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供给系的维修
一、 VE
为了使分配式喷油泵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必须定期对 分配式喷油泵进行技术保养和调整试验,以达到规定的技术
1 喷油泵是柴油发动机最精密的总成,其上设有铅封的部位不
在喷油泵上有两个铅封,其一是油量调整螺栓设有铅封,如 图7-3-1(a)上箭头所指的位置;其二是最高转速限制螺 栓设有铅封,如图7-3-1(b)上所指B的位置;图中箭头所 指A 的部位是怠速调整螺栓,无铅封。
1 CA6110柴油机的分解与检修如图7-1-1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① 拧下机油集滤器连接管上的2 ② 拧下机油泵盖上的4 ③ ④ 用厚薄规测量主、从动齿轮与泵壳端面之间的间隙,如超过
0.15 mm ⑤ 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与泵壳间的径向间隙,如
超过0.20 mm ⑥ 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如超过
置,发动机无法启动。判断电磁阀是否损坏的方法之一是通 以约12 V(对12 V电器系统)或24 V(对24 V电器系统) 的直流电,若电磁阀正常,可以听到较弱的“咔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供给系的维修
判断电磁阀是否损坏的另一种方法是检查电磁阀电阻,如图 7-3-2所示。正常工作的电磁阀应符合下面的测量值:当电 磁阀电压为12 V时,电阻值为(7.4+0.5)Ω,电流应≤2A; 当电磁阀电压为24 V时,电阻值为(29.5+2.5) Ω,电流应 ≤1A
② 电磁阀的更换:从喷油泵上拆下电磁阀,取出柱塞和弹簧。 安装新电磁阀时,应在新电磁阀上装好O形圈,将电磁阀拧入 油泵分配头,拧紧力矩为43 N·m
(3) 拆下出油阀体,检查出油阀座孔密封面、出油阀和出油阀座表
面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更换。安装出油阀总成和密封垫的拧 紧力矩为30 N·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常循环反方向压入(即从出水管处压入),直到放出的水清 洁为止,也可加入适当的清除水垢的溶液,使水垢溶解,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② 就车清洗水套、散热器时可用表7-2-2的配方溶液及清洗 方法清洗。清洗后应对水套和散热器分别进行冲洗,以免来 自气缸体水套内的铁锈或水垢将散热器水管堵死,为了提高 冲洗效果,冲洗的水流方向应与冷却水循环方向相反。
二、
1 采用浮动式的集滤器,浮筒有裂纹、凹陷过多及浮筒内渗有
机油时,均应进行焊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明显的裂缝或浮筒内渗有机油时,可在浮筒上钻一小孔,把 机油倒出后将浮筒放入水中,用打气筒从小孔处向里打气, 即可找出裂缝并焊修,最后再把小孔焊死,焊好后应将浮筒 放入90 ℃ 以上的热水中浸泡3~5 min,应无气泡出现。 滤网有严重破损或弹性不足时应更换。装复时,滤网中心孔 边缘应与罩贴紧并把罩的夹脚夹牢,以免受震动脱落。截口 和限制架的位置不要装错,集滤器铰接处应上下活动自如、 不发卡。
如果结合面垫片损坏,可以拆开更换垫片后加入22 mL的硅 油(运动粘度为0.028m2/s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源自节2 叶片铆钉松动应重新铆固,叶片支架上的裂纹未超过叶片宽
度1/3时,允许焊修,但焊迹不得超过叶片宽度的1/2,否 则将影响平衡,应更换新件。
三、
1 ① 水套内的水垢和杂质清洗时,应先拆出节温器,将水从正
旁通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表7-1-3的规定,以便在滤清器堵 塞时,保证机油的正常供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3 机油散热器维修保养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空气干燥,并
将机油冷却器泡在水中,用高压空气试压483 kPa,如果没有 气泡出现,机油冷却器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更换。如果在使 用中发现冷却液内有油水混合,也应及时更换机油散热器。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供给系的维修
由于调整以上两个带有铅封的螺栓将改变发动机性能,因此
2
① 确定一缸上止点位置,用飞轮摇柄慢慢转动发动机,将正 时销插入凸轮轴齿轮上的正时销孔,为防止正时销被切断,
② 将喷油泵轴锁紧螺栓上的垫块取下,以锁死泵轴。这样, 油泵正时在拆卸中不会变化。螺栓拧紧力矩为30 N·m
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各通风管不得老化、破损,否则应更换。 单向通风阀拆开后应用煤油清洗干净,单向阀孔应畅通。滤 清器清洗干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滤网装入前可先在机油中 浸渍,以增强对空气中灰尘的吸附和过滤,各部零件应修配
发动机润滑油中的限压阀,各零件应清洁无损、性能良好, 限压阀的开启压力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的转子试验:在试验台上,当将运动黏度 为0.17~0.24 m2/s (75±5)℃,进油压力为294 kPa时,转子的转速应在5 000 r/min以上。在发动机上试验,转子正常工作时,发 动机熄火后2~3 min内,转子由于惯性可继续旋转,这时 可以在发动机罩旁或变速器换挡杆上听到轻微的“嗡嗡”声。 如听不到,可用长柄螺丝刀触在细滤器壳上进一步查听,若
