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历史第2课教案

必修一历史第2课教案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3)评价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第三目: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沿革:最早在春秋时期设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秦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
2、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2、皇帝制度
(1)皇帝独尊
(2)皇位世袭
(3)皇权至上: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内容: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
4、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探究点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地方——“九卿”: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①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3、统一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过渡: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第二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名称的由来
“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
教学反思
消极影响: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高度专制的皇帝权威必然会激化阶级矛盾,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导致统治土崩瓦解。
课堂小结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归纳为“一、一、二、二、四”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一个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两层官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四个统一:统一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统一文字。
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教案
所授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名称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秦统一的条件;能表述“皇帝”的由来、含义;明确“三公”的具体职责;
评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知道秦朝郡县制度建立的史实;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3பைடு நூலகம்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设置及职能
中央——“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教学重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的内容;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方法
历史插图学习法;阅读法、讨论法;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思考:①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探究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对秦朝: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与加强。
教学环节
主备栏
复备栏
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统一条件:
①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影响;⑤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2、统一过程: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
战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定都咸阳。
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扩大。
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