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

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电 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一练

1.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g,A原子的质量 为m 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 A. B. C. D.

m n
m 12n
12m n
12n m
2Mg2+
小结:
1.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铁、氦气等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碳等
4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
元素
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
注意事项:
(1)“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一定 相同的一类原子。 (2)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讲种类,不 (3) 能讲个数。 原子——是一种粒子,有种类、个数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9.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 现象无关的是 ( A )
选项 A B 实验现象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 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 醚气体液化 分子的性质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 性质 分子之间有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 率越快
练一练
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 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 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 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 A、中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D、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为14
练一练
原子序数
26
元素名称
铁 Fe 55.847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 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 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是1, ,是个相对质量。
即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 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之处。
变化或现象 水的蒸发 解释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 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 分子。
水的分解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的特点 (1)分子体积、质量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就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通常状况, 气体分子间隙>液体分子间隙>固体分子间隙 (4)分子由原子构成 同种 单质分子由______________原子构成 不同种 化合物分子由_____________原子构成
决定
质子
元素种类 原子质量
原 子
原子核 (+) (+) 中子
(不带电)
决定
电子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1).圆圈及里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核
及核内质子数;
(2). 弧线表示电子层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最小”指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延伸: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原子的特征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有间隔。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原子结构
C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
物质的构成
构 成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物质
构 成
组成
构 成
构成 分裂
元素
总 称
得失电子
失得电子
微观概念
分子
原子
离子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例2.下列说法是不正确,为什么? 1、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 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的碳元素组成的。 4、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 构成的。 √ 5、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 6、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 7、铁是由铁元素构成的。×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反之不同
2、分子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3、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反应的本质 原物质的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物质的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2)——原子
原子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 时为2个电子,如He为2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 性质稳定;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为2)的结构。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 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 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 ,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 质活泼。 结论: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三、离子
1.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 离子形成的过程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3. 离子符号:
阳离子:Mg2+
阴离子:Cl -
4. 离子的表示方法:
5. 离子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离子 离子符号 表示一个离子 6. 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 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2个镁离子
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 月球新能源氦—3。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的所有 的能源需求。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A 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 B 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
C 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 3
D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
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D ); 是阴离子的有 ( BC ) 是原子的有 ( A ); 为稳定结构的有 (BCD )
1、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 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 请你用它们填空 质子数 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分类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 质子数电子数
(1) 分子在不断运动 (或分子间有间隔) (2) NO2的密度比H2大
H2
NO2
8.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 确的是( A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最外层电子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⑥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⑤ B.①③⑤
2个铁原子 2Fe n个水分子
7.把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中间 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左边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 (两瓶气体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 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粒子特征2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 的结论有:
NO2 H2AB NhomakorabeaC
D
3、下列粒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 (2.3.6)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1.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 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 ) C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粒子,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元素符号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事项:
(1)在元素符号前的系数,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失去 宏观意义,不再表示元素。 (2)对于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来讲,元素 符号还表示一种单质该物质
三、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16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
A.O2
B.O
C.O2-
( A) D.H2O
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 泽维尔,开创 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 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 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 D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5、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 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 名称。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汞原子构成的; ⑵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⑶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氯离子 构成的。
物质构成练习
6、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2N 2个氮分子
2N2 n 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