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生物备考考前指导

2020届高考生物备考考前指导

2020年高考生物备考考前指导考前寄语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2、反思试卷,注重错题纠正3、适当做题,注重解题方法4、调整心态,注重应试技巧一、心理指导高考应试像体育竞技一样,硬件讲实力,软件讲心态。

能否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关键取决于大家的应试心态是否平稳。

(一)、考前的心理调适----头脑冷静,心态平和,力求乐观向上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高考临近,过重的心理压力,会使自己的情绪处于过分焦虑状态。

要消除过分焦虑情绪,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

(二)、应试心理1、提前进入角色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会事与愿违。

同学们临进考场前应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状态,具体做法是:①清点考试用具;②把生物的基本知识“过过电影”;③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2、充满自信进考场信心充盈永远是高考成功的最大筹码。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这样积极暗示自己:高考临场与平时考试一样,没什么可担忧的别人都不紧张,我若紧张不就太可笑了吗?别人都紧张,我若不紧张不就太好了!只要把平时学会的都答出来就是成功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3、快速浏览试题拿到试卷后不要匆忙答题,将相关信息填好后,先花2至5分钟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量、题型、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的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易后难。

因为刚答题时难免紧张,随着容易题越做越多,心里越有底,再做难题才能思路开阔、有灵感。

4、科学安排时间(l)时间分配:第一卷55分,安排30到35分钟左右时间;第二卷65分,题干信息量大,文字书写多,安排55分钟左右时间。

(注意选择题做好后应立即涂卡,对于答案不太确定的题目可以在试卷上先做个标记,有时间再回顾。

)最后留5到10分钟复查。

(2)做题策略:浏览试题后大概确定答题时间的分配和顺序。

遇到综合性比较强、新颖的难题时,首先要有信心,不管怎么难,也不会超过中学所学的知识范畴,总是渗透着学过的概念、原理等,联想原来做过的类似题的解法,进行分析推导,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找到解题思路。

生物学科难题的特点是,题目中总有几问是容易的,甚至有的小问可能与题干没有太大的联系。

因而思维要放开,先将会做的做好,如果抓住难题不放,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会影响对较易题的作答,还会造成紧张的心理,打乱整个解题思路和计划。

因此可以跳过去先做简单题。

但不要稍有难度就跳,搞乱情绪。

由于多选题赋分方法的改变,没有把我的选项不要选。

(3)在考试过程中不可频繁看表,避免引起心慌。

二、考试技巧审题一定要仔细,不要还未看完题就急于草草下笔,结果劳而无功连基本题也失分。

一般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此时应寻找与陈题的差异——陈题当新题解;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生物情景陌生,如经几分钟分析思考后仍无思路,则大胆跳过去,去做下边的题,待全部会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攻克它,有时受后边题目启发,会产生灵感。

否则一上阵就“卡壳”,“送分题”该得分却未得分,因小失大。

草稿纸要分块使用,便于复查;用足考试时间,不提前交卷,剩余时间仔细复查。

选择题(一)[选择题满分必夺]——生物选择题的审题技巧选择题是生物学高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能否答好选择题是能否拿到满意分数的基础。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因此,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是能否认真审题。

▪学生错选的主要原因:▪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5、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畏难情绪等。

▪狠抓审题规范,减少失分率。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限定条件的种类:时间、原因、影响;▪限定的程度:根本、直接、最终;▪选择的方向:肯定、否定▪常见限定条件:一个和生物体,种类和数目,染色体数目中的个数和对数,最多和最少,主要和次要,可能和最可能,一切和绝大多数,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特性等。

1.找准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

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1(15南通二模)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右图所示结果。

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多选)A. 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左右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C.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D.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点评:本题要求据图结果做出的判断,没抓住这个题眼,容易答错。

C选项这句话虽然对的,但是据图得不出抑制的作用,▪2.识别陷阱▪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

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的例2(15南通三模)右图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是A.结构①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结构②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C.结构③的膜表面积大,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D.结构④中能完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点评:本题学生在答题时把细胞生长时表面积变大,但体积之比变小,不利于物质交换相混淆▪3.辨明词义▪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等。

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

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过程中对这些概念和名词也应格外留意。

例3.(15苏州一模)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点评: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率不是一回事。

▪注意抗病毒与脱毒的区别4.排除干扰▪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

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语句;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即干扰项。

所谓干扰项,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

考试中,考生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4(09扬州三模)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

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

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A.55%和45% B.45%和55% C.27.5%和22.5% D.22.5%和27.5%▪点评:该题只要求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R. r与本题无关,因此只要考虑Y,y▪5.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是不善于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验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旧有经验就直接套用在新认知对象上,常常跳不出旧有的“框架模式”,使思维误入歧途。

所以,在面对考题时,要对题目的背景和条件详加考察,进而确定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在此运用。

例5、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点评:该题B选项是错误选项,A项和B项是干扰项。

学生受平时无子番茄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二倍体西瓜雌蕊柱头,无子西瓜是用二倍体西瓜花粉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获得例6、(15南通三模)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需提供无氧的环境C.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D.硝化细菌的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点评:由于平时练习中生产中多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进行发酵,误以为制作面包也是利用无氧呼吸产生CO2▪6.挖掘潜在因素▪潜在因素是题目本身没有指明而又隐含其中的因素。

审题时,考生若不能找出这一因素,那么解题过程就会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

因此,在审题时,应认真研读考题,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因素,使之显性化。

例7、(15届苏州一模)豌豆豆英的颜色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G 和g基因控制。

种植基因型为GG和Gg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F l中基因型为GG, Gg, 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 49:14:1B. 61:2:1C. 5:2:1D. 13:2:1 点评:题目没说明是什么交配方式,但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这是隐含条件。

好多学生没注意挖掘而选错。

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A.剂(菲林试剂)2、语言组织不严密如:①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错误:是否有核膜)②如图,曲线上的b点的含义是:(误:光合=呼吸)3、不能顾及所填知识点与前后文字的连贯性。

如: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

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

(误:漂洗)4、将单位漏写如:③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

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切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和。

(误:6.0 12.7 )(二)答题技巧(1)、正确审题:1、细致:指细嚼慢品。

在答题之前,必须将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内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

对“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以掉以轻心,不能想当然,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把区别找出来,审题不可求快,文字较长的题目要稳下心来仔细阅读(特别是新情境材料题阅读量一般都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