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唐岱(教授)
绪论
•植物识别方法:
•、植物学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
•、实践经验(看、摸、嗅、尝、比)。

•需掌握的植物学知识一一植物外部形态学知识。

•主要参考书:
•1、植物学(形态学部分);・2、园林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分类学部分)
一、植物的种和品种
1.种的概念与特征
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群(种群)。

同种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性状,都能彼此传粉交配产生后代。

不同的种个体则一般不能传粉交配产生种子,即杂交产生后代(在植物中人工和自然杂交,特别人工杂交常有发生)。

2.品种
品种(Cultivar,缩写成cv.)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

(1)品种概念
品种是人工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取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

园艺栽培的往往是品种而不是种。

(2)品种的一般属性
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人们通过人工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栽培植物的性状一致的经济植物类型。

作为生产资料,凡栽培越久,分布越广,经济价值越高的植物,品种就越多。

例如现代月季、菊花理论上有上万个品种。

二、园林植物分类方法
1.分类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
⑴必要性:
••
•从研究和认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林、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

研究、识别、繁育、应用植物的基础。

统一概念,避免植物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

便于国际交流和行业内交流
(2)植物分类基本方法:
总体上,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基本体系。

一是植物学分类法,二是实用分类法。

2、植物学分类法
⑴植物分类法与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与特征
植物学分类法:
又称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
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组成的植物分类系统。

(2)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家以种作为分类基本单位和分类的起点,根据相似程度大小和亲缘关系远近。

集合相近的〃种〃于一属。

将特征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

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

类似的1
〃目〃集合为一〃纲〃。

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单位构成的植物学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系统反映植物界的亲缘关系。

•现以梅、杏、梨为例进行说明分类上的各级单位。

•梅的植物学分类地位
•中名隹俱店川拉丁名(学名)
•植物界(Kingdom)Plantae
•被子植物门(Division)Angiospermae
•双子叶纲(Class)Dicotylendoneae
•蔷薇目(Order)Rosales
•蔷薇科(Family)Rosaceae
•李属(Genus)Prunus
•梅(种-Species)Prunus mume••杏与梅属于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蔷薇科(Family)Rosaceae
•李属(Genus)Prunus
•梅(种-Species)Prunusarmeniaca••梨与梅属于同科不同属、不同种植物
•蔷薇科(Family)Rosaceae
•梨属(Genus)Pyrus
•梨(种-Species)Pyrus pashia .. (3)植物分类系统等级单位含义
1、科(Family)
每科植物在花、果上有共同的模式,即同科植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在识别、鉴定植物时〃科〃是首先要掌握的分类单位。

2、属(Genus)
属内各个种间最直接亲缘关系。

同属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往往有全面的相似性。

3、种(Species)••
〃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个体之间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特点,而种间则有可区别的差异和界限.
3、实用分类法 ......(1)实用分类法与人为分类系统
实用分类法(人为分类法):
出于专门的应用目的,选择植物的一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实用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
以植物的〃种〃或人工培育的〃品种〃为基础,人为依据植物在生产、习性、形态、用途、分布等少数几个特点进行分类后组成的园林植物应用分类系统。

例如园林树木根据不同应用概念有不同分类系统:
按生长习性分类:
乔木类(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灌木类;藤蔓类;草花类;草坪类。

按主要观赏性状分类:
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茎类;芳香类等。

按园林用途的分类:
风景林木类;.行道树类;孤散植类;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类;花2 坛类;盆花类;水生花卉类;切花类。

•园林、果树、蔬菜等都有行业上结合形态、习性、生态、分布、功能应用综合考虑的实用分类系统。

观叶一红枫;观姿一苏铁;观花一马缨丹;观果一佛手・・・(2)品种类型分类
品种分类是结合植物学和人为分类方法,按照适当的分类标准,将某种(某类)栽培植物的品种划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包含许多品种。

比如现代月季品种的园艺分类,可分为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灌木月季,地被月季不同类型,每一类又包含许多品种。

三、园林植物的命名
植物的名称:
学名;普通名;地方名;品种名
(一)植物学的命名一一植物学名
1、植物学名概念:
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进行命名,这样的植物名叫作学名。

其它任何文字所命的名称都不能称作学名。

2、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
用于对种(species)一级植物命名。

植物种名(双名法)书写表达形式为:
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或缩写
⑴组成公式: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缩写)
桑树MorusalbaL. ( Morus + alba + L.)
月季Rosa chinensisJacq. (Rosa + chinensis + Jacq.)
(二)园林栽培植物及品种的命名
1.栽培植物命名注意事项:
野生引入栽培的植物命名:
保留与植物学分类相同学名和地方名。

不称为品种。

人工选育品种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命名。

2.品种命名方式:
品种的命名是在植物双名法为基础上制定的。

一般表达方式为:
属名+种加词+品种名称或者:
属名+品种名称
四.不同分类方法的实践意义
1、植物学方法
(1)分类层次关系严谨,一般不会有交叉重复的问题,文献检索、查找方便,。

(2)表明各种植物间系统上的亲缘关系,在相关实际工作中有指导意义。

(3)专业性太强,较难普及与熟悉,不熟悉也就难于利用其优点;
(4)有时单纯的植物学分类在具体行业工作中的操作指导性不如实用分类法。

2、实用分类方法(人为分类法)
(1)不需要过多地去考虑植物学分类的等级、形态特征,简单明了,行业性操作指导强,方便行业应用与交流。

不同的人为分类,所用的标准和体现的意义各有侧重,应用意义也不同。

(2)植物间分类关系不如植物学分类严谨,往往会出现植物分类地位交叉、变化现象,常造成植物分类地位的多样性与不唯一性。

(3)大多情况下不能反映植物的亲源关系,在认识植物的性质和植物鉴别上局限性。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