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数学提高题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数学提高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培优题1、△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30㎝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O,且∠ABC=36°,∠C=76°,求∠DAF和∠DOE的度数.3.在边长为3的等边△ABC的AB边上任取一点D,作DF⊥AC交AC于F,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E=AD,连接DE交AC于G,求FG的值。

4.(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试说明∠BOC=90°+21∠A。

(2)如图所示,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ACB的外角平分线,试说明∠D=90°-21∠A。

(3)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试说明∠A=2∠D。

FDEBAGABCDE图2FEC AD5.已知,AC⊥CE,AC=CE,∠ABC=∠EDC=900,证明:BD=AB+ED.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AE,BF交于点O,∠AOF=90°.求证:BE=CF.7.(1)把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即EC=CD,AC=BC)如图1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1)ΔACD≌ΔBCE (2)AF⊥BE.AB COAB CDAB CD(1)(2)(3)EDCAHFC(2)把左边的小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放置,问AF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8. 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H ,①求证:△BCE ≌△ACD ;②求证:CF=CH ;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④FH||BD.9.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B10.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11.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12、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O 为BC (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 =BM ,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AE=BD,连结EC、ED,求证:CE=DE14、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90°,BD平分∠ABC,DE⊥BC且BC=10,求△DCE的周长。

15. 已知:如图2,在∆ABC中,AB AC>,AM是BC边的中线。

求证:()AM AB AC>-12CAMBD图216. 如图3,∠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

求证:AM平分DAB。

17. 已知如图4,△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C是顶角(∠BDC)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它的两边分别交AB于M,交AC于N,连结MN。

求证:∆AMN的周长等于2。

A BCOMN18. 如图5,已知:点C 是∠FAE 的平分线AC 上一点,CE ⊥AE ,CF ⊥AF ,E 、F 为垂足。

点B 在AE 的延长线上,点D 在AF 上。

若AB =21,AD =9,BC =DC =10。

求AC 的长。

19. 已知:如图6,∆ABC 中,AB =AC ,∠ACB =90°,D 是AC 上一点,AE 垂直BD 的延长线于E ,AE BD =12。

求证:BD 平分∠ABC20. 某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建了一个平面图形为正三角形的花坛。

如图7,在正三角形ABC花坛外有满足条件PB=AB的一棵树P,现要在花坛内装一喷水管D,点D的位置必须满足条件AD=BD,∠DBP=DBC,才能使花坛内全部位置及树P均能得到水管D的喷水,问∠BPD为多少度时,才能达到上述要求?21. 如图所示,AB=AC,∠BAC=90°,M是AC中点,AE⊥BM。

求证:∠AMB=∠CMD22.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BC ,垂足为M 。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E23. 如图,已知:AB C ∆中,AC AB =,D 是BC 上一点,且CA DC DB AD ==,,求BAC ∠的度数。

ABCD24. 已知:如图,AB C ∆中,AB CD AC AB ⊥=,于D 。

求证:DCB 2B AC ∠=∠。

C25. 如图,AB C ∆中, 100=∠=A AC AB ,,BD 平分ABC ∠。

求证:B C B D AD =+。

AD1 B 2E FC26、(1)已知△ABC 中, AE 为角平分线,D 为AE 上一点,且∠BDE =∠CDE ,求证:AB =AC.(2)若把(1)中“AE 角平分线”换为“AE 为高线”,其它条件不变,结论还会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若不成,也请说明理由.27、(1)已知如图①,△ABC 和△ADE 中,AB=AC ,AD=AE ,且∠CAB=∠DAE,连结CE 、BD ,求证:CE=BD 。

(2)将△ADE 绕着A 点旋转,当点C 、E 、D 在一条直线时如图②,上述结论是否成立?(3)旋转到图③时,上述结论成立吗?(4)旋转到图④时,此时点B 、E 、D 在一条直线上,上述结论成立吗?若成立,请就(2)(3)(4)中的一种情况加以说明.28、如图,在R t △ABC 中,∠ACB =450,∠BAC =900,AB =AC ,点D 是AB 的中点,AF ⊥CD 于H 交BC 于F ,BE∥AC 交AF 的延长线于E ,求证:BC 垂直且平分DE.29、已知:三角形ABC 中,∠A =90°,AB =AC ,D③DBECAABCED②A CBE④DBADE①CEDCB A为BC 的中点,(1)写出点D 到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关系(不要证明);(2)如图,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BE =AF ,判定△DE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若E ,F 分别为AB ,CA 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 =AF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30、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AB BC =,120ABC =∠,60MBN =∠,MBN ∠绕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易证AE CF EF +=.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31. 直线CD 经过BCA ∠的顶点C ,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问题:如图1,若90,90BCA α∠=∠=,则EF AF -(填“>”,“<”或“=”号);(2)如图2,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探究EF 、与BE 、AF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图1)A B CDEFM N(图2)AB CDE FMN(图3)AB C D EF MN32、如图,在△ABC 中,,120,AB AC A AB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点, 求证:3BC BD =.33、如图,△ABC 中,,120,AB AC BAC D =∠=︒是BC 的中点,DE AB ⊥于E , 求:AE EB 的值.34. 如图:在△ABC 中,AB=AC,P 为BC 边上任意一点,PF⊥AB 于F,PE⊥AC 于E,若AC 边上的高BD=a . (1)试说明PE +PF=a ;(2)若点P 在BC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重新给出一个关于PE ,PF ,a 的关系式,并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