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个训练环节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的 目标主要通过综合性实验来实现。第二个环节的 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只对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提 供给学生的实验仪器作简单介绍,对实验中存在 的问题一般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的指导方式采 用启发式,偏重对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检查。 这一个环节的训练内容较第一个环节在复杂性、 难度上均有所提高,即要考虑能掌握、综合运用 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验的时代性和先进 性,畜牧兽医的部分科研成果将要依据其难易程 度、适用范围和市场前景等逐步过渡和移植到综 合实验阶段,使学生尽早接触有使用价值的、有 创造性的和前沿学科的实验研究,同时要让学生 学会使用一些较先进的高级的仪器设备。在实验 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郜大琨、张勇、韩国跃.中国古典舞基训[M]北京.北 京舞蹈学院.1989.2:4-5.
作者简介:程家跃(1958–),四川内江人,内江 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研究。
加强规范化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孙瑜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作者总结了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的一些方法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双琦,巫建坤. 重视实验环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 ,17(2):112. [2]邓志良等. 深化实验体制改革,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 系[J]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6):111.
作者简介:孙瑜(1980-),女,山东栖霞人,毕业于山 东大学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青岛农业大学人文与 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1.新形势对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1.1 管理体制的转变 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已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 需要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种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动 手能力。因此,高校实验室就须打破单一性的实 验教学模式。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 形势,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近 几年学院为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实验室管理 体制,实现实验室综合管理效益,一直在不断探 索、改革。将原有的以教研室管理为模式的实验 室进行调整、重组与新建,组建了以动科院管理 为主的实验室新体系。 1.2 调整重组后的实验室新体系具有的特点 1.2.1 实验室的设置遵循了大学科、宽口径 的原则,保证实验仪器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例如,将原来18个小而分散的实验室重组 合并为3个跨院、教研室管理的相对集中的大学 科实验室,克服了过去那种“小而全”低水平 的重复建设,保证了实验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1.2.2 专业课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本着专 业发展的长远性和普遍性原则 对于那些涉及面窄小的专业课实验教学融 合在大专业实验室中进行,不设置那种临时性 “昙花”式的专业课实验室,尽可能避免造成 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 1.2.3 新建了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体的动物 科技公共实验室 以动物医学专业课为主体的动物医学实验 室;以动物生产专业课为主体的动物生产实验 室。设置了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动物生殖发育 与基因工程研究所、动物疾病研究所、生物制 品研究所、动物医院等,保证了教学与科研的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特点 调查与研究
杨直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摘要】个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不同的归因,不同的归因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成功期 望,进而导致不同的成就行为,最终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 成功和失败,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在自我心理层面做出不同解释,也同样会影响个体进一步的深造。本文旨 在通过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学习活动的规律,提高学 业方面的成就,增强大学生的行为效能感。
2.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举措 2.1 抓好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 动科院从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实验教 学的组织与实施、实验教学的检查与考核评估 到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进行了探索,强调“理 论教育、实践教育”并重,突出实践、实验教 学环节,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1.1 规范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大纲 根据学校的总目标和总教学计划,学院制 定出每门实验课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 纲。每门实验课均有稳定的实验教材、讲义和 教学指导用书。实验中心根据每学期的实验教 学计划制订实验课程总表,并严格按实验课程 表运行和检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 2.1.2 规范实验项目管理 凡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实验项目统一印 制成实验项目卡片,规范每个实验项目仪器 设备配套数和实验用低值易耗材料等相关要 求和内容,划拨相应实验维持费、设备费, 配备相应的实验指导人员和实验场地,以保 证实验教学的规范和实验开出率。实验项目 卡片也能反映出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也能 为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统计有关数据、配备 仪器设备提供依据。 2.2 实验环节的设计 实验教学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涵是训 练环节,它覆盖了实验教学中的每个平台。 第一个训练环节即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 养,培养的目标主要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实现。第 一个环节的实验教学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对实验内 容、原理、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进行讲解,并进行必要的示范,学生按实验指导 书指导步骤做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进行 具体的辅导和帮助。这一层次的训练内容为: (1)基本教学规范、标准操作和演示观摩。还 将由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答疑和帮助,初步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
