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的花

荷兰的花

《荷兰的花》教学设计之一
华理大附小蔡国英
【教学目标】
1、读准“堤、谧、湛、蕨”等字音,理解“沧海”、“桑田”、“秀姿天成”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作者的选材特点。

3、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郁金香的语段,体会比喻的精准。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感受荷兰人的勤劳,对土地的热爱、对花的痴迷以及鲜花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感受荷兰人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姿天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洼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读课文,读正确生字、新词的字音,读通顺,读连贯句子。

3、用直线划出文中一句最能体现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1、复习引入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有这样的特点——出示课题:8、荷兰的花,我们知道,课文不仅仅是写花,而是——要通过荷兰的花写荷兰的人。

(1)齐读课题
(2)板书——荷兰人
过渡: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向我们讲清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呢?
二、根据提示,理清脉络,了解作者选择的三部分内容
1、预习反馈,了解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找到了文中最能体现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句句子。

打开书,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1)指名交流,出示: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
美。

(2)读句子,理解“心驰神往”。

(3)小结过渡:这是文章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花和人之间的关系——齐读句子。

(4)欣赏荷兰美景。

(5)出示,引读: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板书:神奇的手
2、根据第5小节的提示,梳理作者选择的三部分内容
师: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荷兰人真的有双神奇的手的呢?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选了哪些内容来写的?老师提示大家课文写了三部分的内容,要弄清楚这三部分的具体内容,我们要特别关注第五小节。

(1)预习检查,指名读正确、读通顺第五小节。

正音:沧海、桑田、柔弱。

(2)根据提示句,理清文章三部分内容。

出示句子: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

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

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

(3)交流,随机点拨并板书:
变沧海为桑田
让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
用鲜花装饰城市
4、小结梳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选了哪些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兰人有双神奇的手。

作者是这样安排选择的材料的,先简略地介绍了(板书:略)——荷兰人用神奇的手变沧海为桑田,再详细地介绍了(板书:详)——荷兰人用这双神奇的手让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接着概要叙述了(板书:概)——他们用鲜花装饰城市。

三、深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感受荷兰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习1、2小节,了解荷兰人如何用双手变沧海为桑田的,感受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1、轻声读1、2小节,找到相关的内容,把句中带点词的意思说清楚。

看最更厉害!
出示:荷兰的沿海地带曾是一片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这里变成了桑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a、指名交流第一句。

(2人)
出示答案:荷兰的沿海地带曾是一片沧海,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

b、理解“洼地”在文中的意思。

c、指名交流第二句。

d、出示答案:如今这里变成了桑田,到处种满了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

3、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3、补充资料:荷兰人的围海造田工程。

4、交流;学到这儿,你觉得荷兰人怎么样?板书:了不起、坚持不懈、勤劳……
5、小结:从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感受到了荷兰人的勤劳、坚持……
(二)学习3—5小节,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体会比喻的精准过渡: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你又会对荷兰人又有哪些了解呢?作者用三小节介绍了他们最痴迷的郁金香。

1、默读3、4、5小节,用一个词或短语作批注,三小节各写了什么?
2、交流,随机学习第5小节。

(板书:善于发现、创造美)
3、学习第三节,体会比喻的精准。

(1)自读,交流其中一段话介绍了郁金香的名字的句子。

正音:炽热、镶。

(2)明确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
(3)体会比喻的精准。

你发现什么了吗?你有什么问题吗?(质疑:人和花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4)指导理解,寻找人物与花名的联系点。

(5)补充资料:斯巴达克:古罗马时代的起义领袖。

马克思称他是“伟大的统帅。

”,列宁也赞誉他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最杰出的英雄”。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斯巴达克是个怎样的人?——勇敢、热情、英雄)现在能说说为什么把烈焰般炽热鲜红的比作——“斯巴达克”?
(6)小结:一种花色隐含着一种人物的性格,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板书:有想象力
4、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郁金香在荷兰的地位
(1)指名分别读两个例子。

(2)小结:为了一支罕见的郁金香,荷兰人愿意……郁金香真是——价值不菲、价值连成。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对荷兰人有了进一步地了解,他们富有想象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三)学习6-10小节,感受荷兰人用鲜花装饰生活的氛围
过渡:他们用鲜花装饰着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看——
1、配乐欣赏图片。

2、自读6—10小节。

3、师生配合读,理清顺序。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荷兰人对美的追求,让生活充满了情趣。

四、总结提升,了解写作特色,明确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
1、总结:作者在文章结尾用一句话点明了荷兰的花和人之间的关系
(1)出示句子: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2)齐读。

2、写话。

师:作者用“荷兰人”开头总结了全文,你能用“荷兰的花”开头,结合板书或课文内容写一句总结的话吗?
参考答案:荷兰的花在荷兰人精心培育,悉心呵护下出落得如此美丽,它们把荷兰装扮城花园城市,让荷兰人的生活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
3、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篇课文——荷兰的花。

课文不仅仅写花,透过花写人,让我们对荷兰人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今后我们读这类文章要边读边思,虽然课题是写景,但是文章内容是不是仅仅写景,对你读懂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五、布置作业,落实表达训练
1、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具体。

荷兰的沿海地带曾是一片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这里变成了桑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荷兰的花”开头写一段话,写一写荷兰人和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

荷兰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资料,了解一种“中国的花”的特点。

(如有“中国国花”之称的“牡丹”,“上海市市花”之称的“白玉兰”的有关资料,颂扬它们的诗句)
板书设计:
8、荷兰的花
(1、2)变沧海为桑田勤劳、坚持不懈略
荷兰人(3——5)让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善于发现、创造美(神奇的手)详有想象力
(6—10)用鲜花装饰城市……
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