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分类方法:植物学分类法园艺分类法综合分类方法---植物学与园艺学▲园艺学分类法:按果树生物学特性或生态适应性,对特性相近的果树进行归类,对于果树栽培和科研具实用价值。
一)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1.根据冬季叶幕特性分类2.根据植株形态特征分类3.根据果实结构分类3.亚热带果树4.热带果树内,明显表现出果树与环境的统一;根据果树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高度一致性规律,把我国划分多个果树自然分布地带,这些地带简称为果树带。
2.果树带划分的意义▲果树带的划分,反映了果树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可以作为制定果树发展规划、建立果树生产基地、制定果树增产措施以及果树引种和育种的理论依据。
▲自然环境条件和果树本身都在不断变化,不能理解为不可逾越的永久固定的界限。
▲通过品种培育以及小气候条件的选择可以创造果树的生态环境。
3.果实带划分的方法与依据主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气温、降水、海拔、纬度等)▲果树的自然分布实况和参考过去的果树带划分的方法。
二.我国的果树带(一)热带常绿果树带(二)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三)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四)温带落叶果树带(五)旱温落叶果树带(六)干寒落叶果树带(七)耐寒落叶果树带(八)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一)热带常绿果树带1.范围:北回归线(北纬24°)以南,广东的潮安、从化,广西的梧州、白色,云南的开远、临沧、盈江,福建的漳州,台湾台中以南。
2.环境及气候:热量最丰富、降雨量最多、终年无霜3.主要果树种类热带果树亚热带果树二)亚热带常绿果树带1.范围第一条果实带以北,江西全省、福建大部分、两广的北部、湖南溆浦县以东、浙江宁波金华以南,安徽屯溪和宿松县,湖北南缘。
2.环境及气候:暖热湿润3.主要果树种类:亚热带常绿果树落叶果树4.主要名产区及品种:▲江西全省属这一果树带▲果树种类多、品质好三)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1.范围第二条果树带以西,包括云南大部、贵州全省、四川平武泸定西昌以东、湖南黔阳慈利以西、湖北宜昌均县以西,陕西南部,甘肃南端的文县。
2.环境及气候▲地形复杂▲小气候特点明显▲果树的垂直分布极为明显3.主要果树种类常绿、落叶果树混交,热带、亚热带、温带果树均有分布;▲果树的垂直分布极为明显;▲高海拔、紫外线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果实品质尚佳。
(四)温带落叶果树带1.范围:第二、三条果树带以北,包括江苏、山东全省,安徽河南大部分,湖北宜昌以东,河北承德、怀柔、陕西武乡、辽宁鞍山北栗以南,陕西的大荔、商县,浙江北部。
2.环境及气候地势平坦、海拔低3.主要果树种类落叶果树种类品种最多、数量大,是我国苹果、梨的最大的生产基地。
4.主要名产区及品种:▲是除柑橘以外其他大宗果树的主要分布地带和主产区,包括苹果、梨、葡萄、桃,此外还是板栗、枣、柿、核桃、银杏、杏等果树的主产区。
(五)旱温落叶果树带1.范围:第三、四果树带西北。
2.环境及气候气候干冷海拔较高日照较充足无霜期较短3.主要果树种类:苹果、梨、葡萄、核桃、桃、柿、杏(六)干寒落叶果树带1.范围内蒙古全部,宁、甘、辽的西北,黑、吉西部,河北张家口以北2.环境及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只有280mm/年日照强海拔高较寒冷3.主要果树种类小苹果、葡萄、新疆梨、秋子梨(七)耐寒落叶果树带1.范围我国的东北角。
辽阳以北,吉林通辽、黑龙江齐齐哈尔以东2.环境及气候纬度最高的果树带气候最冷3.主要果树种类耐寒果树小苹果、加拿大李(八)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1.范围西藏、青海、新疆南端、甘肃西南2.环境及气候海拔最高3000-4000m 干燥、气温低、降雨量少3.主要果树种类只有少量的李、杏分布一.果树的生命周期的意义种子植物在某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因此称之为生命周期。
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一)幼年阶段----童期▲童期: 是指从萌芽到具备开花潜能时期。
这一阶段只有由于生长而不能诱导开花。
▲童期的长短: 植物的一种遗存属性,童期的长短也受环境的影响▲果树童期的表现:1.形态表现2.组织结构3.生理生化特征(1)童期枝条的呼吸强度高(2)枝条的总氮和不溶性氮较低(3)童期的枝条糖、淀粉、蛋白质、果胶等比成年枝条低(4)酶及酶的活性比成年枝条低(5)遗传物质RNA/DNA、RNA比成年枝条低(6)促进生长的激素如赤霉素比成年枝条高4.抗逆性▲童期至成年期的过程不可逆转(二)成年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1.结果初期2.结果盛期3.结果后期(三)衰老期特点:树势衰弱,生长量变小,结果枝和结果母枝数量少质量差,枝干的更新能力弱;结果量变少,果实变小,质量差;抗性弱。
一.果树的年生长周期的概念▲果树年生长周期:果树一年当中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的一系列变化▲物候期: 与季节性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生长发育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物候期的特点:1.物候期的顺序性2.物候期的重演性3.物候期的重叠性(一)果树根系的类型1.实生根系2.茎源根系3.根孽根系1.实生根系▲概念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特点主根发达、根系分布较深,对根际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个体间差异大。
主要用于果树砧木的繁殖。
2.茎源根系▲概念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
▲特点主根不发达、根系分布较浅,对根际环境的适应力不如实生根系,个体间差异小。
3.根孽根系▲概念在根段(根孽)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成根系,最后形成独立的植株,称为根孽根系。
如枣、石榴。
