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9 矛盾观与创新观一、选择题1.2013年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四川芦山地震、长三角持续高温天气、东北洪涝灾害、超强台风和雾霾天气等等。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应该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应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①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③说法错误,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并不是“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因而选②④,即D项。
2.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这一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答案 B解析曼德拉的话语表明,只有放下痛苦和怨恨,才能真正走出监狱,获得自由,体现了坐监与自由,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故B符合题意。
A、C、D与题意无关。
3.抢滩北上广,还是退居二、三线城市,始终是困扰年轻人就业去向的难题。
大城市房价高、压力大但相对公平,充满机会;小城市生活宁静平和但因循守旧,缺少文化氛围。
做出正确的选择,要懂得()A.任何对立的双方总是以同一作为存在的基础B.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答案 D解析A错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基础。
题中说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B、C不符合题意。
4.面对复杂问题和形势,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这种“底线思维”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克服困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坏和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要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正视矛盾,把这两方面都想到,故①符合题意。
力争最好的结果,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能实现坏向好的转变,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②符合题意。
③与题意无关。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但克服困难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故④表述不当。
5.马云说:“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
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
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
”这一论述要求我们()A.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 B解析题中抓兔子问题和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体现了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答案B正确;题中没有体现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A、D 不符合题意;题中对于机会只能抓一个,强调了抓重点,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主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C说法不符合题意。
6.尽管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贫困的阴影并没有远离哈尼人的生活。
一方面,哈尼的自然和绿色是今天已经陷入工业和技术的人类所推崇和羡慕的;但另一方面,哈尼人赖以生存的梯田顶多只能让哈尼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从中可以看出()A.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未必是好事B.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答案 B解析从题意可知,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让工业文明推崇和羡慕;但另一方面,对于哈尼人来说却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并不值得羡慕。
这说明对于哈尼梯田的认识是充满矛盾的,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故B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文明的多样性,故A表述错误。
7.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区内实行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探路。
自贸区的探路举措启示我们()①要善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要善于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求矛盾的普遍性③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善于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生产关系,不是上层建筑,故④不符合题意。
8.腾讯坦言,微信这个产品,如果不是顶着公司内部手机QQ部门的反对坚持做下去,而是由另一家公司率先推出,腾讯“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
腾讯对微信产品的研发说明()A.创新要求实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科技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题中材料“微信是腾讯顶着公司内部手机QQ部门的反对坚持做下去”,表明事物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对自身进行辩证的否定,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A项。
9.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战士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铁锅扣在头上只受了点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铁头盔,并付诸实践,使得头盔风行于世。
这说明()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②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④彻底否定现存事物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头盔的发明既源于炊事员受轻伤的事实,也与将军的丰富想象有关,故①③符合题意。
创新的灵感源于实践,而不是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故②表述错误;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故④说法错误。
答案选B。
10.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形成的云端(云计算)、巨量资料(大数据)可以打造智慧城市,方便民众生活。
如下表所示:从中可以得出()A.制度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D.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答案 D解析材料体现了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故选D;A、B、C与材料无关。
11.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无关。
12.2014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元宵节,美国国务卿克里当天访问北京并与中国领导人会谈,让人对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多了一份遐想。
中美“交往”密切,但在外界看来,双方远没有“情人”那般和谐。
“复杂的中美关系决定了两国既竞争又合作,‘吵而不破’将是两国交往的常态。
”从哲学角度看,中美双方“吵而不破”()①坚持了适度原则,重视了量的变化②体现了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统一③正确反映了大国关系,求同存异④佐证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A解析中美双方“吵而不破”说明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没有引起质变,坚持了适度原则,故①正确;吵说明有冲突、利益差别,但是没破,说明有共同利益,这体现了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故②正确;③④说法不科学。
故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材料二周窝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小村庄,拥有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引下,周窝村从一个贫困村实现文化蝶变,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奖”,建成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管弦乐器生产企业——河北金音乐器集团。
今天的周窝村正朝着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代表意义的“国际音乐名镇”继续努力。
其发展前后对比如下:(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周窝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3)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就周窝村建成“国际音乐名镇”提两条建议。
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经济效益不同于社会效益,但二者又可以相互促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文化发展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需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如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等角度也可)(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大力挖掘周窝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推进周窝村音乐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如从立足实践的角度回答亦可)解析第(1)问,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知识范围,分析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分别体现的对立统一观点是什么。
可以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哲理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设问的知识范围和中心问题,本题实质是要求回答周窝村是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根据材料中周窝村的做法,可以从发展大众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教育、培育社会风尚、文化交流与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组织答案。
第(3)问,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心问题是提出把周窝村建成“国际音乐名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