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兴国(宁都)至赣县高速公路工程LM1合同,是江西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本项目总体呈“Y”型,项目起点为两处,分别北接泉南高速(G72)江西石城至吉安段兴国境内的兴国互通和宁都境内的赖村互通,中间于兴国境内的龙口镇附近汇合,项目终点南接赣州绕城高速相交于厦蓉高速(G76)江西瑞金至赣州段赣县境内的赣县东枢纽互通。
本项目分两阶段进行建设,分别为兴国(宁都)至赣县高速公路兴国至赣县段和兴国(宁都)至赣县高速公路宁都至龙口段。
我单位承建兴赣高速公路路面标LM1合同段,起讫桩号K0+313.658~K36+200,本合同段路线长35.898Km,本合同段设计结构类型为两种,分别为:I-1半幅宽度(填方宽:13.15m、挖方:13.48m),I-2半幅宽(填方宽13.2m、挖方宽:13.54m)底基层厚度为: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
二、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表三、主要工序施工方法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本工程段底基层采用20cm厚级配碎石,开工前将底基层设计方案交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试验段总结确定的施工机械、运输、松铺厚度、施工方法、一次摊铺施工长度及碾压遍数和材料的最佳含水量等参数组织指导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2、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施工流程如下:底基层施工流程图3、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成立由项目经理张少军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曾祥明、技术负责邵助华为副组长的试验段施工领导小组,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由刘传健主要负责,试验小组由吕才主要负责收集各种试验、工艺类数据及整理试验成果,具体安排如下:质检负责人:伍剑涛技术人员:曾文文安全负责人:蔡培金施工队负责人:陈珂机械设备负责人:廖彩祥拌和站负责人(兼操作员):陈兴贵机械操作手:10人维修人员:3名试验人员:5名测量人员:4名安全专职人员:3名普工:20人(2)材料要求:级配碎石采用的集料应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
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应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以确保集料的质量。
碎石具有较好的级配,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压碎值不大于26%。
级配碎石底基层集料筛分要求级配碎石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级配碎石底基层细集料质量要求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级配碎石级配通过率(%)范围(3) 设备1 拌和机:应配置产量大于500t/h的拌和机,保证其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
拌和机应采用定型产品,并在一个工程中应用,且用户反映良好。
为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拌缸满足一定长度。
有四个进料斗,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粉料料斗应有振动防起拱装置。
拌和机的用水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
所有料斗、水箱、罐仓应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
所有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2 摊铺机:应根据路面级配碎石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
施工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两台摊铺机功能一致,同一机型,而且机型较新,功能较全,新旧程度基本一致,保证路面级配碎石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
3 压路机:配备15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22t以上振动压路机2台、26t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
压路机的吨位和台数与拌和机及摊铺机生产能力相匹配,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4 自卸汽车:数量应与拌和设备、摊铺设备、压路机相匹配。
5 装载机:装料时应严格控制装料的高度以防止串料。
6 洒水车:保证已施工路段的养生的需要。
(4)混合料配合比为保证级配碎石底基层形成骨架密实结构,配合比设计时可在级配范围内选取粗、中、细三种级配,分别进行试验,选取CBR值大的级配为设计级配。
配合比设计程序如下:1 按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
要求组成混合料的三个级配。
2 按第1条确定的三个级配,选取5个含水率进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3 确定完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后采用最佳含水率下成型试件,进行级配碎石浸水4昼夜的CBR强度试验(试验方法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要求级配碎石的压实度不小于97%,室内CBR值要求应大于90%,在满足此要求的前提下,选取CBR值最大的级配为设计级配。
4 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如由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应避免纵向接缝。
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
5 确定标准施工方法确定的内容包括: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10m内)、含水率的增减和控制方法。
(5)混合料拌合级配碎石底基层采用一台WCB700F型(产能:700t/h)水稳拌和站集中拌和。
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率,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率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率略较高,且根据当时施工天气,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确保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第一层15cm底基层采用重型击实法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控制搅拌出料,第二层15cm底基层采用振动成型法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控制搅拌出料,最终将根据试验成果确定将采用哪种击实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检测标准。
