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画内声画合一;同期声和声音画外声画合一;画面与画外音同指向,例子《车展》
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同时围绕同一个新闻内容中心,各有独立,有机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
15消息类电视新闻及其特点:以电视为媒介,对新近发生,发展的新闻事实所作的迅速、及时、简要、客观的报道。

特点;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精悍、缺乏深度与广度
16现场报道:指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的报道。

17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都具有新闻性;都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报道组成;多个报道连续推出,相互关联
不同:题材上:连续报道题材多为事件性新闻;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非事件性新闻;时效性:连报道注重时效,每条新闻都体现新近发生或发展的事件;系列报道注重时宜,不以及时性为第一原则;结构上:连续报道一般根据新闻事件发展时序进行线性结构;系列报道一般以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为单元进行平行结构;传播功能:连续报道主要传播事态发展的最新信息;系列报道往往是主旋律作品,有很强的指导性
18口播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制作简便,庄重,直接,形式缺少变化,易显呆板
19电视新闻叙事:以电视作为传播工具,以声音和画面作为主要传播符号,讲述新近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20故事要素:人物、事件、环境
21纪实叙事对虚拟叙事手法的借鉴:编辑手法:蒙太奇;镜头表现:抒情性;情节重现:表演性
22电视新闻叙事的研究目标:电视新闻的各种叙述方式和故事要素的组合方式。

23主持人叙事对电视的影响:帮助电视传媒实现了人际传播;使电视节目由单一,零散走向融会贯通;使传统的叙事模式变为“嵌入”模式24主持人叙事的功能:
交流功能:与观众的交流和与新闻人的交流。

组织功能:简明新闻栏目将零散的信息贯通串联,故事性新闻专题,将间接的信息贯通串联。

叙述功能:“我说你听”亲切交流,消除距离感;外景采访困难时,弥补断层。

评论功能:在传媒一方,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形象代言,实现直播或间接的社会教化功能;对受众而言,实现思想的启迪,增加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引起情感的共鸣,有意无意中培养人气和收视率。

见证功能:主要指外景主持人部分,强调“我在现场”
25故事的优势是什么:从点到线的展开,保持吸引观众持续关注;区别于传统说教,寓理于事实引导功能;多元化叙事方式,给观众以审美的愉悦感。

26故事吸引力的两个要素:激烈的冲突;跌宕的悬念
27悬念含义一:悬而未解(从结果到原因的追溯,为什么?)悬念含义二:悬而未决(从前提到后果的追问,怎么办?)
28故事的两种结构方式:以时间线结构故事;以逻辑线结构故事
29有限叙事:对故事部分要素进行遮挡,让观众保持在对故事部分了解。

有限的视角-个人视角,主观视角;有限的原因—总有部分未知,引发观众持续好奇;有限的结果—后来怎么样了?且听下回分解!(章回体故事惯用)
30有限叙事当中语言形态:从全知而无形的集体,到主观的有形的个人。

;从大结局后的“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时”还原至情节进行中的“现在进行时”;主持人:客观陈述情节与过程;受访者:心理描述,细节重现。

31节目导视:一种附着于电视节目文本的文体,扼要的介绍即将播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

32什么情况强调导视的粘合作用:节目较长,观众产生收视疲劳;广告较长,观众因反感而换台
33导视粘合的是什么:被广告分割的节目破口;观众注意力的临界点。

34广播新闻的分类:录音讲话(包括录音座谈会);录音报道(包括文字解说、音响和配乐、人物谈话);录音新闻;口头报道;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配乐广播;广播对话;广播评论;广播大会;重大集会的实况广播;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
35广播叙事的特点:新闻事件,依赖声音叙述;新闻场景,要用声音交代;新闻人物,要用声音交代;主体动作,依靠声音描述;现场氛围,依靠声音营造;以上内容元素,在电视中都可以通过画面与字幕等符号完成表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