安 选4号、安选6号、许金1号、许金2号、柯克48、柯克86、柯克 139、柯克258、柯克298、柯克411、Nc13、Nc82、Nc89、 Nc95、K326、Va770、Va8611、夏烟1号、夏烟3号、台烟及白 肋烟中的粤白3号、建白80、8701、Va509、B77等。
Q2、如何识别烟草黑胫病田间症状?
① 幼苗期发病 首先在受害茎基部产生黑斑,茎基部缢缩,易引起猝倒。在潮湿 条件下,病斑扩展较快,全株腐烂,部分或全部根系变黑坏死。病部表面布 满白色霉层,并迅速扩展蔓延至附近烟苗,造成幼苗成片死亡。气候干燥时, 症状扩展较慢,病株或病部呈黑褐色干缩而枯死。在苗床后期感病或发病较 轻的烟苗,地上部分有时中午出现萎蔫,午后或夜间可逐渐恢复。
②穿大褂:烟株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叶片自下而上依次 变黄:大雨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故称“穿 大褂”。
③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条件下,中下部叶片常发生圆形大斑, 直径可达4~5cm。病斑初期,多无明显边缘,水渍状、暗绿色, 然后迅速扩大,中央呈褐色,形如膏药状,故称“黑膏药”。
④碟片状:茎部发病后期,剖开病茎,髓部干缩呈“碟片状”, 其间生有棉絮状物:在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绒毛状物, 即病菌的菌丝体和孢广囊。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二、病原物
1、 形态及类型
烟草黑胫病的病原菌为寄生疫霉烟 草致病变种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
Breda de hean) Tucker],属鞭毛菌亚 门疫霉属。
气生菌丝无隔透明,菌丝内 含有大量油球。孢子囊顶生 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有 乳突。游动孢子近圆形或肾 形,无色,侧生双鞭毛作为 水中游动的器官。在病残体 内或培养基上病菌可以产生 厚垣孢子,圆形或卵形,无 突起。自然情况下未发现卵 孢子.
2、耕作类型的影响
黑胫病是土壤传播病害。据调查,年年连作的烟田黑胫病发 病率都在18%以上,而隔年水旱轮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在3%以内, 3年轮作的烟田,基本无发病。地势较高的烟田黑胫病发生率较低, 病情较轻;地势低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高;同等品种在同等的管 理条件下,用房前屋后菜园地育苗比新地育苗发病早,而且严重, 田间管理粗放的黑胫病发生也较重。
烟草黑胫病
一、背景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 一,又称烟草疫病,烟农称为“黑杆疯”、“黑 根”、“乌头病”。中国各主要产烟区均有不同程 度发生,其中安徽、山东、河南省为历史上的重病 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 等南方烟区发生亦相当普遍,并多与烟草青枯病混 合发生,故危害更为严重。中国由于采取以换种抗 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近年由于一些地方连作烟田面积扩大,连作年限 延长或改冬烟为春烟,此病为害有明显上升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