(6)混合料的运输:6.1混合料的拌合能力与混合料摊铺能力应相匹,拌合场地应平整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厚度不小于20cm。
6.2所需原材料严禁混杂,应分档隔仓堆放,并有明显标志,所有材料严禁露天存放,应放置于专门搭建的防雨棚内或库房内。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6.3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用水量视天气情况,干燥天气混合料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以补偿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潮湿天气含水量可控制到等于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的1%,防止水分过多产生“弹簧”现象,且第一次的拌和料由试验室在现场对摊铺后碾压前混合料检测含水量,结合气候情况调整比含水量。
6.4混合料运输采用≥40t,30台后八轮自卸车,数量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数量,车况良好。
装料时车辆应前后移动,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为防止集料水份过快蒸发及集料洒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运输车辆的集料均采用棚布覆盖。
6.5在每台摊铺机前配备一名专职人员指挥自卸车卸料,以避免自卸车撞击摊铺机。
6.6运输车辆严禁在摊铺区域内调头,尽量选在开口部或桥面上掉头,避免下封层破坏。
6.7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
6.8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该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
6.9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每20m设一个桩进行准确放线。
(7)摊铺:本工程段底基层采用三一重工95摊铺机,摊铺速度2m/min,摊铺前将路基表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撒水湿润。
两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由外侧第一台摊铺机开始摊铺,在第一台摊铺机推进摊铺出10m内,第二台摊铺机随后进行摊铺跟摊铺机行走厚度控制:第一台摊铺机外侧高程以钢丝导线控制,内侧以螺栓托架支撑铝合金控制,第二台摊铺机路侧采用钢丝导线、路中采用滑梯控制高程和厚度。
摊铺前通过测量确定第一台摊铺机内侧的松铺厚度,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横坡,用相当于松铺厚度的垫块垫好,调整好摊铺机的两侧自动找平仪,然后开台摊铺。
摊铺施工时,松铺高度以试验路得出的松铺系数进行控制以两侧挂钢丝导线的标高和半幅中央设置的铝合金顶面为控制基准面,两台摊铺机完成摊铺后,路面形成统一的横坡度。
全半幅摊铺机布料摊铺后,压路机跟进碾压。
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铲除局部粗集料堆积或离析部位,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8)碾压:混合料摊铺完毕后先15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及弱振各1遍,(速度1.5-1.7km/h),再用26T单钢轮压路强振4遍(速度1.8-2.2km/h),最后用30T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1.8-2.2km/h),用15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收光,直至表面无轮迹且潮湿。
碾压次序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慢后快,同时每遍的轮迹应重叠1/2,不得漏压,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底基层表面不被扒起和松散。
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臃包、松散、弹簧、起皮等”现象,用人工翻开重新拌或换填新的混合料,使每层整个断面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和隆起,且断面横坡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9)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四、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技术保证1.1工程测量(1)测量仪器配备工程测量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因此我单位对此非常重视。
在工程具体实施时,我单位计划为本工程配备高精度全站仪和水准仪,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打下基础。
(2)测量人员配备我单位计划为本工程配备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施工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主持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1.2作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技术人员应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
1.3施工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工程师对每个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员对施工队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规范作业。
1.4工程试验保证措施(1)试验设备与仪器的配备提供数量充足、设备先进的试验仪器,尽可能减少关键过程的人工操作,从根本上消除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试验误差或偏差,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度与准确性。
(2)试验方法及频率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试验频率及方法均需采用工程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并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指挥。
1.5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1)进场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进场之前,项目部质检员协同试验员到现场取样,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项试验,如不合格不予采纳。
原材料的采购必须从合格的厂家中购买。
(2)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场后的原材料,试验室人员按照合同或规范要求的频率尽心检验,若发现某一批材料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封存作为废品处理或进行降格处理或道运到施工场地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