▲特点与茎源根系相似3.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称为根茎▲真根颈与假根颈▲根颈的意义是物质上下交流的必经之路;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
(一)菌根的概念和类型▲菌根-------果树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的共生体▲外生菌根------菌丝只能进入皮层的细胞间隙,而不能进入到细胞内,在根系表面发育形成短而粗的分枝,其上生长着菌丝束。
如:石榴科、柿树科、胡桃科、壳斗科、葡萄科▲内生菌根------菌丝进入细胞内,根系表面不见菌丝束。
如柑橘属、苹果、樱桃、芒果、桃、番木瓜。
▲兼生菌根----▲根瘤----植物根系与根瘤细菌的共生结构。
如杨梅。
(二)根瘤和菌根的作用1.扩大吸收范围,增加吸收能力2.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菌根真菌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和维生素。
3.促进果树的糖代谢4.提高果树的抗病力(一)芽的类型1.按芽是否开花分为(1)叶芽(2)花芽1)纯花芽2)混合芽2.按芽的结构分为裸芽被芽3.按芽的着生的形式分为单芽覆芽复位芽4.按芽着生的位置分为定芽不定芽真顶芽顶芽假顶芽具有自剪现象如柑橘、板栗、柿、杏、猕猴桃。
腋芽▲自剪现象----当枝梢生长到一定时期,其顶端木栓化枯萎而停止生长,且不形成顶芽5.按芽的活动状态分为活动芽潜伏芽(隐芽、盲芽)▲盲节---有的果树枝条的基部数节的叶腋中只有隐芽而称为盲节(三)芽的特性1.芽的异质性枝条不同部位的芽,在其形成过程中因为营养状况、激素、气候条件的不同,造成它们在质量(大小、开花与否)上的差异。
称为芽的异质性。
2.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3.芽的萌芽力与成枝力萌芽力----枝条上的芽能抽生枝叶的能力称为萌芽力成枝力----萌芽后可以生长发育成为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4.芽的潜伏性、潜伏力与恢复力芽内分化-----中短梢的顶芽在中短梢萌发之前就已经分化形成。
这种现象称为芽内分化▲芽外分化-----长梢的顶芽在长梢萌发抽生后才分化形成。
这种现象称为芽外分化。
(三)顶端优势与层性1.顶端优势(1)顶端优势的含义顶端分生组织或上部的芽(枝)对下部的腋芽(侧枝)的抑制现象。
(2)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顶部产生的生长素向下移动,造成生长素浓度自上而下逐渐增高,使下部腋芽和侧枝被抑制;同时,根系中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生长活跃部分集中。
2.层性(1)层性的含义是指主枝在树干上形成层状排列的特性。
(2)层性的形成是由芽的异质性和顶端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3.枝的生长势与分枝角度、垂直优势▲垂直优势直立枝条生长势强于水平枝条▲位置优势树冠上部枝条生长势强于下部枝条枝梢着生的位置和姿势(一)花芽分化的概念▲花芽分化-------由叶芽状态转为花芽状态的过程。
即果树的芽轴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它包括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
▲生理分化-------生长点内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变为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形态分化------完成生理分化后,从花原基最初形成至各花器官形成完成。
(花芽形成-------从花芽与叶芽有所区别起,逐步分化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和花序原始体。
)三.果树花芽分化的特点(一)花芽分化的长期性(二)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三)花芽分化的不可逆性二.授粉与受精(一)受精过程(二)有效授粉期(三)雌雄异熟与雌雄蕊不等长▲雌雄异熟: 雌雄同株或异株的果树,雌蕊和雄蕊的成熟期不一致▲雌雄蕊不等长: 通常花丝略高于柱头,雌雄不等长是指花丝与柱头齐平和低于柱头的现象。
(四)自交或异交▲自花授粉与自花结实:同一品种(系)间(不同植株)的授粉。
植物学的自花授粉的概念是指同一植株不同花朵间的授粉。
▲闭花授粉:花朵尚未完全开发时,同一朵花自己的花粉在自己的柱头上进行授粉。
▲异花授粉与异花结实:不同品种(系)间的授粉。
植物学的异花授粉的概念是指不同植株(无论是否同一品种)不同花朵间的授粉。
▲自花能孕与自花不孕:是否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胚)▲异花能孕与异花不孕▲异花不亲和:雌雄配子都具有生活力,但不能授粉受精相互不亲和部分不亲和(五)单性结实▲单性结实:未经过授粉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
▲刺激性单性结实物理刺激、化学刺激、花粉刺激▲自动型单性结实▲伪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一般没有种子,但没有种子的果实不一定都是单性结实的。
这就是受精后的幼胚在早期发育中早夭了,形成的败育性无核果。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授粉受精也能产生具有发芽力的种子(胚)(通常是无性胚)的现象。
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和伪受精。
(二)落花落果▲生理落果:由于果树树体自身原因(并非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所造成的落果现象称为生理落果。
分为早期落果和采前(采收期前3-4周开始)落果。
1.脱落机理2.落花落果规律早期落花落果一般2-3次,从谢花开始3.影响落花落果的因素4.防止措施(二)果实生长型果实体积,纵横径或鲜重的变化曲线图型。
称为果实生长型1.S型(1)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如甜橙(2)由子房以外部分发育的果实如枇杷、梨、苹果、草莓、菠萝、香蕉(3)核果类的扁桃(4)坚果类的栗、核桃2.双S型果实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生长缓慢期。
可能是由于种子的快速发育而导致果实的其他部分的生长发育速度减缓。
(1)大部分核果类如桃、李、杏、樱桃、橄榄(2)无花果、穗醋栗、树莓、越橘、枣、柿3.三S型猕猴桃,但有争议(三)果实生长的昼夜变化⏹一天中,果实昼缩夜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