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新人教版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 知识清单
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像——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2)特点——“三同一小”。 ①三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c.反应物与生成物 同时存在。 ②一小: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 于”)100%(不能完全转化)。
(2)改变条件,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能把 v 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 v 正>v 逆 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2(g)+C(s) 2CO(g) Δ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方法归纳】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 等。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平衡不一定移动。例如使用催化剂,正 逆反应速率均增加,但是增加后的速率仍然相等,所以平衡不发生移 动。
(2)v(正)增大,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方向。只有 v(正)>v(逆)时,才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最终结果只能“减弱” 条件的改变,但不能“消除”改变。
知识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知识清单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发生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之一,平衡 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问题思考 (1)向含有 2 mol SO2 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 2SO2(g)+O2(g)
2SO3(g),充分反应后生成 SO3 的物质的量___<_____2 mol(填 “<”、“>”或“=”,下同),SO2 的物质的量___>_____0 mol,转化率 ____<____100%。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 正加快( × ) (2)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 SO2 的转化 率( √ ) (3)对于 N2(g)+3H2(g) 2NH3(g)反应达到的平衡,在恒温恒容 下通入 Ne,气体压强增大,而平衡不移动( √ ) (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 )
态即反应就停止了( × )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 充分反
应,达到平衡时 N2、H2、NH3 三者共存( √ ) (5)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 × )
(6)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 达到的限度( √ )
(7)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改变( √ )
(3)表示方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 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2)特征
【方法归纳】 (1)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问题思考 (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此时放热反 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会减小吗? 不会。因为升高温度 v 吸和 v 放均增大,但二者增大的程度不同,v 吸增 大的程度大于 v 放增大的程度,故 v 吸和 v 放不再相等,v 吸>v 放,原平衡 被破坏,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降温则相反。
(2)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可以从正反应方向建立,也可以从逆反应 方向建立。
(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 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 定相等。
(4)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但不一定相等。
自测诊断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H2+O2 点燃,2H2O 和 2H2O 电解,2H2+O2↑是可逆反应( × ) (2)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 ) (3)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
(4)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 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 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只会使其他 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本身的转化率会降低。
(5)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 影响。
自测诊断
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命题探究 本讲的主要考查内容有: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 (2)对化学平衡移动中相关量的变化分析。 预计 2017 年高考既会保持对传统知识点的考查,如化学平衡状态 的判断,有关平衡的计算等;又会适当增加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复 习备考时多注重以下两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勒夏特列原理 在其他平衡体系中的应用等。
(2)对可逆反应 N2+3H2 2NH3,若某一时刻,v 正(N2)=v 逆(NH3)。 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应向哪个方向 进行? 不是平衡状态;因为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的,反 应速率与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v 正(N2)=v 逆(NH3)
时,v正1N2>v逆N2 H3,正、逆反应速率并不相等,而是正反应速率大 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①增加 C,平衡_不__移__动___,c(CO)___不__变___。 ② 减 小 密 闭 容 器 体 积 , 保 持 温 度 不 变 , 则 平 衡向__逆__反__应__方__向 _ ,移动 c(CO2)__增__大____。 ③通入 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不__移__动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