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 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2.动作时间测定3五.思考题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你使用的CCFL的规格;其次是环境温度;再次是工作的频率。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那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主要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元件的动作得至可调的延时时间,如: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等等。

4实验三信号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DX-8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工作参数。

二.实验原理DX-8型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远距离复归的动作指示。

当继电器工作绕组加入电流时,簧片吸合,带动机械自锁机构动作,使告警指示作用的红牌翻落,同时触点锁紧闭合。

只有在绕组释放电压后,人工手动按压复位按钮,触点才能够释放断开。

1.动作电流的测试实验接线见图3-1,直流电流表位于EPL-19,RP1、RP2采用EPL-14的900?电阻盘,注意接线端的符号(A3、A2、A1、B2、B1)。

检查电阻盘的旋钮是否在逆时针到底位置,确认无误后,合上漏电断路器和EPL-18的220V直流电源,慢慢顺时针调整电阻盘的旋钮,并同时观察直流电流表的读数和光示牌的动作情况。

加大输出电压直至继电器动作,光示牌亮。

此时直流电流表的指示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值。

填入表3-1。

同时观察告警红牌的翻落情况。

断开220V直流电源船形开关,继5篇二:简单电路设计和继电器的应用实验报告简单电路设计和继电器的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继电器控制电路,要求通过调节继电器工作电压控制两个发光管交替工作(发光管与电阻串联)。

发光管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5.6V,要求发光管工作电流一个为10mA,另一个为5mA(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按2V设计)。

(2)将发光管工作电路电源电压的直流换成3Vrms正弦信号,调节频率从1Hz变化到100Hz,观察LED的发光情况,并记录100Hz时发光管上电压波形。

]二.实验原理(1)建立仿真电路图(2)理论分析红色放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V,LED1的电流为10mA,LED2的电流为5mA三.实验数据(1)仿真结果(2)实验数据仿真结果为LED1的管压降为2.039V电流10.0268mA,LED2的管压降为2.028V,电流5.0272mA。

频率为100Hz时的发光管的电压波形如上图。

四.数据处理五.实验结论(1)设计1的仿真电路符合实验电路的基本要求。

(2)观察到随频率增加,LED亮的次数增加,当频率为100Hz时,电压变化如图示,亮灭变化也相同。

篇三:电气控制实训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总结报告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班级: xxxx姓名:xxxx学号: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一日实训目的这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学习PLC的实践接线和程序的编写。

同时学会分析、排除线路故障的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增强实际连接控制电路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在实践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找到自己的不足,让以后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

实训内容实训一: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2、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3、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

按时间原则控制鼠笼式电动机Y-△降压自动换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当接触器KM1、KM2主触头闭合,KM3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Y连接;而当接触器KM1和KM3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连接。

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若能先使KM1和KM2得电闭合,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使KM2失电断开,而后使KM3得电闭合,则电动机就能实现降压起动后自动转换到正常工作运转。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让我对电路接线有了更深的了解。

实训二: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提高按图接线的能力2.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熟悉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方法。

二、原理说明反接制动的关键在于电动机电源相序的改变,且当转速下降到接近于零时,能自动将电源切除,为此采用了速度继电器来检测电动机的速度变化。

120-3000r/min范围内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当转速低于100r/min时,其触点恢复原位。

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F2,接触器QA1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MA通电旋转。

在电动机正常运动时,速度继电器BS的常开触点闭合,为反接制动做好了准备。

停车时,按下按钮SF1,其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QA1线圈断电,电动机MA脱离电源由于此时电动机的惯性转数还很高,BS的常开触点仍然处于闭合状态,所以,当SF1常开触点闭合时,反接制动接触器QA2线圈通电并自锁,其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定子绕组得到与正常运转相序相反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进入反接制动状态,电动机转数迅速下降。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速度继电器动作值时,速度继电器常开触点复位,接触器QA2线圈电路被切断,反接制动结束。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的实训中,要求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的保护、自锁、等的理解。

学会速度继电器的原理,在确保电路与元器件安全的情况下让电动机快速停止,这个实验让我对电气的灵活使用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三: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PLC改造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车往返运动自动控制的设计。

2. 通过实验练习加强对“与”“或”“非”等基本指令的理解和应用。

二、原理说明:把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西门子s7-200 的PLC 中进行调试,下载好后我们打开在线控制面板进行调试,看运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把控制面板上的I0.2F 置位为按钮按下去,即I0.2 接通,表示断路器QF 合上。

按下启动按钮I0.0F(SB2)即I0.0 接通此时电动机星形启动,Q0.0 和Q0.1 有输出,实验接线图中表示这两个的灯L1 和L2 都亮同时驱动时间计数器,当计时器计到10S 时切换为三角型启动,此时Q0.1 无输出,Q0.2 有输出,则此时Q0.0 和Q0.2 有输出,电机三角星运行。

接线面板上的L 1 和L3 灯亮。

按下在线面板上的I0.1F 后(I0.1 接通)此时电动机停止运行。

所有的输出点都无输出。

这个实训我们是三个人一组完成的实验,这个实验让我对PLC 控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它只要改变程序就可以灵活的控制电路,不像硬件控制电路,一旦要改变功能就要大动干戈的重新接线。

这个实训让我对PLC有了深刻的了解。

实验四: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二、原理说明1. 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地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

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设备是交流接触器,其主要构造为:(1) 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

(2) 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还可按吸引线圈得电前后触头的动作状态,分动合(常开)、动断(常闭)两类。

(3) 消弧系统─在切断大电流的触头上装有灭弧罩,以迅速切断电弧。

(4) 接线端子,反作用弹簧等。

2. 在控制回路中常采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来实现自锁和互锁控制。

要求接触器线圈得电后能自动保持动作后的状态,这就是自锁,通常用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来实现,以达到电动机的长期运行,这一动合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使两个电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的控制,称为互锁控制,如为了避免正、反转两个接触器同时得电而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必须增设互锁控制环节。

为操作的方便,也为防止因接触器主触头长期大电流的烧蚀而偶发触头粘连后造成的三相电源短路事故,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的控制环节。

3. 控制按钮通常用以短时通、断小电流的控制回路,以实现近、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等执行部件的起、停或正、反转控制。

按钮是专供人工操作使用。

对于复合按钮,其触点的动作规律是:当按下时,其动断触头先断,动合触头后合;当松手时,则动合触头先断,动断触头后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