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2章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74
8
2.2.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科学管理的实质:
人类社会的一切管理活动,尽管乍看上去千姿百 态,各不相同,但其管理的对象、内容、性质、 职能和方法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性。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管理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
74
9
2.2.2 管理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 本规律。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 分析和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管理现 象的客观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 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方法、方法论原则以及 各种应用技术。
系统、信息、控制等概念不仅渗透到了科学技 术的各个领域,也已经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 范畴。
系统科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系统概念和系统方法。
74
21
2.1 系统科学方法
2.1.1 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一般运动 规律的科学。
74
24
2.1.1 系统论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 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倚赖; 由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 有特定的功能。
74
25
2.1.1 系统论
构成系统的主要内涵有:要素、联系、结构、 功能和环境等 。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成分。要 素有一般要素、基本要素和最基本要素的区 分。 联系是指要素构成为系统的媒介。在系统论 中,联系已成为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 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的必然原因,也是系统呈现整体性的根源。
74
34
2.1.2 信息论
按照涉及面的宽窄,可以把信息论分外三种:
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信息量,信道容量 以及信息的编码问题。也就是仙农(Shannon.C.E) 信息论。 一般信息论。也是研究通信问题,但包括了噪声 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调制和信息理论等问题; 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狭义信息论和一般信息论, 而且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
74
17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里,价格是计 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 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原 则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 奖金是根据职工对组织所做额外贡献的大小, 用货币形式付给职工的奖赏。
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决策。 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 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74
2
2.2.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管理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的,人类的 任何社会活动都具有各种管理职能的渗透。 管理首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是由社会分工的细化所产生的社会劳动 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职能早已成为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 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严肃性 规范性 强制性
74
14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 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 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 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 职位来进行管理。它特别强调职责、职权、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方法在实行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
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具体性 无偿性 稳定性
74
16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 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 法。
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管理领域中,可以发 挥不同的作用。
74
26
2.1.1 系统论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 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以及时空关系的 内在表现形式。 功能是指系统具有的活动能力以及系统在达 到预期目的的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 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
74
27
2.1.1 系统论
环境是指系统以外并与系统发生联系、存在 着相互作用的客观事物或事物组成的整体。 系统必须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和发展,环境是 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系统要想存在必须首先适应环境,通过对环 境的适应,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 和信息的交换,系统才得以稳定地存在和持 续地发展。
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 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
系统学是系统论的基础理论,它研究一般系统的基本 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 系统方法学研究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它基于系统学理 论提供认识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 系统工程学是系统论的实用领域,它由系统方法、运 筹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组成。
74
22
2.1.1 系统论
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
古代的系统思想
1、古代中国的医学理论:整体观的系统思想;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整体由若干部 分组成。
初期的系统理论
科学管理学的创始人-泰勒,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 原理》一书,提出了系统管理的思想。承认科学管 理就是系统管理。
系统工程学的研究
74
18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与其他方法相比,经济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利益性 关联性 灵活性 平等性
74
19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内容提要 2.2 科学管理方法 2.1 系统科学方法 2.3 系统工程方法
74
20
2.1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74
6
2.2.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是管理自然属 性的表现。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 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 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 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
74
31
2.1.1 系统论
系统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可以相互转化,既可以 由状态方程求出传递函数,亦可以由传递函数求出 状态方程(这种变换称作系统的实现)。 在系统描述中,传递函数虽能广泛用于线性系统, 但用于非线性系统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状态方 程既能用于线性系统,也能用于非线性系统。 实际中,大多数动态系统都可以用一组一阶线性或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来描述或逼近。这些方程就是状 态方程,其因变量为状态变量,其自变量为时间。
193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开发电视广播时,就 已经采用了系统的观点。 1940年,贝尔实验室采用“系统工程学”名称,在 开发微波通信网络中,以时间顺序将系统工程划分 为5个阶段:规划、研究、发展研究、发展期间的研 究以及通用工程。 74
23
2.1.1 系统论
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
现代系统论的产生
74
12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管理辩证法 管理认识论 管理文化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 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 育方法。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 系。
74
13
2.2.3 管理的基本方法
法律方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 规,而且包括相应的司法和仲裁工作。 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法 规而无司法与仲裁,就会使法规流于形式;法 规不健全,司法和仲裁工作则无所依从。 法律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74
32
2.1.1 系统论
系统论中的基本原理 :
整体性原理 层次性原理 开放性原理 目的性原理 稳定性原理 相关性原理
74
33
2.1.1 系统论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系统的功能 依赖于系统的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辨证统 一的关系。一般来讲,结构具有空间和静态 的特性,而功能具有时间和动态的特性。 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而且系统的功能又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 结构。 相关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研究系统时,必须重 视系统的全局性和平衡性,从联系和发展的 角度出发,正确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
74
28
2.1.1 系统论
系统描述
从描述手段上分为:
普通语言描述(语言描述) 数学语言描述(数学描述)
从描述方法上分为:
定性描述 定量描述
从描述方式上分为:
内部描述 外部描述。
74
29
2.1.1 系统论
结构描述亦称内部描述,是指用各状态变量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即用一组状态方 程来描述一个系统。 一般先列出各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然 后考虑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得出联立方程。 如有必要,则应用矩阵表示,得出状态方程 的矩阵形式。
74
30
2.1.1 系统论
功能描述亦称外部描述或输入-输出描述。 在功能描述中,通过各要素的输入-输出关 系,求得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 某一要素(或系统)的输入转换为其输出的 机制,通常用所谓的传递函数来表示。 在数学上,所谓传递函数是指输出拉普拉斯 变换与输入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如果已知系统各要素的联接方式及传递函数, 就可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
74
7
2.2.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科学与艺术的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 协调与区别:
管理理论更注重科学化,管理实践更注重艺术性; 基层管理更注重科学性,高层管理更注重艺术性; 更接近科学的管理叫管理,而更接近艺术的管理 可称为经验; 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是对非程序化的艺术管理的一 种约束,重在对其约束度的把握。反之,艺术管 理是对科学管理的一种突破,是一种创新,重在 对其创新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