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人要抓住特点说课稿

写人要抓住特点说课稿


外貌描写:
•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 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们之处。先筛选, 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 节扩大,运用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 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 提醒:千万不好忽略眼睛的描写。
语言描写:
指导:把握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 。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写 人要抓住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 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 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 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加以说 明。)
说课步骤
教材
学生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片段写作: 观察身边的一个人,抓住特征加以
描写,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 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谁?
作品展示
• 1、请几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 2、其他同学点评其作品的优、缺点,
已帮其升格作文。
• 3、教师点评。
六、布置作业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写 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通常我们 采用这样的形式:
直接写:“他想”或者“他自言自语地说”“他 默默的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争辩道 ”„„
间接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 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 情。
除了以上人物描写的四种基本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 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 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 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片段三
父亲: 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导入新课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 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 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 “众口同腔”。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 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 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 个问题。
二、片段赏析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写人要抓住特点》是七年级下册第 三单元的一个作文专题,七年级教材改 版后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训练,对学生 的作文训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这次专 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人物描写,本单元 中所安排的几篇文章都可以为本次作文 训练提供借鉴,相信同学们的文章可以 得到一个很好地提升。
首先,请大家欣赏下列精彩片段, 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形象不但没有被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反而愈发 清晰,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
片段一:
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 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 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红楼梦》 外貌描写
片段二
孔乙己:
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 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 ”,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 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 空气。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 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
五、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 • 【教学难点】 • 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
个性。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 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 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 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 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 环节:)
注意:描写语言要写清人物说了些什 么?怎么说的?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要做到:
1、准确、真实。 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
的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 、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 的词语。
2、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 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 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方法,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 特征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例如 《邓稼先》一文。
四、小结归纳
描写人物,一定要把握人物 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 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 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 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 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 才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五、写作实践
• 二、说学生 如果问学生是否喜欢写作文,我估
计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是不喜欢的。学生 怕写作文的心理还比较普遍。为什么不 喜欢写作文为什么怕写作文?这些作为 我们老师来说要了解。然后针对原因去 找对策,既要指导学生“写什么”更要 指导学生怎么去写,要不断去激发学生 内心的写作欲望。
三、教法学法
• 1启发引导法,希望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和 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启智慧之 门,发散思维。
• 2指导点拨法。老师通过个别点拨,重难点 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 3即时练习法。方法学习跟实践演练结合起 来,提高课堂时效性。
• 4课堂评改法。互评互改,强化落实方法技 巧习作指导,教 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 2、能力目标: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 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背影》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片段四
• 小弗郎士: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 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 ,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 多么懊悔!
——《最后一课》
心理描写
三、指点迷津
欣赏完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功深厚, 都抓住了人物特征,或从外貌、或从语言、或从 动作、或从心理,或者几方面相结合对人物进行 细细地描摹,善于把描写的笔触停放在某一点上 精雕细琢,这一点就是细节描写,所以才塑造出 这么多鲜活生动的形象。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挖到属于我们自己 的那颗美丽珍珠呢?别急,跟随老师一起走进“ 指点迷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