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九年级(下)《第6单元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C)

沪教版九年级(下)《第6单元 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C)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C)一、我来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B.牛奶C.碘酒D.蒸馏水
2.(3分)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一种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蔗糖C.硝酸铵D.氢氧化钠
3.(3分)打开汽水瓶盖时会冒出大量气泡,喝下去后常常会打嗝,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A.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4.(3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n)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5.(3分)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冰块D.硝酸钾
6.(3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B.烧杯C.天平D.量筒
7.(3分)在25℃时,向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水,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
8.(3分)现有a、b两种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以再溶解b晶体。

则能正确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A.B.
C.D.
9.(3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改变物质溶解性的方法有许多,以下方法中不能达到改变溶解性目的是()
A.改变溶剂的温度B.利用非水溶剂
C.利用乳化剂D.增加溶剂量
10.(3分)将100克10%的食盐水变为5%的食盐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降温B.加50克水C.加90克水D.加100克水二.我来填空:(共60分)
11.(6分)医疗用的碘酒,其中是溶质,是溶剂,碘酒是.12.(4分)在①食盐、②花生油、③面粉、④蔗糖这4种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形成乳浊液的是(用序号填写);混合后该种物质与水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13.(6分)现有两份饱和澄清石灰水,向其中一份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另一份加热,结果均会产生浑浊现象.前者浑浊是由于产生了(写化学式)造成的,后者浑浊是由于升温析出造成的.
14.(4分)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用的方法得到晶体.
15.(2分)不能用冷开水养金鱼的原因是.
16.(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请把操作方法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A、加适量水溶解、冷却、过滤;
B、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D、加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
E、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F、加适量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①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硝酸钾;②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③白糖中混有少量砂粒;④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
⑤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⑥铜粉中混有铁粉.
17.(12分)如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
①;②;③。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
②;
③。

18.(4分)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叙原因: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19.(6分)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影响;
因素②,影响.
(2)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20.(4分)如图所示的市售浓硫酸的标签计算:已知该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现要配制:10%的稀硫酸2940g作为钢铁表面的酸洗液,需要浓硫酸毫升,需要水毫升(密度约为1g/cm3)?(结果保留整数)。

三.我来计算:(本题共10分)
21.(10分)将150mL稀盐酸(密度为1.1 g/cm3)加入盛有53 g含少量杂质的石灰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及生成物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96 g,(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C)
参考答案
一、我来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A;2.C;3.C;4.A;5.B;6.C;7.D;8.B;9.D;10.D;
二.我来填空:(共60分)
11.碘;酒精;溶液;12.②;③;13.CaCO3;Ca(OH)2;14.蒸发结晶;降温结晶;15.冷开水中氧气含量过低;16.B;C;D;F;A;E;17.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砝码和药物放反了;温度计用来搅拌;砝码和药物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取水读数时仰视;烧杯中有水;18.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氯化钠晶体投入水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可能的答案:①可加入如硝酸钾等(不反应的其他晶体)晶体;②可加入如硝酸银等(反应但使溶液质量和密度增大)晶体;③可升高温度后加入氯化钠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④可加入密度比饱和食盐水大的其他可与食盐水混溶的溶液。

;19.温度;温度升高(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度加快(减慢);晶体颗粒大小;食盐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 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温度、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的要求相同;20.163;2640;
三.我来计算:(本题共10分)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