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36=54分)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2.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B.对平民进行教育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不应分类别3.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
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4.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C.“士”阶层崛起和“学在民间” 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7.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8、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9、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10、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为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是①孔子②墨子③韩非子④孟子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11、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1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13.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14.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1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17、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18、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19.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20.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A.南北朝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明清时期21.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质,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吻合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24、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25.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焚书坑儒” ③“天人感应” ④“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A.主张工商皆本B.主张学以致用C.主张追求人性D.主张君主立宪27.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2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30、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A.Li ErB.Zhuang ZhouC.Meng KeD.Xun kuang3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33.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A.农业发展的需要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4、《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A、都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活B、都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水利技术C、都对传统农学进行了总结D、都形成了完整的农学体系35、传统中医学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项①经络学说②四诊法③吃药输液法④针灸疗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6、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正确的是: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B、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作品是唐朝的《金刚经》;C、雕版印刷术省时省物,效率很高D、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属于木活字。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其中第37题24分,第38题14分,第39题8分,共46分)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8分)(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8分)(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8分)38、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6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分)(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39、(8分)读下面史料: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
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