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从温州地域特点和温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从而获得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
2、《话说温州》乡土教材设定为六大章节内容:⑴ 温州自然资源(二)⑵ 温州文物古迹(二)⑶温州文化名人⑷ 地方戏⑸品牌兴业⑹ 腾飞的温州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乡土环境,传承家乡文化,欣赏乡土风情,激发爱乡情怀,保护乡土资源,解决家乡问题,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族群和谐。
2、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与乡土之间的密切关联,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帮助学生整理乡土生活素材,透过教学活动来正视乡土文化的价值,进而了解关爱乡土,培养对乡土的情感及责任,建立服务家乡的情怀。
3、能力目标:评价和尊重多元文化,服务家乡,解决家乡问题,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地处偏僻,学生接触面不广,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学生知识不丰富。
再加上学生家长识字不多,而且家里没有电脑可供课前查寻资料。
学生有的只是对事物的好奇和热情。
因此,我们上《话说温州》比较难。
我所任教的六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温州地区的,只有少数是外地民工子女。
有部分学生对温州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有点儿了解,但不够透彻。
班上有好多学生来自渔乡,对开渔节,、会市等也有所知道。
由于本课程对本届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较有鲜新感,并且本课程的内容对于这些孩子较接近,学习兴趣较浓。
但也有个别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爱动,上课交头接耳,认为学习语文,数学要学好,技能课不重要,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进行必要的教育,及时纠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解温州的人情风貌的重要性。
四、教学措施:1、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乡土课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如:地名导入、人物导入、民间歌谣导入等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练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内完成,不占课外时间。
学生反映:地方课程真实而又亲切,总是以家乡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2、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乡土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习素材,乡土内容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地方情况又在不断发展之中,于是当教师的要有很高的辨析力,保持高度的机动性。
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又可能不比教师差,因此担任该科目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把争议性和动向性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直接灌输答案,有利于学生在讨论或调查澄清的过程中,开动脑子,处处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给学生一个小组讨论或调查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建构对问题的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
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
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4、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录象、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
5、不断加入更多的新鲜内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不断将“变化”的材料充实到教材中。
除了传统内容,还要补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成就等更多新鲜内容,使乡土教材内容常教常新,不会成为过时的教材。
6、地方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话说温州》的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饮食、方言等等。
为了收集历史古迹的照片、传统文化的源泉,乡土习俗的形成,我们不仅要查找资料,收集素材,还要编写教材,写出教案,其背后是其它学科教师所无法体验的劳累和艰辛。
开发地方课程,任重而道远。
五、教学进度表第一章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二十一世纪的温州将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揭示课题。
二、探访宝库1、海洋有哪些资源?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并阅读文中的内容。
2、教师补充介绍温州海洋资源的特点。
三、利用与开发1、活动一:走进“贝藻王国”学生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
引导学生讨论:南麂为什么有“贝藻王国”的名称?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教师总结。
2、活动二:捷报频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这方面的喜讯。
四、海洋环保研讨会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成果。
2、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制作海洋环保手抄报、剪贴报等。
3、自主阅读温州在线。
2、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介绍、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知道温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激发关注、热爱家乡旅游事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温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温州方言歌谣。
学生用方言试说——学生齐说。
2、引出课题二、鸟瞰温州1、学生看地图,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在图上补上自己知道的其他景点。
3、教师补充介绍温州景点的面积、数量、特点等资料。
三、开发利用1、活动一:我来当导游了解温州当前主推的旅游线路或者设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给自己的旅游线路取个好听的名字。
2、活动二:数据大盘点引导学生看书上提供的数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其他旅游业发展的数据。
四、游览推介会1、结合本地熟悉的旅游景点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2、全班交流。
3、评选优秀导游。
第二单元文物古迹(二)1、永昌堡教学目标:1、了解永昌堡的来历及其建筑特点。
2、感受永昌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感受永昌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1、出示有关永昌堡的新闻。
2、永昌堡和欧盟有什么关系?3、永昌堡是什么吸引了欧盟的目光?二、访古迹1、了解永昌堡的历史。
讲述抗倭历史。
2、通过图片和相关资料的阅读带领学生了解永昌堡的结构和建筑特点以及功能。
堡内为什么有水渠?三、阅读历史1、学生在朗诵品味中感受永昌堡的历史情怀,并交流。
2、你还知道永昌堡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历史故事。
2、泽雅四连碓教学目标:1、了解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文化的悠久历史。
2、探讨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探讨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以外宾的惊讶导入。
2、为何这里被称为造纸术的活化石?二、访古迹1、图片出示泽雅四连碓,了解四连碓名字的由来。
2、为何这里会成为造纸的地方?(观察图片找出原因)三、了解造纸流程1、学生看图片,明白每幅插图的造纸流程。
2、试着排一排顺序。
四、辩论赛1、组内讨论所搜集的材料。
2、组织辩论。
3、自主阅读温州在线。
3、忠训庙戏台教学目标:1、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2、了解薛昌荣的生平。
3、设计考察探访家乡文物古迹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图片情境导入1、出示庙会图片:每年八月初七,当地群众都会到这里来举办庙会,这是纪念谁?二、访古迹1、看忠训庙戏台图片,介绍相关资料。
2、了解忠训庙戏台的建筑特点。
三、赶庙会,知人名1、介绍忠训庙戏台的历史。
2、介绍薛昌荣生平。
四、实践活动1、交流课前调查家乡文物古迹的过去和现在。
2、交流保护家乡文物古迹的方法第三单元文化名人1、叶适教学目标:1、了解叶适的求学经历与思想观点,体会其学术观点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尤其在温州产生的重点影响。
2、学习叶适从小刻苦用功、求学不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叶适从小刻苦用功、求学不倦的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人生之旅1、阅读“人生之旅”了解叶适求学、从政经历,指导学生理解永嘉学派学说的主要思想观点。
2、探讨叶适的思想与温州繁荣的商贸有什么关系?二、求学故事1、学生自主阅读“求学故事”。
2、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参观掠影1、学生看图片,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
2、学生自主完成“我猜你说”。
2、高则诚教学目标:1、了解高则诚的做官与创作经历,体会他在南戏历史的重要地位以及《琵琶记》深远的历史影响。
2、学习高则诚治学专心致志、为民办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高则诚在南戏历史的重要地位以及《琵琶记》深远的历史影响。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岁月之歌1、自主阅读“岁月之歌”。
2、交流从高则诚做官和创作的历程中悟到了什么?3、补充高则诚的其他生平材料。
二、趣闻轶事1、阅读“趣闻轶事”,理解对子的意思。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名人小时候的妙对故事。
三、参观掠影1、通过“参观”,交流、阅读人物的相关信息,加深了解。
2、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相关信息。
3、夏鼎教学目标:1、了解夏鼎的考古经历,体会其在国内国际上的贡献与影响。
2、学习夏鼎不怕艰苦、身体力行、严谨治学、爱国爱乡的精神。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感受温州文化名家的动人风采。
教学重难点:了解夏鼎的考古经历,体会其在国内国际上的贡献与影响。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研究之路1、阅读“研究之路”,了解夏鼎专注考古实践,重视人才培养,以及在国内国际上的贡献和影响。
2、讨论:人们为什么称夏鼎为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和考古大师。
3、补充夏鼎的生平材料。
二、特写点击1、阅读“特写点击”,感受夏鼎在考古研究上的独到之处。
三、信息搜索1、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信息。
2、阅读“温州在线”,加深了解。
四、活动大舞台1、组织学生搜集温州历史名人的有关资料,设计一份手抄报。