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供应商管理 PPT课件-PPT课件
供应商管理 PPT课件-PPT课件
戴尔
华为
移动
最终用户
采购与供应管理
物料管理
配送管理
后勤管理
需求方
供应链管理
供应过程及其信息流
采购管理模式的转变
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转变 从采购供应向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
供应过程及其信息流
1. 2. 3. 4.
采购系统的工作程序
发现需求 对需求进行准确描述 确定可能的供应商 确定价格和采购条件
供应商的控制-合同和分包合同管理
合同综合管理:从准备到结束采购的所 有活动 日常管理:如何实现和控制这些必要活 动
供应商的控制-货物的接受和拒收
检验合格,接收
并不表示放弃索赔的权利
拒收货物
必须在交付货物后的合理时间内
供应商的控制-供应商的日常控制
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内部采购需求与采购活动的信息 -管理外部市场信息与供应商信息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外包
-将公司的某些内部活动和决策权交给外部供 应商的行为; -远远不止通常意义的采购或咨询合约; -移交的不止是业务本身,同时还有资源;
两个名词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原始设备生产商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原始设计制造商
案例
4、以上都符合要求后,要求供应商送样品确认; 5、样品确认合格后,需对建立供应是档案表(包括
企业模式、发展方向、注册资金、研发人数、管理
人数、员工数、企业组织结构图、营业执照、税务
登记证、产品质量证书等);
6、正式供货前双方须签订一份供货质量协议书, 当发出质量时有个依据,同时也可以监督供应商。
原因
企业对于进货的监督环节出现了问题; 表现在于由于彼此相熟而导致必要品管 监督流程没有执行; 这个说明买手权利过于集中,而仓库进 货流程,相关的产品检查职能没有履行 到位。
误区
通常认为,大家合作越久就可以越互相信任
供应商管理
供应过程及其信息流
从采购到供应链管理
1939年 以前文书 1940年-194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易 1950年-1969年 管理的着重点
1990-2019年 融入企业战略
1900-1989年 采购策略
典型的供应链管理结构
一级供应商 二级供应商 一级用户 二级用户
核心企业
英特尔 供应方
案例
一家超市因为急需要一批产品进行销售, 所以未对一家长久合作的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质 量检查就直接放进卖场,结果出了质量问题。
请问这是在供应商管理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案例
这个问题一般是没有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而直接进货而造成的!
亡羊补牢:
1、商场所进物料时,先预备挑选几家供应商;
2、现场到供应商生产场地进行考察,主要包括卫 生、品质、交期、生产流程等方面,是否有一个 完整的管理系统来保证产品是合格的; 3、要求厂方出示卫生部门有效的经营许可证;
注重供应商产品的质量
多目标优化方法
允许不同的评价准则按照各自的度量单位进行 比较,减少了把不同度量单位转换为同一单位 的过程。
供应商的控制
控制什么?
包括供应品价格与成本分析、资格认证、 谈判、接收、日常控制及绩效衡量等。
供应商的控制-供应品价格与成本分析
成本法
寻求成本较低的供应商。
市场法
价格由市场决定,可能与成本不直接相关。
整体成本分析
除采购价格外,还存在大量的附加成本。 柯达公司,整体成本是采购价格的3.67倍。
供应商的控制-供应商资格认证
涉及质量保证程序、试验、检验 和质量控制。
供应商的控制-采购和供应谈判
建立目标 收集数据 确定实际情况 分析问题 谈判战略 冷静,不受个人感情影响
采购方-供应方关系
一、传统模式关系特征 二、合作模式关系 三、采购方-供应方满意度
供与 联合采购 流程改进
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
电子采购 战略性成本管理 战略采购 需求拉动采购 关系管理 采购外包 全球供应商发展
5.
拟订并发出采购订单
供应过程及其信息流
6. 7. 8. 9.
对订单进行跟踪、催货
接收并检验收到的货物
结清发票并支付货款
维护采购记录
企业内部流向采购部门信息流
企业外部流向采购部门信息流
采购和供应管理的目标
所采购原料和产品100%达到质量标准 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库存投资最小 关键原料与供应品的准时发货 维持良好的内部客户满意度 原料和产品的权益总成本最小化
供应商评价方法
基于经验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加权因素分析法、轮廓分 析法、层次分析法……
基于优化的方法
简单选址模型、集合覆盖选址模型、质 量成本模型……
供应商评价方法-基于经验
因素分析法
确定评价指标,评分,总评分,选择
加权分析法
确定指标的权重,进行评分
供应商评价方法-基于优化
质量成本模型
激励和约束供应商
-激励供应商 -约束供应商
供应商的控制-激励供应商
制定利益共享计划
及时修订供应商名单和分级 建立供应商大会、供应商日制度
供应商的控制-约束供应商
协议控制 调整分级 风险控制 质量改进与成本改进 验证与追溯体系 评定不合格供应商
供应战略与供应商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