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心,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和精髓内涵。

2.2.2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态度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教学内容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历史演变和主要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艺术、音乐舞蹈等。

3.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
本部分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包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等。

3.3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本部分主要介绍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

4.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阅读、演示、实践等,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5.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运用和态度表现。

3.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艺术特
点和文化内涵。

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
音乐的发展历程;
2.能欣赏传统音乐作品;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
戏曲的发展历程;
2.能欣赏传统戏曲作品;
3.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1.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8第八章中国传统节日
2.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俗;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熟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
起源和发展;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
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
1.熟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2.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
起源和发展;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
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为了检测教与学的效果,给学生以督促和激励,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出勤。

其中,课堂表现占30%,作业完成情况占50%,出勤情况占20%。

通过
教学考核,旨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能力,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学生形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格素养。

4.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实用美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其他所有研究材料和辅助设施,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生活资源等等。

我们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网站,进行交流研究和资源共享。

4.5教学队伍建设建议:
本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

建议教师不断研究和更新传统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支持,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