三、
发动机大修装复前,必须彻底清洁疏通润滑油道,其方法是:
① 总油道的清洗。先拆下油道螺塞,用圆毛刷或缠有布条的细 长铁杆沾洗油插入总油道来回拉动清洗,横油道用铁丝缠布条 沾洗油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吹净,曲轴内油道用同样方法清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② 此外,油道清洗后,将油道螺塞涂密封胶拧紧在主油道上,
0.15 mm ⑦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机油泵,四只泵盖固定螺栓的拧紧力
矩为20 N·m ⑧ 装好限压阀和锁止片,拧紧力矩为60 N·m 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2 ① 在试验台上测试机油泵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7-1-1所列
技术要求。 ② 若没有试验台,机油泵装复后灌入机油,用拇指堵住出油
口,旋转泵轴应有机油压出且有明显压力。而后将机油泵装 回车上检验,当发动机温度正常时,按表7-1-2所列转速与 压力数据检查机油表指示的压力是否符合标准(机轴压力表 和感应塞应良好)。如不符合标准,应调整限压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的维修
调整限压阀的方法是:机油压力过低时,在限压阀螺塞内孔 加调整垫片,以增大弹簧张力,使机油压力增高;机油压力 过高,则减垫片,减弱弹簧的张力,使机油压力降低;由于 球阀关闭不严而影响机油压力时,应更换新件;若机油泵和 限压阀均无故障,而机油压力仍不能达到规定数值时,则应 检查机油是否过稀,机油滤清器及油道是否堵塞,机油压力 表和传感器是否良好,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配合间隙是否过
对水垢严重的散热器,可用3%~5%盐酸溶液,并按每升 溶液加入3~5 g六亚甲基四胺,然后加热至60~70℃,清 洗约30 min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2) 散热器清洗后,应进行密封试验,方法是:将散热器进、出
水口用木塞或橡皮塞堵住,加满水后用专用盖密封加水口, 用打气筒从泄水管口向散热器打气,使散热器内压力增加, 如有破裂处水即会渗出,可在渗漏处做上记号,以便进行维 (3) ① 上、下水室损坏应更换,彻底清除上、下水室和芯子的污 ② 如水室或外层芯子破漏,可用锡焊修复;破漏较大时,可 用铜皮挂锡后,对破漏处实施锡焊修补;如内层水管破漏, 可将外层散热片剪掉,用尖铬铁直接焊修;若管子破损漏水 严重,又无条件接通管子时,允许把水管压扁、焊死(一般 不多于3根)继续使用,或更换新芯子;如芯子和散热片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③ 散热器进、出水管破漏应更换,放水开关漏水应拆下研磨
散热器修复后,应再次进行试验。将散热器放入水中,以 29~49 kPa的气压试验,历时1 min不得有漏气。散热器 的装水容量,不得小于原厂规定的98%。
3 清除节温器上的水垢,把节温器放入盛热水的器皿中,如图
7-2-3,再逐渐加热,检验节温器的活门开始开启和完全开 启时的温度是否符合规定,节温器的性能见表7-2-3 节温器损坏时,当活门升程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必须更换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⑤ 水泵装复后,用百分表抵在皮带轮槽内测量其摆差不得超 过1.00 mm;用手转动皮带轮应无卡阻现象;堵住进水口, 将水加入叶轮工作室转动泵轴,查视孔应无水漏出,如有卡
有条件时应将水泵装在试验台上工作运转试验,查看其水泵 流量以及是否有漏水现象,其台架试验水泵流量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供给系的维修
(4) 喷油泵正时在出厂时已调好,自行调整可能造成零部件乃至发
动机损坏的严重后果。如在维修过程中正时不慎变化,可按如 从分配头上取下接近孔螺塞,将正时检查仪连接杆拧入接近孔,
将测头接杆拧到百分表上,再将百分表装入连接杆,应使表针 至少有3.0 mm的测量行程。供油时,泵轴键槽与供油的相 应出油阀及表征该出油阀的刻线(在油封座上)对齐,该刻 线仅供调正时参考。一缸出油阀标记为D。松开泵轴锁紧螺 母,顺时针转动泵轴,此时表针也顺时针转动。当某一缸供 油结束,柱塞自上止点回行时,表针反时针转动,读数减小。 将表针停止转动,然后开始再次顺时针转动处设为0。继续 转动泵轴,直到键槽接近与一缸出油阀刻线对齐,应使读数 保持为0。转动泵轴,表针转动一圈为0.5 mm,三圈为 1.50 mm。6BT预行程为(2.35±0.05) mm。调到规 定的正时后,锁紧泵轴,
⑦ 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噪声,一般轴向间隙不得超过0.30 mm,径向间隙不得超过0.15 mm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⑧ 水泵检视孔漏水,则更换水封总成。解放CA6110型发动 机水泵,如图7-2-1所示。
2 ① ② 装上水封。水封装复时要注意放正,水封内缘不要与轴相碰,
③ 在泵轴前端装上皮带轮毂,用螺栓固定紧,再装上皮带轮及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发动机冷却系在使用中若出现故障,将使发动机不易保持最 佳工作温度,造成工作不良,使动力下降、经济性变坏、可 靠性变差,严重者还可造成机件损坏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