1.问题提出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是人们 普遍关心,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大学 生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日常社会生活 中,几乎时时处处都可能获得成功或失败,而 且当他们面对成功或失败时,几乎总会有意无 意地对其原因进行寻查或探索。当某一结果出 现时,尤其当这种结果是失败的或预料之外的 时候,无论学生本人还是教师往往都要寻找这 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归因。而所谓归因 (attribution),通俗的说就是寻求结果的原 因。具体地说,就是指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 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F.Heider)提出, 后来经戴维斯(E.Davis)、凯利(H.H.Kelly)和 韦纳(Weiner)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 论体系。 那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业成 败归因有何特点?学业成败结果归因又会对他 们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探讨大 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有 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学业成败的规律,提高学业 方面的成就,增强大学生的行为效能感,改变 自己对能力的错误判断。 2.研究方法 2.1 被试的选取 从山东理工大学按年级、学科进行分层 抽样,抽取被试共710的人,实际参加被试698 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98份,回收692份,剔 出无效问卷11份,最终有效问卷681人,有效回 收率98.41%。其中男生273人,女生408人;文 科生358人,理科生323人;来自农村学生457 人,来自城市学生224人。之所以选择山东理 工大学的学生,是因为该校是一所综合性理工 科大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 2.2 评估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成就归因特点调查问 卷》测量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特点,学业成就 归因只是该问卷中的一个方面。《大学生成就 归因特点调查问卷》的理论建构是:借鉴和吸 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外成就归因研 究的有关理论,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资料和个
虽然动科学院从实验室建设、管理改革着 手,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 面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验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今后仍然 要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深 化学院教学与管理的改革,从而达到了不断强 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努力使实验教学 质量和教学效果稳步提高。
10igure·Management Vision
学生自由思考并准备实验方案的能力;(2)实 验基本操作的培养,主要将最基础和必不可少的 基本训练和操作集成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实施,从 而避免多门实验课程中此类操作的低效率重复。 如动物医学专业的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与给药 方法、灭菌实验、离体实验方法等实验内容; (3)开展实验基本操作的组合性小型实验,使 学生通过实验的培训和实做,融汇贯通并实际掌 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这类组合性实验包括参 数测定、数据合成、误差分析等。
【关键词】农业院校;规范化管理;实验教学;办学效益
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作用。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 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开展 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如何建设和管 理好实验室,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 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认真研究 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动物科技学院从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着手,深化实验教学改 革,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 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基本要求。 在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方面,学院每年
都要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新需求,不 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比如,为了全面提 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学院统一加强 对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和 开发利用,并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测试等 多项技术服务。逐步实现了校内资源的社会共 享,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时代人物· 管理视野
Times Figure·Management Vision
学生把从“做不到”的提高到“想得到”“讲 得出”,把从“想得到”“讲得出”的,转化 为理论教学中“做得到”的,是教材要强调的 又一个内容。
2.2.3 熟悉阶段 就是高师学生通过四年学习都完成不了 的动作和组合。如:复合跳、转、翻组合以及 舞 蹈 中 常 见 的 毯 技 课 动 作 ——单 蛮 子 、 前 后 软翻、踺子等。这些训练内容虽然学生掌握不 了,教材不能因为学生做不到而不选择,忽略 对该动作做法的示范与介绍,相反要在该部分 中增加教师示范内容,强化理论教学知识,渗 透教学方法、步骤、要领,让学生在教师的示 范与介绍中,能想得到,讲得出、直至“做得 到”,重视学生教学示范课的开设,让学生在 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熟悉 传授要旨。 3.教材的建设应贴近中小学实际,具有师 范特点 科学系统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系统的教材 为前提条件。目前,在高师舞蹈教育的教材 体系中,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教材体 系。大部分教材都是沿用专业院校的教材, 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针对性较差。对于 怎样提高和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的舞蹈综合能力方面,却没有一套切实可用 的教材。对教材科学系统地研究和建设,要 从教材改革入手,构建既有理论、又有操作 性和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要紧密结 合当代教育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与舞蹈文化相关的 专业与学科,加强舞蹈教育中的文化素养, 使教材更加丰富和系统。要根据生源素质的 特点,贴近中小学实际,突出高师舞蹈教育 的师范性,能够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 到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达到在讲台上是个 称职的老师,在舞台上是个合格的演员,在 各项文艺活动中是个出色的创作者和组织者 的水平。师范院校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超前 的创新意识、敏锐的思维透视力、多层次结 构的、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人才, 才能将艺术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为全面推行 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这些构想只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所常 常面临、接触并且思考的问题。当然也清楚地 知道,我们所能看到的远不止这些。为此我们 热切希望有关部门,在抓舞蹈的学术和理论研 究的同时,抓好师范舞蹈基本功教材建设是重 中之重任务,因为它是推动我国舞蹈事业发展 的基础和园地。让舞蹈教育的改革真正落到实 处,否则,它将直接制约着舞蹈学科建设,影 响着它的生存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