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悟青春》教学设计

《感悟青春》教学设计

《感悟青春》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新课程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恰当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框“感悟青春”。

具有呈上启下的作用。

由“青春误读和青春畅想”两目内容组成,帮助学生纠正关于青春期的错误观念行为方面的认识误区。

引导学生对成长,青春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从只关心自己的身心变化提升到精神上的追求。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但对青春期的各方面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对青春的内涵需要进一步理解,感悟,所以《感悟青春》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很有必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对于青春的内涵有较正确的认识和较深刻的利解。

2、能力目标: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对青春期的内涵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体会青春的内涵,积极主动迎接、创造美好的青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春误读,需要通过彼此的尊重来体会青春成长的美好。

难点:青春畅想,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探究合作法、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青春的诗歌或散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敲开了青春的大门,走进了青春,学习和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以及应采取的调适措施。

那么,在青春期,我们还容易出现哪些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呢?我们有怎样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愉快地渡过自己的青春期,让青春无限美好。

在这一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继续我们的青春之旅,在这个旅程中去体验青春,感悟青春。

设计意图:联想上一节课的内容,设疑,既能温故知新,又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从而可以唤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能乎应标题,自然导入。

引出课题:感悟青春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青春误读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青春误读一、课件展示张强同学给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最近我们班上的同学特别喜欢给别人起绰号,宋虎长得胖一点他们叫他“大熊猫”,杨杨长得高一点他们又叫他“长颈鹿”,而我长得黑一点,最近又长出了很多体毛,他们就叫我“黑猩猩”,我感到非常尴尬,还有“小刺猬”等、、、、、。

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制止不注他们,建议老师管管他们的行为。

教师:对与上述张强同学的建议青同学们讨论对策,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让小组长把讨论结果汇总,再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很多同学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来说三到四有时候随意给别人起绰号,这种行为虽然没有恶意,但可能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同学产生自卑心理,这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尽量避免之,同学之间要彼此尊重。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身边事例,可以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认识。

过渡语:我们有些同学最近特反感父母和老师,动不动就顶撞耍态度,发脾气,有些同学还因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或者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为追求个性,过渡标新立异。

如衣着的潮流,发型的时
尚。

2、青春误读(二)、个性与独立。

课件展示1、一些非主流的图片和第40面的“小刚和妈妈”的故事情景。

2、同龄人的故事:小方的朋友小月最近迷上了流行音乐,坐着站着都要唱上几曲有时候自习课,全班静悄悄的,她忽然就来上一句,身边的同学都怨声载道。

小方劝她,流行音乐可以在课余时间唱,应该专心学习。

小月非但不听,反而疏远了小方。

她认为小方没有个性,不成熟,还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教师:观察和阅读以上情景故事,说一说,议一议
(1)、小刚理解的“酷和小月理解的个性”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刚和小月不听别人的劝告是出于什么心理?
(3)、小刚和小月是怎样理解“长大”和“成熟”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点拨:小刚和小月都希望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所以他们在装扮和行为上追求标新立异。

而真正的个性在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托依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

当然,就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为“哥们义气”、“姐们义气”大打出手,辨别不了是非等。

所以希望同学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的个性与独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便于讲解知识点,可以以小见大。

让学生明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与独立。

过渡语: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男女关系过于敏感。

问:男女同学要不要交往?
3、青春误读(三)、男女同学交往。

课件展示第40面小菲的日记
学生阅读后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教师注意引导汇总(1)、小菲担心的是怕别人议论损害自己的形象。

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她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

同时她还不能真正理解友谊的含义。

(2)、不赞成小菲的处理方式。

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和同学正常交往,培养真摯的友誼,而是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表現。

因此男女同學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4、强化练习:课件展示小琼和小东都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互认识了,并且相互产生了好感。

于是小东就经常以各种名义找小琼去逛街或去玩,一个学期过去了,小琼和小东的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明显下降了。

老师多次找他们谈心,他们仍然
不为所动。

教师:你身边有没有小琼和小东这样的同学吗?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交往?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渴望与异性同学的交流与交往的正常心理表现,但是他们俩交往影响了学习,而且他们不听老师的劝告,一意孤行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异性交往要把握分寸。

设计意图:针对中学生特别敏感的问题,利用情景教学,和学生一起剖析男女同学交往存在的误区
过渡语:同学们,青春期还有很多认识和行为的误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探讨,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我们一定会走出青春误区,开始青春畅想吧。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青春畅想
1、青春畅想:
课件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

(1)、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会联想到青春吗?
(2)、为什么会这样联想?说一说理由。

(3)、请同学们把课前搜集到的与青春有关的词语相互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写一篇有关青春的诗歌或散文。

教师小结:关于青春我们会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甚至会用很多美丽的语言描写青春。

设计意图:利用向日葵、春天、等、、、、图片让学生尽情的联想,尽情的抒发一下青春的情怀。

从而感悟青春的意义。

2、解读青春的意义:
朗诵第41面内容,理解并续写,看谁写得好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青春是什么?青春不仅仅是随着年龄得增长而带来身体得变化,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得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得一种全新得感觉。

3、青春是否永恒
有人说,青春是流星虽然绚烂却很短暂;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

你认为决定青春是什么因素?
课件展示“一位79岁拿了博士学位得德国老夫人得故事”。

让学生思考:从这位老夫人身上你认为青春有年龄限制吗?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使学生认识到青春的真正内涵。

(三)、课堂总结:
青春是活力得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气和意志。

有了这些,我们便有了克服怯懦得勇气和冒险得魄力。

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得一切,使我们享受人生竞赛得乐趣。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写一篇又关青春的散文或诗歌。

六、板书设计:
取笑同学的生理变化
青春误读误把逞强当成长
对男女同学的关系过于敏感
感悟青春
青春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青春畅想青春更多体现在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
青春是活力的象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