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前寒武纪(系)(Precambrian)前寒武纪划分方案。
华北区的太古宇和元古宇地层层序及主要特点如何?华北区在什么时代结束活动发展阶段?早元古代后期华北区发生的强烈地壳运动—吕梁运动。
分为两期。
吕梁运动将太古宙形成的几个陆核联结起来,形成中国北方的巨大稳定地块—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区基底在什么时代形成?晚元古代后期晋宁运动使板溪群及更老地层发生褶皱变质,并伴随花岗岩侵入。
这次运动的结果是形成稳定地块—扬子地台,这一地区从此结束地槽活动发展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和晋宁运动发生的时间、特点及影响范围?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发生在太古宇,华北。
吕梁运动发生在早元古代后期,分为两期,地点为华北地区太行一带。
吕梁运动将太古宙形成的几个陆核联结起来,形成中国北方的巨大稳定地块—华北地台。
晋宁运动发生在晚元古代后期,使板溪群及更老地层发生褶皱变质,并伴随花岗岩侵入。
这次运动的结果是形成稳定地块—扬子地台,这一地区从此结束地槽活动发展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鄂西震旦系剖面地层层序及主要沉积特征。
什么是伊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 Fauna)?产于澳大利亚南部伊迪卡拉山石英砂岩中的无壳后生动物群,出现于元古代后期震旦纪冰期之后第十六章早古生代Early Paleozoic寒武纪全球的主要古地理特点是什么?当时北半球的北美,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华北和扬子等块体为独立板块,分布于赤道附近寒武纪有哪些主要生物类群?三叶虫最为繁盛,末期出现笔石,头足类和珊瑚小壳动物群的地层意义如何?是划分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界限的最好标志澄江动物群的时代及其演化意义?小壳动物群之后很快出现,寒武系山东张夏寒武系地层剖面及其地质发展史?基底遭受长期剥蚀夷平后,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路表海环境竹叶状灰岩的形成环境。
竹叶状灰岩是一种同生砾岩,在极浅水或海滩条件下,已沉积的钙质软泥发育泥裂,受波浪冲击形成扁砾,后又被新沉积的灰质所胶结,并沉积下来。
代表温暖干燥气候条件下海水动荡不定的沉积。
华南区寒武系有几种沉积类型,其特点如何?从西北向东南可划分三个沉积区:•扬子区:稳定型浅海沉积,以滇东剖面为代表,灰岩和碎屑岩为主,大量小壳动物化石和三叶虫化石;•江南区:过渡型陆缘海深水沉积,以浙西、皖南为代表,页岩和灰岩,厚度较大(数百米),球接子为主,无底栖三叶虫;•东南区:活动型地槽沉积,巨厚层复理石沉积。
以粤北为代表奥陶纪有哪些主要生物类群?腕足类,头足类,笔石发展的高峰期华北区发生整体上升的时代?奥陶纪中国南方奥陶纪的三种沉积类型及其特点。
仍可分为三种沉积类型(区):•扬子区:稳定型陆表海沉积,以湖北宜昌三峡剖面为代表,灰岩和页岩为主,浅海底栖化石丰富;•江南区:过渡型陆缘海深水沉积,以浙西、皖南为代表,笔石页岩;•东南区:活动型地槽沉积,巨厚层复理石沉积,笔石。
•三峡奥陶系剖面的地层层序和主要沉积特征。
灰岩和页岩为主,浅海底栖化石丰富;志留纪的主要生物类群?笔石,是珊瑚第一次全球性发展和造礁时期华南区志留系地层(掌握扬子区标准剖面的地层层序)1.扬子板块稳定型沉积,以川南-黔北为代表。
2.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及华南残余盆地扬子板块东缘(江南过渡区)——分布范围较窄,江南古陆未接受沉积。
华南残余盆地——钦-防地区残留海水,为笔石碎屑岩相。
关于广西运动。
加里东运动发生的时间及对我国的影响?S3~D1。
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最终拼合转为造山带,华北板块规模扩大,总之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加里东褶皱带在全球的分布如何?西北欧的英国、挪威、瑞典及北美东北部、格陵兰古大西洋(Iapetus)消亡的原因和时间?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北美板块和俄罗斯板块拼接形成劳俄大陆S3第十七章晚古生代Late Paleozoic什么叫“老红砂岩”大陆,形成于什么时代?劳伦西亚与波罗第大陆碰撞,形成于D海西运动发生于什么时候?其表现如何?晚古生代,形成海西(或华里西)造山带晚古生代的主要生物特征如何?晚古生代是陆生植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共同繁荣时期。
了解二叠纪末的生物绝灭事件。
P3腕足类大量衰减和蜓全然绝迹中国东部泥盆系沉积类型及特点(包括掌握华南区浅海相代表剖面)。
象州型和南丹型的沉积特点。
•南丹型(深水相沉积)•——以碳酸岩、硅质岩及黑色碳质泥岩为主,含浮游、游泳生物(菊石、竹节石、浮游三叶虫),代表远岸、较深水、宁静、光照不足、少氧的陆表深水盆地环境。
分布于滇东南,桂西北。
呈条带状分布。
•象州型(浅水相沉积)•——碳酸盐台地沉积,除底部为陆相至滨海相碎屑岩外,主要由碳酸岩夹碎屑岩组成,含大量底栖生物(腕足、珊瑚)化石,代表近岸浅水、富氧、水动力条件较强的陆表海环境。
分布于桂北、桂中、黔东南、滇东南、川西北龙门山等地。
•以桂中(桂林、柳州)泥盆系剖面为代表:华北石炭系(山西太原剖面)的主要沉积特点华北地区自奥陶纪中期后一直处于上升剥蚀状态,至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因此,C2直接覆盖于O1之上。
华南石炭系地层(贵州都匀剖面)。
中国东部二叠纪古地理格局的特点;中国南海北陆格局形成于什么时代?延续至什么时代?早二叠世末期,北方海槽褶皱隆起,整个北方成为陆地环境,以秦岭—昆仑山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三叠纪。
中国北方海槽在什么时代褶皱隆起?P1------P3华北区二叠系是海相或陆相沉积?陆相黔中二叠系剖面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P1末期发生上升运动,使华南地区P2早期普遍发育陆相至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成为南方重要成煤期。
P2晚期重新发生海侵,发育海相地层。
简述晚古生代生物演化的重大事件。
D3鱼类向两栖类进化D3原始爬行类出现S3以裸蕨为代表的陆生植物出现联合古大陆形成于什么时代,什么时候开始解体?P3出现,J开始解体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海称作什么海?特提斯海第三部分:地史学史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任务(1)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形成和发展的生物进化史;(2)研究地史时期古地理变迁的沉积发展史;(3)研究地史时期大陆和海洋板块的格局、板块离合过程、构造演化历史的构造运动史。
主要内容(1)地层的地球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地质年代的确定和地层系统的建立(地层学);(2)地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和时空分布特征(沉积古地理学);(3)根据地层中的各种构造标志(沉积组合、接触关系、古地理、古气候等)恢复地层形成的构造背景。
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的概念。
绝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相对地质年代各地质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什么是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地层层序律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上面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则地层时代越老,反之越新。
地层及地层学的概念。
地层是地球表层所有层状岩石的统称。
地层学研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学科什么叫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年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层地层划分根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分成不同的单位。
岩层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年代地层划分是以地层形成的时代为依据把地层分成不同的单位。
年代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生物特征、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或磁性地层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地层划分的依据有哪些?(1)岩石学特征:组成地层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或结构组分、结构、组构和沉积构造等(2)生物学特征: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组分(类别),以及物物化石的含量、生物化石的保存状态、生物化石之间及生物化石和围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3)地层结构:组成地层的岩层在时空上的组构方式。
(4)地层的厚度和体态:组成地层的岩层的厚度和体态,也包括地层单位的厚度和体态。
(5)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划分为不整合接触和整合接触两大类,在识别地层结构、划分地层单位中具重要作用。
(6)共它属性:如地层的磁性特征、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位素年龄等地层对比的方法有哪些?(1)同位素年龄测定(2)生物地层对比(3)岩石地层对比(特殊的标志层,如火山岩夹层、事件粘土层等)(4)磁性地层对比(古地磁极倒转)(5)全球海平面变化(6)不整合面(大级别的年代地层对比,不整合面并非等时界面)什么是标志层和标志层法?标志层是指一层或一组具有明显特征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岩层。
标志层应当具有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易于鉴别的特点。
标准层一般为沉积岩。
标志层法是用标志层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什么是标准化石和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能确定地质时代的化石。
标准化石应具备时限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泛、特征显著等条件。
(时限短则层位稳定,易识别;分布广则易发现,利比较)标准化石法:用标准化石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的概念。
岩石地层单位:以岩性特征作为主要依据所划分的地层单位;根据可观察到的和可鉴别的岩石学特征,或岩石学特征组合(如沉积韵律)及其地层关系所定义的岩石体。
建“组”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岩石地层单位内部允许不整合面存在吗?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宇Eonthem 宙Eon界Erathem 代Era系System 纪Period统Series 世Epoth阶Stage 期Age时带Chronozone 时Chron根据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对比地层的理论根据是什么?生物的演化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生物地层单位的概念(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
延限带:是指从地层序列的化石组合中,经过选择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化石分子的已知延限所代表的那段地层体。
组合带:是单个地层或地层体,其特征是将一个独特的由三个或更多的化石分类单元构成的组合或伴生视为一个整体,而区别于相邻地层的生物地层特征。
顶峰带:是指某些化石属、种最繁盛时期的一段地层,它不包括该类化石最初出现和最终消失时的地层。
沉积相、岩相、生物相、笔石相、壳相的概念。
沉积相:能反映地层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岩性相、古生物相)。
岩相:沉积环境在岩性特征上的表现即为岩相。
生物相:沉积环境在生物特征上的表现即生物相。
相变、相分析的概念。
相变:沉积相(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和生特物征)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
相变的研究是恢复古地理面貌的重要手段。
相分析: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和生物特征来恢复沉积环境的过程称为相分析。
相分析是地层工作重要的研究手段什么是现实主义原理?运用现代沉积环境与产物的关系推断古代沉积物或地层的形成条件,是指导沉积相分析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